第83章 深海探针
CIA总部,兰利。
一间与外界物理隔绝的特殊隔间内,空气因过度的过滤而显得干燥无味。
大卫·霍克面前的加密终端屏幕上,刚刚输入的代号“花匠”已经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行冰冷的绿色字符:【“普罗米修斯”隐藏协议激活。目标:花匠。授权等级:深海。指令待发。】
协议激活的瞬间,霍克感到心脏仿佛被无形的手攥紧,随后又缓缓松开。
他知道自己越过了那条线,那条将常规情报分析与不计后果的黑暗行动区分开的红线。
韦伯副局长的训斥与嘲讽犹在耳边,国防部专家的评估报告如同废纸般躺在虚拟回收站里。“毫无根据的臆想”,“比在火星上发现智慧生命还不靠谱”。这些评价非但没有动摇他,反而烧尽了他心中最后一缕犹豫。
常规路径已被堵死,那就只能开辟非常规的战场。
霍克闭上眼,龙国那条陡峭到违反物理规律的科技攀升曲线,在他脑海中反复浮现。
从“青囊”到“夸父”,再到那个令五角大楼夜不能寐的“天宫”系统。
所有奇迹的背后,都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
所有线索,无论多么曲折,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原点——京州第一幼儿园。
那个看似普通的地方,就是风暴的中心,是奇点的所在。
他调出了“普罗米修斯”计划的资产库,略过了那些代号繁杂的常规探针和外围线人。他需要更深、更隐蔽、更接近真相的东西。
他的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最终停留在一个代号为“蒲公英”的新型设备档案上。
这并非传统的窃听或监控装置,而是CIA应用材料科学与仿生学部门最新的杰作。
它的单体外形酷似一颗植物种子,轻盈,微小,可以随风飘散,其表面覆盖着能够模拟周围环境纹理的变色涂层。
它没有独立的动力源,而是通过吸收环境中的微波和静电为自身充电。
它的核心功能只有一个:感知。
感知周围环境中最细微的熵变,记录下信息从无序走向有序,或从有序回归混沌的能量波动;捕捉芯片运行时泄露的、低于背景噪音的电磁频谱;分析空气中因特殊声波频率产生的、人耳无法察觉的谐波振动。
霍克的目标明确而疯狂。
他要捕捉“夸父”实验那一天,幼儿园周边出现过的那道“异常低熵信息流”。只要能够再次复现并记录下那道波动,他就能向所有人证明,他的猜想并非臆想,龙国的“神”,就藏在那所幼儿园里。
他迅速编写了一段指令,言简意赅,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目标:京州第一幼儿园外围。任务:部署“蒲公E-7型”环境监测器。要求:无痕迹,全覆盖,静默激活。】
指令通过量子加密信道发出,穿透了厚重的网络壁垒,抵达了地球另一端。
京州,初夏。
微风拂过城市,带着植物与泥土的芬芳。
某家收费高昂的国际学校内,一位名叫本·安德森的中年白人男子,正戴着草帽,专注地修剪着一片玫瑰花丛。
他就是代号“花匠”的CIA顶级特工。
他在京州潜伏了十二年。园艺师的身份是他最好的伪装。
植物的生长需要耐心,而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他凭借精湛的园艺技术和谦和有礼的性格,成为了京州上流圈子里颇受欢迎的“安德森先生”,许多富豪和官员都乐于请他打理私家花园。
这张关系网,让他能够自由出入许多常人无法企及的地方。
手腕上伪装成运动手环的接收器传来微弱的震动。他修剪的动作没有停顿,只是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一行文字在他视网膜的特殊隐形眼镜上浮现,又迅速消失。
“蒲公英”。
他心中默念着这个代号,眼神没有丝毫波动。这是他潜伏多年来,第一次接到“深海”级别的指令。
他知道,这意味着牌局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一辆印着“绿野园艺”字样的工程车,停在了京州第一幼儿园附近的街道旁。
“花匠”和他的本地雇员团队,以给周边社区绿化带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为名,开始工作。
没有人会注意到,在翻动土壤时,一些酷似草籽的微小颗粒,被他看似随意地洒落在泥土中。一阵风吹过,更多的“种子”从他特制的工具袋里飘出,悄无声息地附着在幼儿园外墙斑驳的缝隙里,粘在路边大树粗糙的树皮上,甚至随着气流,落在了附近公共长椅的底座背面。
他的动作自然流畅,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他的助手们,那些真正的园艺工人,对此一无所知。
他们只知道,这位外国专家的工作标准极高,连土壤的酸碱度和微量元素都要求得无比精确。
工作结束,“花匠”团队驱车离开。
当车辆拐过街角,数十颗“蒲公英”种子无声地激活。它们表面的涂层迅速模拟出附着物的颜色与纹理,彻底消失在视野中。
一张无形的、高精度的环境监测网络,如同蜘蛛网般,以幼儿园为中心,悄然张开。
数据流开始汇集,通过京州复杂的民用通信网络,以碎片化的形式伪装成无意义的背景流量,传向兰利。
霍克坐在隔间里,看着全息地图上,代表“蒲公英”的光点逐个亮起,最终连成一片覆盖了方圆五百米范围的监控网络。
他成功地将自己的感官,延伸到了敌人的心脏地带。现在,他只需要等待。等待那股决定文明命运的“低熵波动”,再次出现。
幼儿园内,沙池里。
林天正用小铲子挖着沙,他要把沙子堆成一个巨大的金字塔。
阳光暖暖地照在背上,很舒服。周围是小伙伴们叽叽喳喳的吵闹声,他早已习惯。
忽然,他挖沙的动作停了下来。
他抬起头,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透出些许困惑。他望向窗外,目光越过围墙,落在远处那棵高大的白杨树上。
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他无法形容那种感觉。
不是声音,不是光线,也不是气味。像是空气的“质感”发生了极其微弱的变化。
仿佛一杯纯净的水里,被滴入了一粒看不见的尘埃。那尘埃太小,小到无法察觉,却又真实地改变了整杯水的存在状态。
他皱起了小小的眉头,奶声奶气地嘀咕了一句:“脏了。”
旁边的老师听见了,笑着走过来摸摸他的头:“小天,怎么啦?沙子不干净吗?老师给你换一盆好不好?”
林天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继续低头挖他的沙子。但那股挥之不去的、被窥探的感觉,却像一根极细的毛刺,轻轻扎在他的感知里。
几乎在同一时刻。
龙国国家安全部,一个从未在任何公开文件中出现过的绝密单位,“守望者”特别行动组。
办公室里没有任何声音,只有服务器指示灯在规律地闪烁。
一面巨大的屏幕墙上,实时显示着京州第一幼儿园周边的多维度环境数据流。
这里,是守护龙国未来火种的最前线。
忽然,屏幕中央区域,代表“量子环境背景辐射”的平稳曲线,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峰值。
“嘀——”
一声轻微的警报响起,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
一名技术人员立刻将那片区域的数据放大。屏幕上,数十个坐标点被标记出来,它们正发出一种前所未见的、功率低到匪夷所思的复合信号。
“组长!”技术员的声音透着震惊,“发现不明微功率信号源,数量超过四十个。信号特征分析……无法匹配数据库中任何已知设备。它们……它们几乎和环境背景辐射完全融为一体了。”
办公室最深处,阴影里,一个身影站了起来。灯光勾勒出她利落的短发和挺拔的身姿。她就是“守望者”行动组的组长,代号“龙鳞”。
她走到屏幕前,眼神锐利如鹰,死死盯着那张由不明信号源构成的分布图。
那张网,精准地将幼儿园包裹在中心。
“设计得很巧妙。”龙鳞的声音冷静得没有波澜,“常规的反窃听手段,在它面前就是瞎子。如果不是钱院士坚持给我们配备了这套量子级的环境监测仪,我们也会是瞎子。”
技术人员额头冒汗:“组长,需要立即进行物理清除吗?”
清除?
龙鳞的嘴角,反而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敌人费尽心机,突破了重重迷雾,终于将耳朵贴了过来。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轻易浪费?
她没有回答下属,而是转身拿起桌上一部红色的加密电话。
电话接通,传来陈部长沉稳的声音:“龙鳞。”
“部长,”龙鳞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猎人发现猎物踪迹时的兴奋,“鱼,咬钩了。”
她言简意赅地汇报了情况,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们既然想听,我们就给他们讲个故事。”龙鳞看着屏幕上那张无形的网,眼中闪烁着危险而迷人的光芒,“一个我们希望他们相信的故事。我请求批准启动‘信息投喂’反制预案。”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248/5036275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