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人脑决策天宫执行
总参谋长下达死命令的第二天,“深海龙宫”内立刻建立起最高规格的隔离区。
钱秉文亲自挂帅,代号为“神兵”的攻关计划正式启动。
李振华、吴刚等所有参与过“听海”与“神盾”计划的核心专家,全部归建。
巨大的环形实验室内,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中央的全息投影上,那里悬浮着一具初步构建的重型外骨骼装甲模型。
它充满了冰冷的工业美感,粗壮的机械肢体和厚重的合金装甲预示着其强大的力量与防护。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钱秉文的声音回荡在静谧的空间里,“让一名普通士兵,穿上它,能够正面对抗‘斯巴达’基因战士。”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张脸,从神经科学家到材料学家,从机械工程师到软件算法专家。
“这代表,从士兵产生攻击念头,到机甲完成战术动作,整个过程的延迟,必须无限趋近于零。”
难题被赤裸裸地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这就是“神兵”计划启动后遭遇的第一个拦路虎。
人机协同。
一位名叫周明宇的年轻神经科学家站了出来,他是龙国在该领域最前沿的探索者。
他自信地调出自己的研究方案,无数复杂的脑电波图谱与神经元模型在屏幕上流转。
“唯一的解决方案是侵入式脑机接口,将柔性电极阵列植入大脑皮层的运动功能区,直接读取神经信号。”
周明宇的方案大胆而激进,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直接的控制。
“我们可以绕过所有物理传导的延迟,让机甲成为士兵身体的延伸。”
吴刚院士缓缓摇了摇头,苍老的面容上写满了凝重。
“周博士,你忽略了人体自身的排异反应。”
他伸手指向投影中的大脑结构图,语气沉重。
“战场环境何其恶劣,任何微小的感染都可能导致颅内化脓,最终杀死我们的战士。”
“我们是在拯救生命,不是在制造更脆弱的牺牲品。”
李振华没有参与争论,他只是默默地将周明宇的理论模型输入“天宫”进行推演。
屏幕上,代表神经信号的数据洪流疯狂涌入,量子比特高速翻转,模拟着信号的解码与转译过程。
片刻之后,一串冰冷的红色数字被标注在结果栏上:150毫秒。
“一百五十毫秒。”李振华的声音打破了僵局,“这是‘天宫’在理想状态下,完成从脑电波捕捉到译码,再到输出有效机械指令的最短时间。”
他看向周明宇。
“面对‘斯巴达’,这个延迟足够我们的战士死上十次。”
周明宇张了张嘴,他想争辩说这可以通过算法优化,可以通过技术迭代来缩短。
但在那块代表前线阵亡将士的血色倒计时牌前,所有关于未来的许诺都是苍白无力的。
侵入式方案被否决后,希望落在了另一派,以资深机械总工程师马毅为首的团队身上。
马总工白发苍苍,一辈子都在和齿轮、液压、传动轴打交道,他代表着工程学的严谨与务实。
他展示了一套基于肌电传感的物理传动方案。
“在士兵的作战服内衬部署高精度肌电传感器,捕捉肌肉运动前产生的生物电信号。”
马总工的方案听起来更加稳妥可靠。
“通过高速处理器判断士兵的动作意图,驱动液压与伺服系统,完成机甲的同步动作。”
很快,一条按照该方案赶制出的测试用机械臂被架设在实验区。
一名身手矫健的特战队员穿戴上传感服,站在机械臂前。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这场测试。
战士深吸口气,猛地挥出右拳。
半秒钟后,那条粗壮的机械臂才迟钝地摆动起来,动作僵硬地模仿着出拳的轨迹。
战士尝试做出格挡的动作,机械臂却因为信号误判而猛地向外侧张开,险些砸到旁边的设备。
测试员的额头渗出汗水,他感觉自己像在跟一头不听话的巨兽角力。
他想让它抬起,它却在下沉。
他想让它收回,它却在伸展。
最终,在尝试拿起一个桌上的水杯时,机械臂失控地合拢五指。
坚固的特种玻璃杯在一声脆响中化为齑粉。
测试失败了。
马总工浑浊的眼睛里,光芒黯淡下去,实验室内的气氛也压抑到了极点。
神经科学的方案太危险,太慢。
机械工程的方案太笨拙,太慢。
两条路,都被堵死了。
争吵声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你们的机械结构太落后了!根本无法匹配神经信号的速度!”
“你们的理论脱离实际!难道要让战士顶着随时会瘫痪的风险上战场吗?”
“能量供应怎么办?散热呢?这些都不是只靠脑子想想就能解决的!”
“连同步都做不到,谈什么能源和散热!”
钱秉文一言不发,静静听着众人的争论,眉间的皱纹越锁越深。
他知道,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
这是人类现有科技树,真的走到了一个瓶颈。
绝望,如同西大陆战场上空的阴云,开始笼罩在“深海龙宫”的上方。
钱秉文感到胸口发闷,他缓缓走出喧嚣的主控室,想找个地方透透气。
穿过长长的合金通道,他来到一处相对安静的休息区。
林天正坐在角落的地毯上,小小的身子显得很专注。
他面前摆放着一个精巧的提线木偶,林天白嫩的小手正笨拙又认真地操控着十几根细细的丝线。
随着他手指的勾、挑、拉、拽,那小木偶竟做出了一连串流畅的动作,鞠躬、挥剑、跳跃,活灵活现。
钱秉文的脚步停了下来,他的大脑依旧在飞速运转。
脑电信号,神经元,肌电信号,伺服电机……无数方案在脑海中碰撞、碎裂。
他必须找到一条全新的路。
“钱爷爷,你看。”林天的声音打破了他的沉思,奶声奶气的,带着孩童特有的清脆。
“小木偶自己不会动。”
孩子仰起头,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着他。
“是我的手动,它就动了。”
钱秉文的目光猛地从林天的脸上,移动到他那双控制着丝线的小手上,再移动到那个动作行云流水的木偶上。
他的瞳孔剧烈收缩。
丝线……
手指的动作,并非与木偶的动作完全一致。
手指的动作,是为了让木偶完成预想的动作而做出的、更复杂更精妙的引导。
手指永远比木偶快一步,不是在模仿,而是在指挥!
所以,应该放弃“让大脑直接控制机甲”的思路!
他冲回主控室,不顾众人惊愕的目光,大步走到主控台前。
“我们都错了。”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让刚刚还在争吵的科学家们全都安静下来。
“我们一直想让士兵的大脑,去扮演机甲的CPU,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钱秉文双手在操作界面上飞舞,调出那具冰冷的机甲模型。
他删掉了连接在“大脑”与“机甲”之间的那条代表“直接控制”的红线。
整个逻辑框架轰然崩塌,又在他手中开始重构。
“看这里。”他指向那双操控木偶的手,“操控者,思考的是木偶下一步要完成的动作,而不是自己每根手指该如何运动。”
“士兵,应该是决策者和修正者,而不是直接操控者!”
一个颠覆性的构想,在他口中逐渐成型。
“开发一套‘战术意图预测系统’!”
“第一步,机甲内置的无数传感器,捕捉士兵最细微的生物数据,肌电信号、姿态变化、重心转移,甚至是呼吸频率。”
“第二步,所有数据实时上传‘天宫’!”
李振华的眼睛骤然亮起,他已经领会了钱秉文的意图。
“‘天宫’不对这些信号进行解码,而是进行模式匹配与行为预测!”钱秉文的声音越来越激昂,“它根据海量战斗数据模型,提前判断出士兵在下一个0.1秒内,最想完成的战术动作是什么!是格挡,是突刺,还是闪避!”
“第三步,‘天宫’将最优的、完整的动作指令,直接下发给机甲执行!”
整个控制逻辑被彻底颠覆。
士兵不再需要思考右腿该抬高多少度,手臂该挥出多大力。
他只需要下定“攻击”的决心,机甲就会做出最原始的攻击起手式。
“天宫”就会捕捉到这个意图,为他完成后续所有复杂的动作计算,并驱动机甲用最高效、最标准的方式执行出来。
士兵的大脑,负责下达战略命令。
“天宫”的算力,负责完成战术执行。
机甲的钢铁之躯,负责将一切化为现实。
“人脑决策,天宫运算,机甲执行!”
钱秉文重重地敲下最后一个字。
这个全新的三段式模式,完美绕开了神经直连的延迟瓶颈和物理传动的笨拙缺陷。
整个主控室死寂一片。
几秒钟后,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响起。
吴刚院士激动地扶着眼镜,看着钱秉文,仿佛在看一个创造奇迹的神明。
马总工和周明宇,这两个刚才还争得面红耳赤的对手,此刻互相看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和对全新理论的狂热。
“神兵”计划,找到了它真正的大脑。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248/5034246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