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学友情转变为亲情
不久后的这天上午正好是个星期天,当天天气特别的晴好。万美珍,冯紫霞,高飞键,余力,王燕等九位昔日好友又聚在一起。
原来他,她们那天在缘梦分手之前就已经商量好,这个星期天趁着学校没什么人,一起去母校看升高中名单。
听说每年初三升高中名单,会在教育局确认后,学校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正式公示。
所以大家商议后决定前去观看,在得到进一步正实,那些有望升重点学校的人心中有数。还听说贴在七中老师办公室过道中间的墙上,三张大红纸上面密密麻麻,是用毛笔字写满升或落榜名单。
当再次走进昔日学校,却仿佛在刹那间,感觉是如此的熟悉与陌生。曾几何时,那朗朗的读书声,现如今变得如此的寂静。
放眼四处望去,甚至见不到一位老师身影,所见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初三,毕业各班的男女同学。他,她们也是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情,看似慕名前来观望一二,仿佛名单对他们并不很重要的样子。
在四散聚集过来的同学,快要走到老师办公室时,这对于所有昔日同伴好友再见,是多么的亲切与熟悉,倾述往日快乐与温馨场面。
多么的激动与欣慰,多么的清晰与陌生,复杂与相伴的心情,纠结在一起无以言表。
对于九人之间极少三个人来说,谭九,万美珍,徐飞除去表面上的正常外,心里多少也是讲不出来的滋味。
忽然在三人内心深处,暗自涌出失落与伤感,惆怅与陌生,压抑与逃离般的感觉。
在老师办公室过道中间外墙上,共贴有三张大纸,其中两张是红纸黑字上写着,将升高中学生名单并注明升入哪家中学。
而另外一张则是白纸黑字,上面标明落榜无缘升高中学生名单,密密麻麻占据整张白纸。相比红纸上名单要简单明了,只是一个个名字公示而已。
两相对比起来,那肯定是落榜学生,多过升上高中的人数太多。
王燕,余力,江湖海考入二中,属于名镇市重点中学之一。
高飞键,冯紫霞,则双双又将进入名镇市第一中学,这所学校正是他俩小升初考进的学校,却没想到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一中。
这次可又是凭借实力再次考进,真的好笑人生风水轮流转,转来转去又转回到从前。这也许正是冥冥之中老天爷的安装,即使躲得过初一也逃不过十五,人生或许就是这样的哲理。
然而在他俩心里来说并不高兴,原来就是因为一中太远很不方便,才由家人出面转调到七中。可现在又要回去那肯定是不爽,但不爽归不爽,在随着年纪的增长,对人生目标已经有了清晰的方向与判断。
然而今天两人内心真实的想法,对再次回一中,也是一种最好的首选学校,只是舍不得和初中时期好友的分开。
那张白纸黑字上面写着谭九,徐飞,张军,万美珍四人落榜,无缘升入高中。
虽然在四人心里也早有准备,但像今天这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在这上面,确实对他们心里打击也不小。
看完公示,九位好友怀着复杂心情,刚要走出学校大门之时。
突然隔壁班三位女孩,在见到冯紫霞,王燕,万美珍三姊妹之时。
竟在惊讶与兴奋中小跑到三人面前,刚开始是正常的嘘寒问暖,相互关心,并倾述着这段时间的思念之情。
马小红话风一转,拉着万美珍的手,十分心痛地道:
″美珍,最可惜的人,我想就是你。”
突然从马小红口中冒出来这句话,的确令三姊妹史料未及,有那么的一种云里雾里般的感觉。
万美珍好奇怪地反问:
“小红,你这话到底什么意思呀!真的听懂。”
“美珍,难道还真的不知道吗?你只差两分。这不可惜,哪还有什么可惜的呀!我可是妈带去找校领导查的结果。你确实只差两分,而我呢!差了将近二十分,十八分呀!美珍。"
″嗯,是这么回事,我知道了没关系,人生路还长着呢!″
″反正我已经尽力了,上不了高中也没什么,但我妈可不这么想,说会找人把我搞进一二三中去。
真讨厌,明明就读不进去,却硬是要我再读两年。不过妈也答应等再过两年毕业后,她会去搞个编指标,到时还不是一样可以端上铁饭碗,还是进公检法挑一个上班。"
"哇塞,行呀!小红,衷心祝贺你。"
万美珍心里,一股酸溜溜的味道。
″美珍,那你有什打算,你爸妈会不会帮你呀!”
“这,这个……我也说不清楚。″
王燕见美珍不好回答,赶紧插话打断:
″马小红,对不起,我们还有事情去办,那就先走一步。噢,余卫萍,牛玉珍,不好意思,我们真的有急事要去办,拜拜!”
一行九人走出学校大门上马路,也不到十几米的距离,却在不知不觉中走成前后三排,无意中分成三伙。
第一伙是徐飞,张军,谭九。
中间一伙则是余力,高飞键,江湖海。
最后是冯紫霞,王燕,万美珍。
一个星期后,左林妹在得知女儿没考上高中,当天晚上万忠仁同左林妹商量,想找人把女儿留在七中。将以留级形式复读初三,在同女儿商量时,万美珍坚决不同意并宁愿去妈厂里待业。
虽然张军,徐飞对升高中,心里早就不抱任何希望,可眼睁睁看着彻底告别学生时代,心里或多或少也有失落之感。
张军就是死活不同意,爸妈为他安排进一二三中,任意挑选一个的条件。竟私下同徐飞商量好,到时两人一起报名参军,在跃跃欲试中等待那天到来。
后来因为年龄偏小还未成年,加上两人又无高中毕业证,最后不得不放弃儿时梦想。竟双双在家中游手好闲,还美其名悦在家待业,属于待业青年范畴。
对谭九来说,这种结果早以是预料之中,也早有思想准备并有意考砸。
虽然在内心对读书上学很感兴趣,也确实学的进去,只要坐在教室就有莫名的渴望。每天把家务做完,在夜深人静之时,当拿起笔做作业时,对明天憧憬美好的想往。
可爸妈身上的担子确实太重,大的弟妹一个上了初中,一个小学五年级,还有两个在上小学。剩下没有一个进幼儿园,由大带小,最小的弟弟还是刚学会走路。
在看公示后第四天恰好是星期一,一大早谭九就随老爸进厂上班。
其实,谭九还在初三下学期,谭大山就已经为儿子在厂里申请办了待业,结果公示顺其自然把儿子领到厂里正式上班。
针对待业青年厂里一般安排进小集体,男人就以原料,成型,烧炼等相对较苦,脏和累工种为主。女人则安排流水线上,或者贴花等较轻工种。
除非厂里领导家属,或者利益交换被安排进厂的待业青年,那两者的待遇和工作条件,简直有着天壤地别的差距。
谭九被分在烧炼车间做装坯工,这毫无疑问在瓷厂,同等于烧炼车间的工人一样辛苦,脏和累那就不用多说。
虽然车间在工资和待遇方面是稍微好点,那是属于正式职工,待业青年肯定靠边站。
时间老人在永不停歇,却又悄无声息中前行。可岁月的脚步,在静悄悄中溜走,伴随着人们的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出而息中过去。
转眼间来到公元1985年,这年在华夏大地已经进入,年味浓浓的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喜气洋洋装灯节彩,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正迎接一年三节中最大喜庆的节日。
名镇市的大街小巷,可以说炮竹遍地响,烟花同笑声在喜庆脸庞满天飞扬。
地面上随处可见残留喜庆红,还有无数小朋友当听炮竹声,那抢炮竹欢快的身影。令儿时的玩伴留下许多的印记,如今再次回想起来,已经被时间推进上个世界。
春节过完元宵将至,其实在农历最迟初三,华厦大地又将投入新年征程。全国各行各业又开足马力的同时,并启动最繁忙的生产机器,不就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在挥汗如雨加油大干。
每个人心里,都祈盼国泰民安,国强民富。更何况中华民族,历来就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有着灿烂的文明,中华民族曾经创造出无数辉煌。
当改革开放进军号角吹遍大江南北,华夏大地终于彻底唤醒。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如雨后般的春笋,热火朝天大干场面随处可见。
这天正是元宵过后不久的清晨,在上午七点不到,余力就已经从某瓷厂,捡回一大袋煤渣正放进厨房。
余勤见哥回家,赶紧迎上去:
"哥,我来帮你。"
″小勤,不用很重,妈醒了没有。″
″还没呢!哥今天几点起床,这么早就捡了一大袋。"
″睡不着,干脆起床。″
″嗯,哥,你可要注意身体。妈都已经这样了,如果你……晚上写作业和复习那么晚睡,又这么早起……″
见妹泪水浲涌而下,余力赶紧打断:
″别,别哭,小勤。哥哪会有事呢!看看强壮的身体就知道。请放心一定会注意身体,我去洗手,进房间看看妈。"
″哥,那妈就交给你了,我去河里洗衣服。″
余勤转身提起竹蓝下河去洗,因妈近段时间身体又不好,一直照顾与陪伴妈身边左右,除了上课几乎到了寸步不离。
如果哥还没回家,那必须等他回来,不能兄妹放心不下躺床上的妈,洗完衣服妈正常还要赶去学校。
见妈没事余力放心不少,对着水龙头随便洗头和脸,换上干净衣服,终于可以松口气。
陈媛媛又在疼痛中醒来,趁儿女没注意赶紧服药,不久又昏昏沉中睡了过去。
余力倚靠家门边,手里捧着刚倒的热水,在暖手同时也补充水份。一边喝一边抬头看看天,天还是那么的蓝,云还是那么的淡,白云姐姐依旧自由洒脱中漫无目飘飞。
太阳公公永恒地保持着红通通的脸,还有那颗热情似火的心肠,肯定是在观世事变迁,也在关爱着人间冷暖。
可温柔的春风,则夹带着浓浓且刺骨的寒气,直把余力吹的一连打了几个寒颤,同时直吹进紧闭已久的心房。
突然想到还有几天,高飞键将结束寒假又要一路北上,走进北大校园,在学海畅游中追逐梦想。
王燕也将背景离乡前往浙大学习,她与高飞键一样去追逐梦想的同时,学习并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为将来用知识报效祖国实现心里愿望。
余力非常清楚,如果不是妈的病,高子和王燕原本学习非常紧张,几个月前来信已经告知大家,今年做好不打算回家过年的准备。
可妈的病情不知怎么被他俩知道,所以放弃原先计划赶回市里。还口口声声说是回家过年,实则就是但心妈的身体,使得他俩放心不下。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160/5039882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