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影帝:我谢谢你哦 > 第1233章 巧

第1233章 巧


“师爷,高。”

    “县长,硬。”

    “黄老爷,又高又硬!”

    “哈哈哈哈……”

    碉楼片场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好,那明天我就照着刚才说好的来。”

    “一定,这样才对。”

    姜纹,葛忧,发哥三人,不光拍,还在现场不断打磨。

    剧本是有的,台词是有的,但到了他们三人手里,剧本有和没有,区别不大。

    就像郭于二人上台说活儿,有没有台本,没有任何区别。

    都是上场前临时对一下内容,接下来就看上台的反应,互相碰撞。

    要不郭老师总说:“驴鞭,你最好照词说。”

    “那您倒是给我词啊?”谦哥则会这么回。

    这不是玩笑,是真事。

    如今这三位演员,也都是高手。

    编剧写台词,是按照人物写的。

    可他们演的时候,还得考虑镜头,节奏感,与自己是否契合。

    真拍起来,8成的词,都现对。

    就这场戏,不到十分钟的内容,愣是给这三个货拍嗨了。

    姜纹,葛忧自不用说,就连平时一向只认钱的发哥都愿意跟着反复磨。

    非常少见。

    “行,今天先收工。”姜纹的大粗嗓子一吼,这就完事。

    “姜导,过来一下。”

    张远抬手,让姜纹把自己扶起来。

    “投资人架子就是大,还得扶着才能起来。”姜导戏谑道。

    “废话!”

    张远瞅了眼场景。

    黄老爷是否高硬,他不知道。

    但几天跪下来,他的膝盖已经彻底硬了。

    “明天拍特写,你就不用跪了。”

    “我也就罢了,那二位岁数比我大多了,我受得了,他们受的了吗?”

    张远反手指了指一块跪着那两位。

    其中之一还是姜纹的亲老弟。

    帝圈的人都知道,姜纹不文,姜武不武。

    说的是这哥俩的性格,不是演技。

    其实姜纹能演静的角色,姜武也可以演狠人。

    不过姜纹本性好交朋友,而姜武则是个相对沉默寡言的主。

    可能老爷子这么取名,是为了“互补”?

    就像命里缺金,名字就得带“鑫”一样。

    张远锤了锤膝盖,看了眼姜武。

    老哥都快站不起来了。

    能这么坑亲弟,也就亲哥了。

    武举人这角色,最早想找孙洪雷来演。

    为啥找他?

    因为武智冲这个人物,被葛忧和发哥二人,称为“坏到不能再坏”,是全片最恶的人。

    和胡万不一样,他虽也为虎作伥,但可不自作聪明,而是墙头草。

    听说黄四郎被斩首后,他是头一个造反的。

    别的主要角色,无论是张麻子,师爷,还是黄四郎,其实都有自己的立场。

    师爷是中间派,剩下俩人一左一右,为两头。

    而武智冲却是“谁赢他们帮谁”。

    与县长夫人这个角色交相呼应。

    并且黄四郎杀人,需要理由,或为了财,或为了名和权。

    但武智冲杀人,只需由着性子来,因为卖凉粉的洒了他的酒,便能将人打到半死。

    所以说他“最恶”,没有半点错。

    找孙洪雷,就是为了这个“恶”字,全华夏论恶,谁恶的过他。

    这可是几千年才出一个的人材!

    孙洪雷没档期,后来又找了别人,却临时放了姜纹的鸽子。

    这才让老弟来救急。

    结果一救,便救出了一个经典形象。

    后来《生化危机8》这款游戏出现后,因为外形相像,武举人这称呼被用到了游戏中。

    而再看《让子弹飞》时,大家却称武智冲为海森博格。

    张远在片场来回走,舒缓膝盖,却很快听到了姜纹的大粗嗓门低吼了起来。

    “不行!”

    “绝对不行。”

    “怎么不行了?”

    “就不行。”

    张远一瘸一拐的凑过去。

    助理在旁看着他的样子,突然有种报仇雪恨的感觉。

    毕竟前几天因为自己打搅了他的好事,可给我一通操练到瘸腿。

    “怎么啦?”上前一瞧,是制片人马珂在和姜纹吵吵。

    “还是这点事!”姜导异常不满道。

    开拍之前,就有品牌方找来,想要搞植入。

    大导演,大投资,品牌方当然感兴趣。

    不是冲着姜纹导演这个名头,而是冲着葛忧,尤其是周闰法两人的名气。

    一听说有发哥,十来家品牌主动上门。

    不可否认,发哥的确有商业价值。

    其中就有泸州老窖。

    被拒绝后,这回人家的经理直接来到剧组,上门请求。

    并且态度特别好,都不用放我们现款的酒。

    只要往酒瓶子上,贴一个带我们名字的商标,甚至可以为了符合拍摄画面做旧。

    就露个名字便好,只要几个镜头带到,就给800万!

    这年头酒厂有的是钱,央视标王都是白酒。

    而且制片人马珂说的也有道理,合适。

    因为《让子弹飞》这部戏中,黄四郎的靠山是刘都统。

    刘都统就是刘湘,民国时期,川蜀地区的实际掌控者。

    并且以贩卖烟土闻名。

    而且这部戏是有川蜀话版本的,可见其故事背景就在该地。

    原著《夜谭十记》的作者马识途也是川蜀人,这本书中本身就带很多当地方言。

    而泸州老酒正源自四川泸州,是当地酒!

    并且百多年前,就已经存在,无论从历史,还是故事背景来看,都成立,不违和。

    但姜纹就是死倔,不同意!

    再合适都不同意。

    要不马珂说,总被他气的头发都发白。

    见他来了,马珂好似遇到了救星。

    我的话不听,投资人的话,你总得听吧?

    这部戏投入巨大,能提前捞点回本是好事。

    “你来评评理。”

    “人家都这么到位了。”

    “咱们一点面子都不给,成吗?”

    “三番五次的来求,楞驳人面子?”

    张远则看了眼已经扑上透明桌布,保护好食物道具,准备明天继续拍摄的餐桌。

    剧组为什么怕偷吃?

    不是怕费钱,而是怕不接戏。

    这桌面上的食物,大多为寿司和生鱼片,以日餐为主。

    这么布置,可不是因为姜纹崇洋,崇尚岛国。

    因为这场吃饭戏不过内容精彩,也点出了正邪双方的背景。

    黄四郎一上来就说让县长当他的介错人。

    而张麻子则指出,介错人应该用长刀,短刀归剖腹者。

    这其实是俩人在互相试探!

    也确定了一件事,俩人都对岛国文化这么熟悉,因为他俩都曾留日。

    清末民初,本就有不少留学者。

    但这二人留日的缘由不同。

    那时候留日的都是什么人?

    最多的,便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早期革命党人!

    说明黄四郎大概率是一位腐化的革命者。

    而张麻子,剧本中明确表明,他曾是松坡将军的手枪队长。

    松坡将军,就是蔡锷!

    蔡锷曾旅日,联合孙文,一同讨伐袁世凯。

    有意思的地方是,发哥就是从《建党伟业》剧组,刚演完袁世凯过来。

    这就叫巧。

    巧的还有其他。

    比如一开场的火车,是被插在铁轨上的斧子给撞翻的。

    冯晓刚饰演的师爷因此死亡。

    而在《功夫》里,他是被斧头帮老大用斧子砍死的。

    所以冯导客串两回,两回都死斧子上了。

    更有了“冯导祭天,票房无边”的传统,但凡他客串了,死了,那片子的票房必定了不得。

    还有更巧的,巧在姜纹识人。

    《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其实是一个故事。

    然后这两部戏,分别用了房祖名和张默,还都演儿子,不光戏,演员出身,经历和结局也都殊途同归。

    其实,《建党伟业》和《让子弹飞》,本就能当做上下本来看。

    所以这场酒桌戏,除了明面上的对弈精彩外,暗处的人设更精彩。

    说是“恶霸请土匪”,“鸿门宴”,其实是革命者和腐化的革命者,还有师爷这个中间派,三方的博弈。

    中间派还是个装糊涂的高手。

    这才是姜纹真正的隐喻所在。

    片子播出后几年,他出过一本名叫《骑驴找马》的书籍,类似电影周边。

    里边详细写到。

    “火锅就是火锅,火车就是火车,师爷不是师爷,县长不是佐罗。”

    很明确的否定了关于火锅和火车的解读。

    同时说:“每个人都是在借用电影,解读自己的内心。”

    南宋陆九渊提出的“六经注我”的心学理念。

    其实《让子弹飞》这部戏也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电影是一面镜子,你看到的,解读的,都是自己或他人思维的倒影。

    罗兰·巴特曾说:“作者已死”。

    “死人”是不会说话的,所以作品问世后就会脱离作者的掌控。

    反倒是观众,读者会给作品二次生命。

    这就是二创的魅力所在。

    张远明白姜纹的无奈,也懂他的坚持。

    所以听完马珂吵吵闹闹的叙述后,他很淡定的指了下桌面上的日餐。

    “传统白酒品牌,和桌上的食物不搭配。”

    “如果要贴牌,就得把食物都换了重拍。”

    他没说接不接广告,也没说支持谁,但又都说了。

    “嘿嘿嘿……”姜纹乐的露出了大黄牙。

    马珂则一副要死的腔。

    “疯子,都是疯子。”

    一个是导演拍戏不管别人,一个是投资人不见钱眼开。

    俩疯子碰一块了!

    不过这老哥也没放弃,转而开口。

    “你和我手下那个女助理赵名,你俩……”老哥抬手,比了个鼓掌的动作。

    张远:……

    “你俩挺快乐啊。”

    “可按理说,这事不对,不合适。”

    张远有数,想用这事来和我谈判。

    你睡了我的部下,就得妥协。

    “马老哥,你太小看我了。”张远则一本正经的回道:“拍戏是拍戏,工作是工作。”

    “我对待作品的态度是很严肃认真的。”

    “至于我和您的手下人,我本就想冷静一下。”

    我宁愿F级战斗力不要了,也得支持姜纹。

    他说的过于义正言辞,好似柳下惠一般。

    给姜纹都吓一跳。

    好演员啊!

    演的我都快信了。

    因为这事,姜纹非拉着他喝两杯。

    喝的还是泸州老窖……

    广告不给做,还喝人家拎来的礼,脸都不要了。

    “你真不怕马珂给你使绊子,让那妞不跟你好了?”

    “挺高雅的戏,别老聊三俗的事。”张远直接回避。

    有点可惜,毕竟手感太好了,但也不可强求。

    “你们不就是三俗的人。”此时巩利也走过来。

    老姐又是刚从健身房里回来。

    “你们男人,一见到大胸脯便走不动道了。”巩皇不屑道。

    “根本不懂什么叫真爱,只知道快活。”

    张远觉得对方话里有话,但好似不是冲着自己来的。

    “您二位当年合作时也都年轻,和我现在一样。”张远用年龄说事。

    “你打击面别太大,就说他,我可是非常忠诚的。”姜纹一拍胸口。

    虽然张远和巩利就都投去了鄙视的目光。

    “我刘晓庆大姐……”

    “嘘!”姜纹赶紧捂嘴。

    “到了我这岁数,谁还没点过往。”姜导又续上一根烟,抬头望天,有些悲伤春秋。

    “人最怀念的,一定是求而不得。”

    他这么说,巩利也微微点头。

    “啊,还有求而不得这种事?”张远则眯着眼睛,好好的装了一波:“我都得了。”

    鄙视的目光,又都转向他。

    这俩都有错过的老情人,还都是圈内大咖。

    张远动了动脑筋,正好顺着话头说下去。

    “俐姐,你拍完《黄金甲》后,和张导还有联系吗?”

    “呵……”巩皇冷笑一声:“原本还有点。”

    “可自打我离婚后,又联系不上了。”

    “看来是有人作梗呀。”张远侧目说道。

    “反正也不是第一回了。”巩利大大方方的回道。

    “小人永远是小人,只会干小人的事,也只会用最低劣的思想揣测他人。”

    巩利就差把张卫平这仨字直接说出来了。

    除了他还能有谁!

    当年他俩会分开,张老板夫妻俩可“没少出力”。

    老谋子和巩利二人,其实都挺倔的,都是有脾气的人。

    但张卫平忌惮巩利。

    如今她离婚了,这种忌惮再度升起,怕他俩再续前缘。

    其实不可能,早过去了。

    但这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张卫平为了这棵“摇钱树”,可是不择手段的。

    “听说张导又拍新戏了,没找你?”

    “不合适,而且有那个货拦着,也不可能找我。”巩利依旧不屑道。

    的确,巩利在《黄金甲》后,又有好几年没和老谋子合作。

    前世,直到老谋子和张卫平掰了后,拍《归来》,才又找到巩皇合作。

    现在正在拍的这部戏,是《山楂树之恋》,的确不适合巩利。

    原著非常出名,老书迷挺多。

    周东雨就是靠这部戏发了家。

    男主则找了一点“人生弯路”都不想走,TONY老师出身,对富婆特攻的窦骁。

    窦骁能上这部戏主要有俩原因。

    他的女友有点实力,有关系。

    另外,他和老谋子是老乡,都是西安人。

    “艹!”张远骂了句后,一扔烟头,用脚踩了踩。

    “什么鸟人,不光和你不对路。”

    “上回因为折腾院线票房分成的事,还和我不痛快。”

    “老子早看他不爽了!”

    “俐姐,刚好因为上次的事,我还没当面和张导吃饭聊天。”

    “要不找个机会,咱们一块聚聚。”

    “一起找张导吃饭,那家伙总不能说闲话吧。”

    “再说了,我凭啥理他的感受。”

    “姜导,要不咱们也一起?”

    “行啊,一块吧。”

    “一块。”

    俩人都答应,尤其是巩利,早看张卫平不爽了。

    我和谁交际,还要你来管?

    张远见巩皇目光中带着些忿忿不平之色,暗中叫好。

    “很好!”

    不满,不和,都会带来混乱。

    而混乱是进步的阶梯。

    我耗费那么大的精·力,把巩利弄来这剧组,可不只单是为了拍戏!(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143/111099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