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挑选丫鬟
“你倒是冷静。”
沈昭临审视着宋长乐。
“就不怕下次轮到你?”
宋长乐唇角弯起一个苦涩的弧度。
“妾身在乡野长大时,见过牛羊抵角争食,也见过鸡鸭扑翅夺窝。人争起来,反倒更难看些。”
月光透过枝桠,在她脸上投下斑驳光影。
她忽而抬头直视沈昭临。
“怕自然是怕的,但只要侯爷心里…还记挂着妾身一分,便是值得的。”
夜风拂过,唯有炉中药汤咕嘟作响。
沈昭临忽然道。
“你院中人手确实少了些。明日有一批新丫鬟进府,你可先去挑选。”
宋长乐闻言,眼中顿时漾起惊喜,却仍克制道。
“这…不合规矩吧?按理该夫人先挑才是。”
沈昭临起身。
“兰芳院的人够多了,夫人病中不宜劳神。”
宋长乐连忙行礼。
“多谢侯爷体恤。妾身会挑些老实的,绝不给夫人添乱。”
她犹豫了一下,又道。
“侯爷可要去看看林姐姐?她受了惊吓,怕是夜不能寐……”
沈昭临不置可否地往外走,却在门口突然回首。
“你懂药理?”
目光落向树下袅袅余烟的药炉。
“妾身也是遭此一事才想学些皮毛。”
宋长乐抿唇道。
“不求精通,但求自保。”
待脚步声远去,宋长乐才直起身子,唇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
“姨娘,您怎么还提醒侯爷去丹桂院?”香兰不解地问。
宋长乐伸了伸懒腰,轻声道。
“你以为林婉淑会放人?她脸上的伤,就是最好的留人借口。”
果然,次日清晨便传来消息——侯爷昨夜宿在丹桂院。
“姨娘果然料事如神,侯爷去看了就再没出来。”
香兰一边为宋长乐梳头,一边低声道。
“今早侯爷直接从丹桂院去上朝了,兰芳院又在禁足中,夫人只怕发了好大的火。”
宋长乐对着铜镜抿了抿唇脂。
“发火好,气大伤身。”
正说着,外头传来一阵叩门声。
香兰小跑着去开门,青柳带着几个婆子站在院中,脸色难看地捧着一个木匣。
“宋姨娘,夫人让我送来这张卖身契。”
宋长乐连忙迎出去,诚惶诚恐地接过。
“夫人病中还要操心这些,实在是妾身的罪过。请青柳姑娘代我向夫人请安。”
青柳冷哼一声,目光在院中扫视。
“侯爷特许姨娘挑新丫鬟,人已经带到二门外了。”
宋长乐面露感激。
“多谢夫人体恤。”
她给香兰使了一个眼色。
“青柳姐姐清早跑这一趟辛苦,吃些茶点。”
青柳接过碎银子,神色稍霁。
“姨娘有心了。”
她顿了顿,意有所指。
“夫人说了,新来的丫鬟不懂规矩,姨娘挑好了人,还得让她们去兰芳院学几日规矩。”
宋长乐笑容不变。
“这是自然。”
香兰轻轻合上门,确认脚步声远去,才低声道。
“夫人这般安排,怕是存了别的心思……”
她眉头微蹙,语气里带着谨慎的试探。
宋长乐打开木匣。
“急什么?”
她指尖抚过那张薄薄的卖身契,唇角微扬。
“这不是把你的卖身契要回来了么?夫人掌家,本就不会完全信任一个眼线。”
她合上木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走,去挑人。”
二门外,二十余名新进府的丫鬟整齐站成两排,低眉顺眼地等待着被挑选。
宋长乐缓步走过,目光在她们脸上逡巡。
“姨娘,您看这个如何?”
香兰指着一个圆脸丫鬟小声道。
“看着老实本分。”
宋长乐轻轻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她看似随意地观察着每个丫鬟的站姿、手指的粗糙程度、鞋底的泥土。
这些细节能告诉她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走到第二排时,她忽然驻足。
一个身形瘦削的丫鬟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丫鬟看似低眉顺眼,却在宋长乐经过时微微抬了抬眼,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
“你叫什么名字?”宋长乐柔声问道。
丫鬟福了福身,动作标准到苛刻。
“回姨娘的话,奴婢叫采苓。”
宋长乐注意到她手腕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
她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继续向前走去。
走到队伍末尾时,她故意让袖中的碎银子掉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
大多数丫鬟都规矩地站着不敢动,只有两个丫鬟眼中闪过渴望,却克制忍住。
而那个叫采苓的丫鬟则迅速弯腰捡起银子,恭敬地双手奉还。
“姨娘的东西掉了。”采苓低头道。
宋长乐接过银子,指尖在她掌心轻轻一触,感受到了一层薄茧。
这不是普通丫鬟会有的手。
她微微一笑。
“倒是个细心的。”
香兰凑近低语。
“姨娘,这丫头看着伶俐,但会不会太机灵了些?”
宋长乐轻声道。
“无妨,聪明人懂得审时度势。”
她转身对负责的婆子道。
“就这个采苓,还有……”
她的目光扫过队伍,又点了两个看起来最为老实木讷的丫鬟。
“这两个吧。”
婆子有些诧异。
“姨娘不多挑几个?管家交代了,您可以选四个。”
宋长乐温婉一笑。
“夫人病着,各院都缺人手,我怎好独占?这三个就够了。”
她注意到采苓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又恢复了恭顺的模样。
这个反应更加证实了她的猜测——这丫鬟不简单。
回院的路上,香兰不解地问。
“姨娘为何不多挑几个?侯爷明明允了的。”
宋长乐看着前方三个新丫鬟的背影,轻声道。
“贪多嚼不烂。况且……”
她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
“有时候少即是多。”
采苓走在最前面,背挺得笔直,步伐稳健得不似普通丫鬟。
到了落花坞,宋长乐让香兰带两个新丫鬟去安置,独留下了采苓。
“你以前在哪家做事?”
宋长乐坐在窗边软榻上,状似随意地问道。
采苓恭敬地站着,声音压低。
“回姨娘,奴婢原在城南大街的仁善药房做事。”
宋长乐搭在案几的手指骤然收紧。
她缓缓抬眸,目光落在采苓脸上,似要透过那双低垂的眼睛看穿什么。
“仁善药房,那地方三年前就已经物是人非了。”
她轻声重复,唇角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苦笑。
阿爹离世后,仁善药房已经换过不知道多少个坐诊大夫了。
采苓微微抬眼,目光锐利而清明。
“人走了,但只要您记得,魂就未散。”
宋长乐彻底确认了采苓的身份,这是贵人送来的帮手。
她入府这些天一直小心翼翼,无人帮衬,好不容易混上了个姨娘的位置。
贵人想来也没料到一个随手布置的棋子会如此争气吧?
“姨娘在侯府可有收获?”
宋长乐沉默片刻,微微摇头。
“哪有那么容易,还需些时日。”
采苓眸光微闪,似在权衡她话中真假,最终低头应道。
“是。”
待房门关上,宋长乐才卸下全部伪装,重重地舒了一口气。
贵人终究还是派人来了……
是关心,还是催促?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清明。
无论如何,这场戏,还得继续演下去。
(https://www.02shu.com/5031_5031305/2350712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