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国师 > 第四十四章:夜叩栖霞苑

第四十四章:夜叩栖霞苑


咸阳城的夜,黑得如同泼墨。

更鼓声穿透浓雾,巡夜甲士踏过青石板的声响由远及近,又渐渐消隐在巷陌深处。

城西一隅,一座看似寻常的府邸沉默矗立,门前两尊饕餮石兽獠牙毕现,铜铃般的眼珠在月光下泛着青冷的光,仿佛下一刻就会从石座上扑起,撕碎擅入者的咽喉。

“沙…”

枯枝叶被碾碎的声响突兀地刺破寂静。

两名玄衣侍卫鬼魅般闪现,腰间短刃未出鞘却已渗出杀气。他们分立府门两侧,阴影完美地融入门柱的雕花凹槽中,连呼吸都收敛得几不可闻。

月光忽然一暗。

赵高的绣着暗金螭纹皂靴踏上府门前的石阶,在“栖霞苑”匾额下驻足。他仰起脸,月光顺着鼻梁滑落,在唇边凝固成一道似笑非笑的弧度。

匾额上“栖霞”二字的金漆有些剥落。

乍看去,仿佛被什么利爪反复抓挠过。

“嘎吱…”

府门自内而开,一个总角童子提着青纱灯笼迎出,灯笼里的火焰被青纱遮出碧色,照得一张稚嫩的脸蛋浮了一层诡异的青光。

“家师正在丹房等候府令,请随我来!”

小童说话的声音清亮,并未唯诺之态,咧嘴笑时,露出一对小虎牙,很是可爱。

“哦?”

赵高的眼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一下,广袖中的手指微微蜷起,他记得此行未曾提前通报,难道…徐福真成了未卜先知的大罗神仙?

“你家仙师...早知我要来?”

“那是自然!”

小童子扬脸,露出得意之色:“家师今夜观星,见紫微垣有客星犯主,故而料定子时三刻,必有贵客临门!”

童子提灯走在前边引路,腰间一串铜铃铛“叮当”作响,每一声都如同提前校对过时辰,精准地踩在赵高心跳的间隙。

穿过九转回廊门洞的刹那,浓烈的硫磺味混着腐朽的甜香扑面而来,赵高喉结滚动,将反胃感硬生生压下去。

回廊两侧悬挂着铜油灯,火苗被穿堂风拉扯得忽明忽暗,在刻有云雷纹的廊柱上投下扭曲晃动的影子,一只巨大的铜蟾蜍蹲踞在晃动的影子里,空洞的眼窝凝视着来人,仿佛下一秒就会吐出长舌,卷走可食之食。

“嗒、嗒、嗒…”

前方拐角处,隐约传来单调沉闷的捣药声,规律得令人心头发紧,也打破了回廊的静谧。

行至拐角,赵高不经意间抬头,看到廊上悬着一面青铜鉴,镜面模糊如雾,完全照不清人与物,不知搞不懂悬在此处有何用。

“童儿,这铜鉴倒是别致。”

“此为四象镜,是家师观真所用。”

“何为观真?”

“观真嘛…”童子眨眨眼,“就是说,有些东西看着是人,内里却早被妖魔所占,世人总被凡尘之象所迷,自然分辩不真伪,此镜却能明查秋毫。”

“那么说,此铜鉴倒是仙家宝贝!”

夸赞之余,赵高又瞥向铜镜,看到镜面依旧模糊不清,别说辨别妖魔了,就连正常的照物都照不清。

“装神弄鬼!”

赵高腹诽了一句,不紧不慢地走过回廊,止步于丹房的铜门前,鹰隼般的眼神快速扫视了一下周遭,等待徐福出门迎接。

“请…”

然而,徐福并未现身,小童子也仅是将厚重的铜门推开一道缝隙,后退一步,冲着赵高做了一个“入内”的手势。

赵高略微一笑,似不在意地侧身穿过门缝,走进丹房。

丹房内,一尊巨大的铜质丹炉占据中心,炉膛内炭火炽烈,炉身上繁复的符文在红光映照下仿佛活了过来,扭曲蠕动,炉顶几个孔窍正逸散出淡青色烟雾,并无仙气的滋味,反倒是带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四周墙壁竖着阴沉木的药柜,如同一座座沉默的墓碑,密密麻麻的抽屉里散发着草木与矿物的混合气息。药柜前的案几上散落的玉钵、药杵等奇形怪状的器皿,在炉火映照下反射着诡异的光。

“府令深夜驾临,栖霞苑蓬荜生辉。”

徐福闪出身形,素色深衣,发髻微松,似乎刚从丹炉旁起身,袖口还沾染着些许青灰色药末,“然,此地药气混杂,恐污清体。”

话语间,他微微躬身,姿态恭敬却并无卑微。

“先生言重了。”

赵高笑得很谦逊,甚至都带着一丝卑微,“先生乃陛下倚重的仙师,所居之处,岂有污秽?倒是在下叨扰了先生清修,更怕以俗世之身冲撞了仙家气象。”

躬身还礼后,他的目光径直越过徐福,投向那尊巨大丹炉跳跃的红光,鼻翼也翕动了一下,嗅着空气中那股刺鼻的味道,面露贪婪地感受着令人既渴望又不安的气息。

“府令,请落坐!”

徐福见状,淡淡一笑,又吩咐门外童子:“徒儿,奉茶!”

赵高并未落座,而是缓步踱至丹炉前,伸出手,感受着炉壁传来的惊人热力,他的手指细长苍白,骨节顺滑,很像女人的手。

“先生日夜操劳,为陛下炼制长生仙丹,劳苦功高。”

赵高背对着徐福,声音略显激动,“这炉中之火,烧的不是凡物,陛下的殷殷期盼,是我大秦万世基业的根基,还望先生早日炼成…”

“府令谬赞,我受陛下天恩,自当竭尽心力。”

徐福没再请让,自顾自落座,喝了一口茶水,抬眼望向赵高的背影:“只是…仙丹乃夺天地造化之物,非朝夕可成,需待天时、地利、人和…”

他的眉间有一道深如刀刻的竖纹,像是某个经年解不开的夙愿,呼吸时总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迟滞,像是肺里积着一口未散的炉烟。

“天时,地利,确实如此!”

赵高轻笑一声,忽然转过身,看似平和的目光紧紧锁住徐福,“天命所归,地德所载,陛下春秋鼎盛,自然占尽天时地利,至于“人和”…在下看来,或许正是缺了这一剂药引子。”

徐福放下茶杯,扶衣袖做了一个“请落座”的动作,并问道:“府令,你所言“人不和”,不知是指内还是外?”

“外有大秦百万雄师,哪个敢“不和”?”

赵高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跪坐在徐福对面,端起茶杯闻了一下,浅浅品了一口,随后放下茶杯笑望徐福。


  (https://www.02shu.com/5031_5031153/1111110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