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龙椅上的叹息,通天河之怒
琼林宴一役,李太苍三字,彻底引爆了整个大夏帝都。
“有声之画”、“诗画双绝”,一桩桩一件件,都成了帝都街头巷尾,茶楼酒肆里最热门的话题。
他不再仅仅是那个画出不良帅的神秘画师,更是一夜之间,被无数文人墨客奉为圭臬的文道圣手。
风头之盛,一时无两。
太子李玄一党,在此事之后,沉寂了许多,再无人敢公开从文道方面对李太苍提出任何质疑。
而七皇子李恪的府邸,则是门庭若市,许多之前摇摆不定的官员,都开始主动向他示好。
这一切的中心,李太苍本人,却显得格外平静。
琼林宴后,皇帝一连七日,日日召他入宫。
有时在御花园,有时在藏书阁,但最多的,还是在皇帝处理政务的御书房。
皇帝不再与他谈论朝堂争斗,也不提军国大事,只是与他品茗论画,谈诗论文。
赏赐的金银珠宝,奇珍异玩,流水一般送入七皇子府。
这份恩宠,让朝野上下都看红了眼。
可李太苍却敏锐地察觉到,在这份异乎寻常的亲近之下,皇帝的眉宇之间,总萦绕着一丝化不开的愁绪。
那是一种深沉的,面对某种巨大难题时的无力感。
这日,午后。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
李太苍陪着皇帝,再一次站在那幅巨大的《大夏山河图》前。
“太苍,你看我大夏江山,何其壮丽。”
皇帝没有穿那身威严的龙袍,只着一身明黄色的常服,少了几分帝王的压迫,多了几分长者的亲和。
李太-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山川、河流、城池,尽在图中。
皇帝的指尖,在图上缓缓划过,最终,停留在了那条贯穿了整个帝国腹地,将大夏王朝一分为二的浩荡长河之上。
“爱卿请看,此乃我大夏的母亲河——通天河。”
皇帝的言语中,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
“它孕育了两岸万万子民,灌溉了千里沃野,是我大夏的命脉。”
他话锋一转,那份疲惫化作了沉重的痛惜。
“但它,也是一条愤怒的巨龙。百年以来,水患频繁,几乎每隔数年便有一次大汛。它吞噬良田,卷走万民,让我大夏子民,深受其苦!”
皇帝转过身,背着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历代先皇,都想根治水患,投入了无数人力物力。朕登基以来,投入的银两,足以再建一座帝都!请来的能工巧匠,画道宗师,车载斗量!”
他停下脚步,一拳捶在桌案上,发出一声闷响。
“结果呢?河堤年年修,年年溃!良田万顷,一夜之间,尽为泽国!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皇帝的胸膛剧烈起伏,显然是动了真怒。
“甚至有画道宗师,试图效仿上古大能,绘制‘镇河神兽图’,欲以文道之力,镇压水眼,平息水灵。可画卷未成,便被那狂暴的水灵之力反噬,当场七窍流血而亡!自那以后,再无人敢行此险招!”
李太苍静静地听着。
他当然知道这件事。不良人的情报网络,早已将通天河上下游所有水文资料,历年来的灾情记录,以及朝廷的治水方略,全都汇总到了他的案头。
他更知道,这其中,有多少天灾,又有多少人祸。
就在此时,内官通报。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工部张尚书求见。”
皇帝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悦,但还是挥了挥手。
“让他们进来。”
很快,太子李玄与一个身形微胖,满脸堆笑的中年官员,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那中年官员,正是工部尚书张功,太子一党的骨干。
“儿臣参见父皇。”
“臣张功,参见陛下。”
两人行礼之后,李玄看见站在一旁的李太苍,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沉,但很快便掩饰过去。
张功则是主动开口。
“陛下,臣听闻陛下又在为通天河之事烦忧。唉,此事……确实棘手啊。”
他挤出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
“非是臣等不尽心,实乃那通天河水性太过诡谲!其水灵力之狂暴,远非人力所能抗衡。每年汛期,那河水中的水灵之力,都会暴涨数倍,任何坚固的堤坝,在它面前,都形同虚设。”
“臣等每年都向国库申请巨额款项,组织民夫加固河堤,疏通河道,可水患依旧年年加重,臣……臣实在是无能为力,有负陛下圣恩啊!”
他一边说,一边用袖子擦了擦眼角,似乎真的委屈到了极点。
李太苍在一旁冷眼旁观。
诸葛亮的情报里写得清清楚楚,这张功把持治水工程多年,每年申请的巨额款项,十成里有七成都进了他自己和太子一党的口袋。
所谓的加固河堤,不过是做做样子,甚至以次充好,偷工减料。
水患越重,他申请的银子就越多,中饱私囊的机会也就越大。
太子李玄此时也上前一步,对着皇帝躬身进言。
“父皇,张尚书所言不虚。所谓天灾,非是人力可以扭转。上天要降下灾祸,我等凡人,又如何能与之抗衡?”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
“儿臣以为,与其将国帑投入这治不好的无底之洞,不如将银钱用以安抚灾民,减免两岸赋税,此方为仁政之道。”
“强行治水,乃是逆天而行。父皇乃是真龙天子,顺天应人,又何必为了这区区水患,劳民伤财,违逆天意呢?”
这番话,听起来是为了皇帝和百姓着想,实则是在为张功的无能和贪腐开脱,同时也是在暗示皇帝,别再白费力气了,接受现实吧。
“放肆!”
皇帝终于被激怒了,他猛地一拍龙案,指着李玄。
“逆天而行?朕的子民在洪水中挣扎哭嚎,朕的江山被恶水寸寸吞噬,朕若是不管不问,才真是逆了这天,负了这天下万民!”
皇帝的怒火,让李玄和张功都吓得跪倒在地。
“父皇息怒!”
“陛下息怒!”
可皇帝的怒火之后,却是更深的疲惫与无奈。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和臣子,再看看墙上那张山河图,鬓角的白发,在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眼。
他真的老了。
他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
这大夏王朝,从内部,已经开始腐烂了。
李太苍看着这一幕,看着皇帝眼中的失望与孤独,心中忽然一动。
他想起了诸葛亮对他说过的话。
“主公,通天河之患,既是帝国之顽疾,亦是主公一飞冲天之机。”
百年的水患,无数的失败,让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正因为如此,一旦成功,那份功绩,那份威望,将是何等的惊天动地!
皇帝为水患愁白了头。
太子和贪官却巴不得水患一直持续下去。
而他,李太-苍,拥有【丹青绘卷】,拥有整个华夏历史与神话作为后盾。
区区水患,何足道哉?
就在御书房的气氛压抑到极点,皇帝再次为此事长声叹息之时。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太苍,忽然上前一步,对着皇帝,深深地躬身行礼。
他的动作,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皇帝、太子、张功,三双眼睛,齐刷刷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在他们复杂的注视下,李太苍缓缓抬起头,字字铿锵。
“陛下,臣,愿为陛下分忧,为帝国驯服这条恶龙!”
(https://www.02shu.com/5031_5031104/5042855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