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 > 第 388章 春游赏花

第 388章 春游赏花


给祖宗们看完了电影,刘晓希也准备出门了。

春天万物复苏,像唐宋这些朝代,也有不少人出门游玩踏青。

各种鲜花争相开放,桃花、梨花、杏花,一片花的海洋,霎是好看。

而靠北的地区,温度还没那么高,树上还是花骨朵。

大家闺秀们也在一番精致打扮后游玩,文人墨客也邀上三五友人,吟诗作对,好不热闹。

王侯将相们则是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得闲,他们还很羡慕刘晓希这样的,事情不多,想玩随时能玩,以前还为钱操心,但现在也不需要了。

农人们同样没那么闲,还在地里辛勤劳作。

农家的年轻的女子们,也拥有一颗少女心,出门采摘野菜的功夫,也会将野花采下别在发间,衬得粉面桃腮,美丽动人。

时不时还能听到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

当然,各朝代的欢乐气氛刘晓希体会不到,经过一番折腾,总算是到了和黄诗琪见面的地方。

只是这丫头临时说要去学校给她表妹送东西,无奈刘晓希也只能辗转去学校跟她汇合。

黄诗琪的表妹正念高二,等刘晓希赶到学校的时候,黄诗琪正在校门卫室和保安大爷聊天。

看这两人笑眯眯的样子,一看就是聊得非常愉快。

看到刘晓希后,黄诗琪笑嘻嘻的对刘晓希说道:“你来了,走,大叔说可以让我们进学校里等人,保持安静就行。”

一旁的保安大爷也开口道:“先登记一下,你们两个进去可不能吵啊,免得影响学生们上课。”

“放心吧叔,我们肯定安静。”

......

刘晓希两人进入到学校后也不敢乱跑,小声的说着话,一边往高二的教学楼去。

光幕下

各时空的人们还在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后世高中的环境,和刘晓希的高中母校还是有所区别,但教学楼、操场、食堂、宿舍楼这些建筑,也一应俱全。

此时应该是正值上课时间,校园里除了操场上上体育课的学生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学生的身影。

看着这岁月静好的场面,不少人都心生感慨。

先辈们也感受到了心灵的安静,多希望时间可以停留在此刻。

古代的读书人们很喜欢后世的学校,大概就是没有在这样的学院上课,从而产生的憧憬吧。

现代时空

高二的教学楼还在高一教学楼的后面,刘晓希和黄诗琪来到教学楼这边,也不敢闲聊了,学生们还在上课,她们保持安静为好,还找了个花池旁歇着,等黄诗琪的表妹下课。

刘晓希她们休息的花池就在高一教学楼的前面,很清楚就能看到附近几个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朗朗读书声从刘晓希她们面前的这个班级传出来,彷佛一下子将人带回到学生时代。

光幕下

不少文人墨客都愣住了,只因为学生们朗读的这篇文章大家都不陌生,不就是鸿门宴嘛。

古代书院的夫子们,也不急着教学了,而是想看看后世的夫子是怎么上课的,顺便也让学生们听听后世的课。

读书人们显得很开心,这下可以光明正大的看光幕了。

孔夫子兴致勃勃的听课,他老人家对后世的课堂可是神往已久。

项羽和刘邦这两个当事人还挺懵的,他们当然不可能知道这篇文章,但光是听这些学生朗读,也看明白了啊。

秦朝

听着后世学生们的阅读,项羽抿着唇一脸不高兴,“这个刘邦命还真大。”

当然此时的项伯面对兄长和族人们的目光,他也挺无语的,干嘛啊,他和张良交好,自然不愿意见他就这样死了。

项梁看着项伯恨铁不成钢,很是生气的说道:“你说说你,唉。”

项伯:...

项梁深吸了口气,“罢了罢了,如今说这些有何意义。”

......

咸阳这边,刘季看得津津有味,就像是看别人的故事一般,但也的确如此,这一世,他和项羽都老实点吧。

嬴政也放松身心的看着后世人上课,一方面借这篇课文了解项羽和刘邦,一方面是借鉴后世的上课方式,为大秦以后的教育做准备。

汉初

刘邦咂咂嘴,不禁回忆起当年自己和项羽的这场对决,“想当年啊,你们爹我,那是稍有差池,你们可就成没爹的娃了,多亏了张良,否则更别提还有如今的大汉江山。”

刘肥很是赞同的点头,“爹,还好你比项羽更厉害。”

刘如意也崇拜的看着他爹,“爹,你比项羽年长那么多,还打败了他,一般人可做不到。”

刘盈虽然觉得他爹厉害,但更心疼他爹。

......

刘恒没想到,他爹的历史往事,都被后世纳入学习了,感觉还怪怪的。

刘彻还挺羡慕他老祖的,被拿出来学习,这也不是谁都有机会的事情。

李世民则是带着几个孩子准备好好听一节后世的课,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民国

父老乡亲们静静的听着来自后世的读书声,一些人险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掉下泪来。

“以后,咱们家的娃也会有机会念书的。”

“这些孩子读的真好听,有文化好啊。”

......

战士们鼻子也感觉心里酸酸的,看着后世教室里孜孜不倦学习的孩子们,又有了一往无前的动力。

先生们久久凝望这一幕,笑容满面如沐春风。



现代时空

刘晓希和黄诗琪也在好奇的看着学生上课,以前当学生的时候不觉得多开心,但参加工作后,才发现学生时代早就回不去了。

教室里,学生们读完课文后,讲台上的老师接着讲课。

“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节课,经过刚才的一番阅读,有谁知道张良、范增这两个是什么样的人物?项羽这个人有什么弱点?”

教室里,学生们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做思考状,还有的紧张不安怕老师点名,还有积极踊跃回答。

光幕下

祖辈们笑呵呵的看着这些后世学生们的反应。

第一次看后世人上课,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贫民百姓都免不了好奇。

古代的夫子暗自点点头,原来后世上课还要分析那么多,人物的个性什么的都要进行剖析,相比起来,他们的教育就没那么细了。

此刻,不少百姓还在兴冲冲的讨论,有在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人在讨论学生。

公子哥一副看穿了的表情,“那些积极回答的,一看就是学习很好的。”

掌柜的闻言也笑了,“还真是,学习好的应该会觉得很简单吧,胸有成竹,一点不慌。”

一书生想了想开口,“其实后世夫子的问题也不难,项羽这人还是很好回答的,刚愎自用,毫无远见...”

......

秦朝

项羽心里有些不安,就这篇文章来看,对他的评价绝对好不到哪里去,他又不是圣人,自然也怕后世人说他不好。

张良也没想到后世人竟然还要分析他啊,这他该怎么说呢?当着天下人分析他,他也是会不好意思的。

皇宫内

嬴政手指有一搭没一搭的敲着桌面,分析张良和项羽很好啊,他可以通过后世人的评价对这两人有基本了解。

汉初

刘邦拍了拍胸脯,很庆幸的说,“还好没分析朕,至于张良,这家伙应该急得跳脚吧哈哈哈。”

贞观年间

李世民也在和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

现代的课堂上

经过学生们的你一言我一语,老师也在继续补充,“...临变不惊,若不是张良给刘邦做了精心的部署,无意称王蒙蔽了项伯...;项羽想要得到天下,但又贪图虚名,他不用范增的计谋,表现出他的刚愎自用...”

学生们在认真听课,各朝人士也听的认真。

项羽听着这扎心的话语,难受的同时,现在也学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应该改改性子了?

而面对已经偷偷离家出走的侄儿,项梁是既生气又无奈,生气都找不到人骂,憋又憋得难受。

项伯无言以对,他心里也挺愧疚的。

至于张良嘛,对这个评价,他还是接受的,可惜啊,这一世他想来是遇不到刘邦了。

现代课堂上

老师还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历史人物们对项羽的评价。比如杜牧在《题乌江亭》写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在《乌江亭》写道:...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

现在同学们也来说说从这篇课文,大家有什么样的收获和启示,要不先小组讨论一下,等会儿我点人起来回答。”

光幕下

古代的学渣们:...

古代的学子们不由得咽咽口水,果然啊,后世学生也躲不开要被夫子提问的时候。

学渣们默默掬了把同情泪。

古代的夫子们又获得一个新启发,分小组讨论,这个办法可行。

古代和民国没有书读的孩子们都很羡慕,因为没有条件,后世整洁明亮的教室,朝气勃勃的学生,都是他们想要成为的样子。

百姓们看的还很有趣,时不时会有人感慨一番,原来后世人上课是这样的啊。

杜牧听到自己的诗也不免遗憾项羽的结局,只是当看到王安石的诗后,杜牧噎住了,因为王安石和他的观念相反。

王安石倒没觉得怎么样,他想说本来就是,即便江东子弟还在,但也不一定会愿意继续给项羽卖命,项羽的失败已经成定局。

李清照看着自己的诗,她又不傻,自然猜得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唉。

秦朝

项羽很沉默,整个人都丧丧的,再看到后世的学生们讨论他,还想把耳朵捂住算了。

项梁觉得后世的这些评价都还挺中肯的,他侄儿有能力不假,但缺点同样影响很大。

项庄担忧道:“兄长离家多日,我们要去找找他吗?”

项梁毫不犹豫的摆手,“不了,让他去外面历练一番也好,至于结局如何,也是他自己的造化。”

......

嬴政收获满满,嘴角带上浅浅的笑意,他不仅知道后世人是怎么上课的,同样也对项羽、张良有了一个了解。

很快一节课的时间就到了,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原本安静的校园,一下喧闹起来了。

教室外面、走廊上到处都是学生们的身影,一个个充满活力,生机盎然,先辈们看着这些孩子神采飞扬的模样,暗暗点了点头。

黄诗琪去她表妹的班级门口送了东西后,两人这才离开了学校,出发前往梅园赏花。

梅园在郊区,坐地铁也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达。

等两人到的时候,已经有很多游人在此赏花了。

整个园区占地好几亩,有观光车时不时经过,上面都坐满了游客。

恰巧今天阳光明媚,游人们都换上了轻薄的春装,还有很多穿着汉服、旗袍来拍照的姑娘。

刘晓希和黄诗琪选择在园里漫步赏花,一边聊天,一边拿起手机拍花。

此时正值花期,每一棵梅树上的花都绽放的恰到好处,各种颜色的梅花装点了整个初春时节,一朵朵娇嫩的挤在一起,微风拂过,花瓣翩翩起舞,犹如下起了一场如梦似幻的梅花雨。

行走在梅园内,彷佛叫人置身于花海中,鼻尖还能闻到那似有若无的芬芳。

光幕下

鉴于此刻的场景2233采用了更为真实的投影,各朝人士彷佛也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后世的梅园中,开启虚拟的赏花体验。

祖辈们对此大为震惊,反应过来,都兴奋了。

即便是再忙碌的农人,也忍不住停下活计,这样的体验对他们来讲太难得了。

老农一手指一树梅花,兴奋的朝着媳妇喊道:“老婆子,你看这花可真好看啊,要不咱也在院子里种上一棵多好?”

一旁的老妇人也笑道:“好看,就是不实用哩,咱家门口的那颗梨树就要开花了,也挺好看,又能结果子吃。”

......

难得的赏花体验也让王侯将相们兴奋了好一会儿,对于常年待在皇宫忙碌的帝王们,也算是出门游玩了一番。

他们虽然锦衣玉食,但到底在宫内缺少了民间的欢乐氛围。

文人墨客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花园,更有不少人开始吟诗作对、挥毫作画开来。

杜甫惊叹的同时,还想去弄一棵梅花树来种,去年他种下的桂花树,现在已经长大了不少了。

赵佶看了一会儿后,默默提起作画,名字就叫梅花图,他皇兄可是说了,他的作品都是要拿去拍卖赚钱充实国库的,让他以此赎罪。

李清照看花看得目不暇接,惊叹的话语时不时从嘴里出来,她对鲜花的喜爱不比后世人少。

乾隆本来兴致一来,也想赋诗一首,但想到后世人的调侃,悻悻的住嘴了,可真是憋死他了都。

民国的先辈们,也算是体会了一把后世国泰民安、繁花似锦的日子,尤其是看到一群群后世赏花的游人仿佛和他们擦肩而过,不免带上了慈爱的目光。

......

赏花的时间过的很快,几个小时过去,刘晓希她们都还才逛了一半不到,最后也只能选择乘坐观光车把整个梅花园欣赏了遍,这才踏上了回程...


  (https://www.02shu.com/4_4510/2885920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