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 > 第407章 傅平发糖

第407章 傅平发糖


第407章

《来自江川省的竹山家具在首都火热售卖》

傅平看着标题心里头就忍不住有一种自豪的情绪在其中,家乡的家具走出了省里,在首都都可以称得上火热销售,最重要的是,这里面有儿子的功勋。既然特地提到了江川省,那徐记者应该也会写傅明彦在竹山家具里的贡献吧?

傅平看着了照片把心放在了肚子里,照片里就有自家儿子,那肯定正文报道里也有的。

傅平并不急着去看正文,而是原地欣赏了一下照片里儿子的英俊模样。

傅平甚至有功夫想着,要轮起来拍照,《北京晚报》的徐记者还是比《江川日报》的记者更为拍照一些。

在徐天裘的镜头下,原本就长相优秀的儿子让人挪不开眼,儿子的头发丝都在发光一样。

目光恋恋不舍地从照片上移开,傅平这才开始看新闻的正文内容。

《北京晚报》的头版分成了两个大方块。

一个占据的方块更大,讲解的是国家政策,那个只比最大框小一点的板块则是竹山家具的报道。

徐记者首先以百货大楼外的热闹开始写起,统计了一整天下来竹山家具的销售数据,还写了竹山家具这一次从江川省带过来了多少的量,是足够江川省的一行人卖上一段时间的。

有这样漂亮的销售成绩当然是因为竹山家具有优势的。徐记者把竹山家具和市面上的实木家具进行对比,优势在于竹山家具的材料本身,还有价格实惠、组装方便等等。

等到写到了这里,徐记者的笔锋落在了傅明彦身上。

竹山家具的成立最开始是和傅明彦相关的,徐记者把傅明彦看到凤竹村的致富路开始写起,牵头让省里的研究员做水性漆,这种油漆在家具上应用很好,同时独特的组装方式有助于家具的运输。

这事是傅平亲身经历的,就算是他在昨天也看了一遍注定会上《江川日报》的油纸,对于《北京日报》在华国人的心中地位还是不一样的。

这远不如昨日长的报道不过是一会儿傅平就看完了,他又开始看第二遍。

昨天的报道他看了三遍,今天这报道肯定也不能少于三遍。

·

胡同口的报亭又有人来问售罄的《北京晚报》,报亭的老大爷本来要说了没了,结果头一探看到了傅平,乐了。

“想要《北京晚报》?没有了没有了,最后一份给了咱们高材生的爸,喏在那儿呢!”

大爷用手指着傅平的方向,要买报纸的人就过来看报纸。

他来看报纸就是看傅明彦的相关报道,就着傅平的手看完了以后,就对傅平说道。

“你这个儿子可真是了不得!没有毕业就做出这么大的贡献来,以后肯定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傅明彦面对这样的热情追捧是游刃有余,傅平就很是局促了。

那人看了出来,笑着说道:“傅同志啊,等会你去了单位,你这样谦虚可不好,你儿子有出息,大大方方地恭喜人啊,你买点糖,让同事们甜甜嘴。”

傅平觉得有道理,在进单位以前,傅平去了供销社买了糖,主动说了儿子上报纸的事情。

“我儿子八月的时候回了一趟江川省,给家乡做了一点贡献,今天的报纸有消息,我给大家发点糖,算是庆贺!”


  (https://www.02shu.com/3_3005/4429890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