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三千零一十九章 参观基地

第三千零一十九章 参观基地


周至和她握了手:“想不到你们的进度这么快,实在远超我们预期啊。”

    “你们的资金给得到位,我们就想不快,也找不到理由啊。”罗玉娟也和周至开起了玩笑。

    这位是基地负责对外联络接待的团队管理者,英姿飒爽的女军人形象让梁红看得一亮。

    除了杨和和冯雪珊,小伙伴们也是第一次见到在自己眼里就是个好哥们儿形象的周至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看着罗玉娟肩上的中校军衔,不由得有点暗暗咋舌。

    “没想到你们都在这里啊。”李老三对周至不少同学还是挺熟悉的,毕竟一起在三峡考察过的交情:“是肘子把你们叫到这里来的?”

    “三哥好!”闫霄热情地和李老三打招呼:“我们是来过彝族年的,刚过完准备回去,结果就赶上这一茬,太幸运了。”

    “早知道我就早几天过来了。雪珊抱着的就是小顺子?长得好呢。”

    “三哥好,好久没见了,这就是小顺子。”冯雪珊和李老三就更熟悉了,笑道:“等大些就去找铁蛋哥哥玩。”

    铁蛋现在在旌阳由三嬢和姨伯带,这事儿不大不小也算一个秘密,毕竟港岛去年发生了轰动一时的绑架案,富贵人家都很小心。

    这些信息冯雪珊当然知道,不过不能在大庭广众下说得太直白。

    “嗯,铁蛋现在也好玩。”李老三笑道:“走吧,发射是在晚上,我们先参观。”

    罗玉娟叫来了一名战士,给大家分发了访客胸牌:“现在是基地最繁忙的时候,我这边事情实在是太多,就让小李陪办大家参观,中午十二点整,我们在食堂开饭,下午大家可以在招待所休息一下,晚饭后前往观摩厅,我们在那里观看发射。”

    “您忙您忙。”周至再次和罗玉娟握手:“实在是打扰你们了。”

    其实别说他了,就连李老三都是不该来的,毕竟卫星发射任务本身和任务的受用方的关系,相关权利和义务都在合同里制定得清清楚楚了,几大参与方都有专业的团队负责,像李老三和周至这个级别的,等下下面汇报结果就好,亲自跑过来,名义上说是重视,其实纯粹就是给别人添乱。

    “你也算是专家。”罗玉娟笑道:“我们就不派导演解说了,你给同学们介绍也是一样的。”

    “我来我来,虽然算不上什么专家,但好歹来的次数也够多,听也听会个六成了。”周至笑道。

    “行,那我们中午见。”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一共有几个卫星发射中心吗?”罗玉娟走后,周至便充当起了导游,在小李战士的陪同或者说是监视下,开始了基地游览。

    “我知道,酒泉,太原,西昌。”闫霄抢答。

    “对的,目前我国就是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周至点头:“其实还有一个,虽然现在隶属于西昌发射中心的发射场。你们猜这个发射场在哪里?”

    “在XZ?”杨宏辉说道:“青藏高原那么高,从高处发射,会不会节约一点能源?”

    “怎么可能?”闫霄笑道:“卫星轨道起码在几百公里的高度,海拔四五千差不了多大的距离。”

    “我猜应该往蜀都那边靠,技术强,交通便利,诶,绵阳那边电子基地很多,是不是造卫星更容易?要是这样的话,我选绵阳。”

    接下来大家都纷纷瞎说,有说昆明的,有说攀枝花的,刚刚闫霄说的绵阳就是最远的了。

    周至最后笑着揭开了谜底:“你们都说错了,卫星发射基地最理想的地方,其实是在赤道附近。刚刚老杨节约能源的思路其实是对的,因为地球是球体,赤道是地球自转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力最大的地方,因此在赤道附近发射,能够节约大量的燃料消耗,相应的同型号的火箭,七运载能力可以增加百分之十左右。”

    “长二捆的运力为四吨,百分之十就是四千吨,按一公斤运力一万元计算,将火箭从西昌换到文昌发射,就换一个地方,就可以节省四千万。”

    “当然了,运费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海南岛滨海发射场的优势恰恰在这里,利用海运,可以解决陆地上巨型火箭,大质量极轨卫星的运输和发射问题,另外考虑到周围环境,火箭残骸坠落的安全性也大大增加,所以是个很好的发射场地。”

    “那以前为什么不建在那里呢?”杨宏辉脱口而出,不过一说完就明白了:“更多是要保密吧?”

    “差不多吧,其实每个发射中心,他们的承担的业务是不一样的,比如酒泉,酒泉发射中心,最早的目的其实是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导弹实验靶场,因此酒泉发射场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射各种中低轨道的试验卫星、同时试验各种型号的火箭的初段试验。”

    “而太原发射中心因为纬度较高,所以它主要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中低轨道航天器以及火箭的全程试验。”

    “这里由于低纬度的地理优势,因此主要负责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广播卫星和气象卫星的发射。将来的导航卫星,也要从这里发射。”

    “这里用的火箭也比较大型,我们这次租用的火箭,是最新的长三乙型火箭,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三级液体捆绑火箭,运力在全球都名列前茅,高达五吨。”

    “这款火箭可以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重型卫星、以及一箭多星的轻型卫星。将来还要承担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航天器等真正的‘重器’的发射任务。”

    其实在周至来前的历史上,长三乙是在长二捆以后立即着手设计和实施的,但由于当时的生产管理水平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因为一个小小的电子元件失效,导致承载708国际通讯卫星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在点火起飞后约两秒出现飞行姿态异常,火箭低头造成偏离发射方向向右倾斜,最终在约二十二秒后,火箭头部着地,在距离发射架仅一千两百米的地方发生剧烈爆炸,星箭全部损失不说,还毁伤住房八十多间,六死五十七伤。

    那次事故直接导致中国航天对外发射服务彻底陷入低谷,航天部门彻底进行质量大整顿,最终建立了完善的流程品控管理体系,最终让航天科技再次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过在这一世,因为军工提前引入了四叶草集团的流程体系,品控体系和质检体系,还配合智慧终端的推出,实现了计算机智能程控,让航天科技质量管理体系跳过了上一世的那段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直接进入了爆发期。(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2_2406/8580922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