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唐:魏家逆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唐三藏悟了

第四百四十四章 唐三藏悟了


没过多久,整个军营之中,到处都响起欢快的笑声以及欢呼声。

大唐在短短的一年之内,获得了两场大胜。

第一场是之前剿灭梁师都的那一次,另外一场便是大败突厥。

这对于已至年底的军中将士来说,的确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这意味着他们将会得到朝廷丰厚的奖赏,可以与自己的妻儿老小一起过个好年了。

夜风徐来,歌声,笑着随着风儿飘散,朝更远的地方飘了过去。

在长安西南方向的一座寺庙里,唐三藏正在禅房里,捧着一杯凉茶。

这座阿育王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到了隋朝,隋文帝改称其为“成实道场”,到了李渊的手里又改成了“法门寺”,成为了皇家寺庙。

此时,这座寺庙的主持,乃是慧业大师。

看着手里已经冰凉的茶水,坐了两个时辰的唐三藏终究是有些坐不住了。

他看向一旁的小沙弥,双手合十,行了一礼道:

“阿弥陀佛,小师傅,烦请您通传一声,就说玄奘有要事求见,十万火急,只求慧业大师拨冗相见……”

那小和尚深深看了唐三藏一眼,终究是有些于心不忍了,便劝说道:

“大师,要不您还是回去吧,您的来意,寺主已然知晓,他不出来见您,已经说明了态度,您又何必苦苦相求呢?”

闻言,唐三藏苦笑地点了点头。

是啊,若是不知道他的来意,以他与慧业大师两人的交情,对方又怎会避而不见?

慧业大师乃是当今世上数一数二的高僧大德,唐三藏曾经与其一起说法,谈论经义,三日三夜,获益良多。

甚至,慧业大师还多次说过,在自己圆寂之后,还希望唐三藏来这里当上一任寺主,好向众生宣扬佛法。

可是,即便这样的关系,对方今日仍旧选择避而不见,这就让唐三藏有些不解了。

他看着那小沙弥深深吸了一口气,一脸庄严道:

“劳烦您向慧业大师说一句,若是他答应替魏叔玉剃度,保下此人,我愿意放弃西行之念,自罚在本寺中面壁读经三十年!”

“嘶!”

听到这话,那小和尚一脸震惊地看着这位本寺主持最为看重的高僧,深深吸了一口凉气。

“大和尚,那魏叔玉是你什么人?你为何如此帮他啊?莫非是你俗世里的家人?”

唐三藏笑着摇了摇头。

“此人与贫僧非亲非故,但与我佛却有缘,上一次贫僧寄给寺主的《禅宗坛经》便是此人所述,他说是做梦的时候,佛祖亲口告诉他的,如此有佛缘之人,贫僧岂能不保?”

“啥?那本经书是他写的?”

这下子轮到小沙弥惊讶了。

那本《坛经》里的内容,可以说是开一代宗师先河,非高僧大德,佛法精通之辈,根本写不出来的。

原本他和师父都以为,这本佛经是唐三藏假托他人之手而作,可现在听这话,小沙弥也有些坐不住了。

“若真是如此,自子的佛缘怕是亘古未有,哎呀,师父也真是的,如此的宝贝,要是放在别的寺庙里,早就被抢去了,大师你主动上门,师父还躲着不见你,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您等着,我这就去把他绑也要绑来!”

小和尚说着撸起了袖子,正准备要走,忽然随口问了句:

“对了,你那位朋友犯了什么事?有道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之辈,咱们法门寺的度牒还是能罩住的……”

毕竟,前些年,有个误杀了突厥人的士兵,不就由慧业大师亲自剃度,免除了一死吗?

唐三藏微微一笑,摆手道:

“他倒是没有杀人放火……”

“那就好,那就好,这事稳了,你等着我好消息吧!”

小和尚畅然一笑,极为潇洒,可是还没走几步,就听到身后唐三藏的声音传了过来。

“他只是犯了欺君之罪罢了……”

“噗嗤……”

闻言,小和尚脚下一滑,差点摔在了地上。

“阿弥陀佛,大师,你这就有点过分了吧,欺君之罪?帮不了,真帮不了,那可是只有佛祖才能赦免的罪,咱这小法门寺,可容不下这尊菩萨啊!”

小和尚挠着头皮,恍然大悟道:

“我就说方丈为啥不愿见您,您这不是难为人吗?”

“哪怕这人可兴我佛法?愿意全心帮我去西行取经?也曾一句话,救活数万的百姓?”

唐三藏声音颤抖道。

而面对他的,则是小和尚双手合十,闭着眼睛,默念齐了经文。

还真是无声胜有声。

望着眼前的一幕,唐三藏终于愤怒了。

“原来你们整日拜佛,求佛,今日佛在面前,你们却视而不见,经文在你们眼前,你们却视若罔闻……你们如此冰冷心肠,那还修的什么道!念的什么佛!”

唐三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看着远处人影重重,不少从山下不远万里过来,虔诚的百姓,还有那袅袅青烟,嘴角只剩下无尽的嘲讽。

“我今日方才明白,你们拜的哪里是佛,明明是你们的香火,前程,拜的是那名利……若是如此,我看这经,不念也罢!”

说着,只见唐三藏竟然一把扯下了自己打着补丁的袈裟,脱掉了僧帽,僧衣,扔在了地上。

“佛不渡人,人自渡,既然这里没有我要的经,那我便哪怕是爬也要爬到西方,取回真经!

到时候,再来看看你们的香火旺,还是我的真经真!”

说罢,竟再也不愿在这里停留一刻,直接朝山下走了出去。

一路上,过来上香的百姓,见到如此的和尚,脸上微微诧异,却都自觉地给这位出家人,让出来一条道路。

唐三藏一一行礼回谢,心中的愤懑也随着这段路,一点点消散。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唐三藏默念着心经,想着自己自从出家之后,一路上见到的人,遇到的事,原来这一切,仍旧是一场如梦似幻的泡影罢了。

直到遇到了魏叔玉,他的人生,他的佛法才彻底活了过来。

既然没有求到度牒,那便也没有关系,大不了他说服魏叔玉与他一起一路西行便是了。

想来,定然也会有趣。

不知不觉中,唐三藏便来到了山脚处,然后愣在了那里。

因为他看到了一位眼熟的朋友——魏叔玉。


  (https://www.02shu.com/2_2044/5021350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