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有道观通异世 > 第702章 玉寒山

第702章 玉寒山


处理完双驼峰的后续诸事,姜闻与姜素便驾起遁光返回江陵县。

    县内依旧萧条,街市冷清,百姓面有菜色,眼中犹带惊惶。

    姜闻神念扫过,便知县中积弊甚多,吏治松弛,豪强与残余小妖勾结,欺压良善之事时有发生。

    他并未直接现身县衙,而是与姜素立于云端,俯瞰这座饱经磨难的县城。

    “此县元气已伤,需一位能臣干吏,方能重整秩序,抚慰生民。”姜闻淡淡道。

    姜素会意,清冷的眸光落向城外不远处一条清澈的溪流。她纤手微抬,对着溪畔湿润的泥土凌空一抓,一团散发着清新土腥气的泥土便飞入她掌心。

    那泥土在她白皙的指尖流转,随着她口中念动的法咒,缕缕淡金色的光辉自她体内溢出,如同编织般融入泥团之中。

    泥团在神光中不断变化形态,拉伸、塑形,先是躯干,再是四肢,最后是清晰的面容。

    不过片刻功夫,一个身着青色官袍、头戴乌纱、面容端正儒雅的中年男子便出现在两人面前。他身形凝实,与活人无异,只是周身隐隐散发着与大地同源的厚重气息,以及一丝属于姜素的香火神力印记。

    这也算是姜素神通法术,能够虽不能如同神话中的女娲那般造化万物,但是捏一些生灵傀儡还是没多大问题。

    这泥人县令缓缓睁开双眼,眼神初时有些许茫然,随即变得清明而坚定。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朝着姜素与姜闻深深一揖,声音温润沉稳:“小神拜见主人,拜见仙长。”

    他虽由泥土造化,却口称小神,言语清晰,逻辑分明,若非知其根脚,任谁也看不出他非是血肉之躯。

    姜闻看着他,微微颔首:“你既由此地水土与香火之力所化,当知此县疾苦。自今日起,你便是这江陵县令,需勤政爱民,革除积弊,使百姓安居乐业,你可能做到?”

    泥人县令神色肃然,再次躬身:“小神谨遵仙长法旨,定当殚精竭虑,治理此县,不负主人造化之恩,不负仙长托付之重。”

    他言语间自然流露出对姜素的绝对遵从,以及对自身职责的清晰认知。

    姜闻沉吟片刻,又道:“此间妖氛虽暂平,然世道不靖,难保没有妖邪再来侵扰。我便赐你一道护身剑意,寻常妖魔,皆可斩之。”

    说罢,他并指如剑,指尖一点凝练到极致、几乎化为实质的纯白剑光缓缓浮现,散发出凌厉无匹、诛邪避易的森然剑意。

    他屈指一弹,这道纯白剑光便悄无声息地没入泥人县令的眉心之处。

    泥人县令身躯微微一震,只觉得一股浩瀚堂皇锐利难当的力量沉入自己灵枢深处,与自身神力隐隐相合,化作一道无形的守护。

    他感应到,只要心念一动,便可引动这道剑意,其威力,足以斩灭道宫境界以下的一切妖邪!这对他治理县城,无疑是最大的保障。

    “多谢仙长赐下神通!”泥人县令感激道。

    “好生为之。”姜闻叮嘱一句,便与姜素对视一眼。

    两人带着县令回到县衙中,与丹辰商议一番,便以太神宫的名义,让新任县令上位。

    如今天下大乱,四方鱼龙混杂。江陵县县令出事倒也没让人感到意外,除了那孤苦的妻女外,一切依旧平静。

    安顿好县衙中事,告那前任县令妻女,其夫身亡的缘由。前县令妻女哭泣着接受此事,却也不知道该去往何处。姜闻招来泥人,让他好生照顾妇人。泥人县令自然无有不从,好生对待妇人。

    做好这些事后,三人便准备起身朝秦州北面而去。既然得知了又一大妖的消息,就不能放任不管,而且姜闻也很好奇那位天狐圣母到底是何方神圣。

    三人一童遁空而去,身形渐渐淡化如同融入清风流云。消失在天际,再不见踪迹。

    那泥人县令,或者说新任的江陵县令,在原地静立片刻,然后便开始忙碌起来。

    他整了整官袍,目光变得坚定而充满使命感,迈开沉稳的步伐,朝着百废待兴的江陵县城走去。

    不久之后,江陵县的百姓便发现,县衙换了一位新的县尊老爷。

    这位老爷为官清廉,断案如神,处事公允,且似乎有神明护佑,几次有不开眼的小妖或地痞恶霸欲要作乱,皆被县尊老爷眼中射出的一道白光轻易诛灭。

    县城秩序迅速恢复,民生渐苏,百姓们虽不知这位县尊的真正来历,却都感念其恩德,称之为“青天泥菩萨”。

    而这一切,或许都在那远去的道人预料之中,也算是对这方水土百姓的一番庇护。

    ……

    “去玉寒山。”姜闻收回目光,声音平静却带着决断。众人皆无异议,遁光流转,便朝着北方而去。

    秦州乃是东境交界之地,越往北行,气候越发酷寒。

    脚下山河逐渐被皑皑白雪覆盖,凛冽的朔风如同刀子般,即便有法力护体,亦能感到那刺骨的寒意。

    行了数日,视野尽头便出现了一片连绵不绝的巍峨山脉,那便是玉寒山。

    此山势如巨龙盘踞,群峰耸峙,皆被万载不化的玄冰与厚雪覆盖,在稀薄阳光下反射着刺目冷光。

    山势曲折险峻,怪石嶙峋如剑戟倒插,寻常飞鸟难渡,走兽绝迹。然而,在这极致的苦寒之下,却孕育着独特的物产。

    山中不仅生长着耐极寒的灵草异卉,更蕴藏着一种名为“寒铁石”的独特矿藏。

    此石质地奇寒,坚韧远超凡铁,稍加锻造,便能制成吹毛断发、寒气逼人的神兵利器,虽于修士而言不算顶级灵材,但对凡人武者乃至低阶修行者,已是梦寐以求的珍宝。

    正因这寒铁矿脉,玉寒山脚下,依着山势与一条冰封大河,矗立着一座雄城——玉寒城。

    尚未靠近,便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巍峨气势。

    城墙高达五十丈,通体由巨大的青黑色寒铁岩垒砌而成,岩石表面布满冰霜,更添几分冷硬与肃杀。城墙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尽头,据说南北纵横足有百里之遥,宛如一条沉睡的冰雪巨龙,守护着身后的城池与矿山。

    城头之上,旌旗招展,旗帜上绣着冰雪纹章与“玉寒”二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守城甲士密密麻麻,披坚执锐,盔甲上凝结着白霜,目光却锐利如鹰,警惕地扫视着四方。

    更令人心惊的是,那宽阔无比的城墙顶上,竟直接依着垛口修建了一排排坚实的营房与哨塔,俨然将整段城墙化作了一座永不陷落的空中军营。

    兵戈之气与冰雪之寒交织,形成一股森严凛冽的氛围,令人未入其城,先畏其威。

    巨大的城门洞开,足以容纳数辆马车并行。门洞深邃,上方镌刻着“玉寒”两个古朴大字,铁画银钩,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寒意。

    此刻,城门处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有满载着矿石、皮毛、药材的商队,穿着厚厚皮袄,呵着白气,吆喝着牲口缓缓入城;有风尘仆仆的修士或武者,背负刀剑,神色警惕;也有本地居民,裹着厚厚的棉衣或兽皮,行色匆匆。各种口音交织,虽喧闹,却井然有序,显露出此城非同一般的管理与繁荣。

    姜闻一行人收敛气息,如同寻常旅人般,随着人流走向城门。守城兵士目光如炬,仔细查验着入城之人的路引与货物,但对姜闻这等气度不凡却又看不出深浅的修士,也只是多看了两眼,并未过多为难。

    步入城中,景象又是一变。城内建筑多以巨石和耐寒木材建成,屋顶陡峭,便于积雪滑落。街道宽阔,可供数驾马车并行,地面铺着防滑的青石板。

    两旁店铺林立,幌子在寒风中飘摇,贩卖的多是皮毛、烈酒、药材、兵器以及各种御寒之物。铁匠铺里传来叮叮当当的锻打声,空气中弥漫着炭火、皮革、酒香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寒铁特有的冷冽气味。

    行人大多步履匆匆,面色被寒风冻得微红,但眼神中却透着一种北地特有的坚韧与彪悍。

    商贸极其发达,来自天南地北的货物在此汇聚、交易,喧哗声、议价声、车马声不绝于耳,形成一种在酷寒环境中勃发的、充满生命力的喧嚣。

    姜闻目光扫过这座宏伟而独特的冰雪雄城,心中暗忖:“以此城之险,兵甲之利,商贸之盛,若是能肃清妖邪,妥善经营,倒是一处不错的根基之地,亦可为北境屏障。到时候以秦州为界限,东境三州只手可取。”

    未作停留,随着人流深入这座巨大的玉寒城,准备先寻一处落脚之地,再探听此地具体情况,以及那玉寒山深处的究竟。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2428_2428114/11433850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