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牧野之战(二)
军阵。
是冷兵器时代,一支军队是散兵游勇还是精锐军力的分水岭。
以弱胜强,以少打多。
都需要依靠军阵的配合。
而在海东青的视野中,地面上原本还泾渭分明的两处大阵,已经撞在一起了。
就好似涟漪荡开,回波碰撞交融。
只是片刻,鲜血染红大地。
前步军阵中的彼此,一边呼喝,一边对拼矛、戈。
同时也有一些人,在中间开始投掷石头、标枪、弩箭。
双方现在拼的,就是一口血气。
一旦一方死伤达到一定程度,就是一方崩溃的时候。
而崩溃之后,才是骑兵的主场。
因此辛屈站在中军的巨大战车上,死死盯着战场局面。
并且不时下令:“右步军进二十步,射声营进十步,使用甲号箭。”
旗令与传令纷纷行动。
紧接着右步军开始推进,并且右步军后方的射声校尉开始使用甲号箭,弯弓射出。
甲号箭,以厚重著称,能三十步内能射穿重甲。
所以射声营一轮射出,殷商右侧上前阻拦的军队,立刻被射翻了几十人。
看到这一幕,子旬握紧了拳头,脸色凝重了起来。
战阵、令旗的技术,是这些年从燕国流传出来,并被各个势力进行完善的。
他之前敢带着几千人横扫淮上,掠夺彭城,就是依靠战阵、令旗的技术碾压。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燕国这边的旗令与战阵技术,居然能做到几乎如臂指使。
辛屈独自一个人,就能指挥得当!
简直恐怖!
同时也让他恐惧的是,这批军队并不是辛屈的一线军队,而是他从四面八方东拼西凑,在洛阳、荥阳、封父、牧野这几个地方,随意拉练了不到一个月的军队。
结果就能跟他打得有来有回。
那要是他带全部精锐南下呢?!
子旬不敢想。
“回去之后,让人去一趟邢台,给我盯紧了燕太子辛莼,绝对不能让他越过雷池半步。”
子旬转身对身侧的腹心叮嘱了一句。
而左右都是面面相觑。
这是怎么了?
“砰!”
一声剧烈的碰撞传来,子旬目光落在了他的左军,一个子姓贵族,成功带着自己的军队撕开了几个戎狄的方阵。
子旬暗道一声好,下意识的想要往那边加码的时候,他猛地感觉到不对劲。
戎狄方阵这么弱,为什么辛屈会单独放在那边!
而且戎狄的方阵崩溃之后,辛屈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增援,反而是任由他的麾下长驱直入……
“不好!这是陷井!下令左翼,给我稳进,绝对不能冒进!”
子旬下令。
立刻就有传令冲了过去。
不过这个子姓贵族显然是对胜负的渴望冲昏了头脑,嗷嗷的就带着人往前冲,几乎杀穿了整个戎狄方阵。
眼瞅着戎狄方阵要崩溃了。
游弋在附近的一百黑甲骑兵,倏忽横向切了进来。
原本还在往后退的戎狄方阵,又被临近区域的战车与弓弩手逼着停止。
督战队与旗官一起发力,连续斩杀了逃窜的戎狄贵族三十人,这才稳住阵型。
接着双方前后夹击。
这个子姓贵族带着的一百二十几人,立刻被歼灭,犹如冰雪消融。
“该死!”子旬暗骂了一句。
不过好在他的命令来得及时,只是死了区区百人,他还亏得起。
“大王!辛屈狡猾!他居然用这些戎狄蛮夷,不断消耗我们的体力与武备。辛屈之野心,不可不查啊!”
有几个全程观察的殷商大贵族走来,说出了他们的担忧:“再这么打下去,我们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毕竟我们上战场的可都是多子族,而辛屈用的全是蛮夷与奴隶啊!”
子旬闻言,冷冷扫过他们:“这还不是你们的决策,不准奴隶从征!”
“这……”这些大贵族缩了缩脖子。
但也不敢跟子旬争辩。
眼下军队发展方向为下沉,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只是没人想到辛屈能这么轻易的使用戎狄作为军队罢了。
明明没有上主力,压力已经这么大了,要是辛屈将主力弄来,他们都不敢想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伤亡数字。
现在每死一个子姓贵族,殷商的统治基础就薄弱一分。
不是谁都跟辛屈一样,敢拿着蛮夷戎狄组成的军阵,摆在所有军队的前头了。
至于为什么辛屈敢。
无他,因为他身边车兵、骑兵齐备,真要大败,他了不起就跑就是了。
反正不是主力军队。
全死完,也不心疼。
“左翼刀牌上前,顶住敌人的进攻,弓箭手还击!让车兵准备!”
子旬继续下令。
左翼的骚动,很快按住,然后双方继续焦灼,死伤数量无时无刻不再增加。
“陛下,我召氏死伤惨重,恳请后撤换人。”有一个召氏的贵族,在辛屈身侧下拜,恳请辛屈换人。
闻言,左军中的不少氏族酋长,也都是希冀的看着辛屈。
左翼战场,实打实的绞肉机,双方搏杀激烈,根本没有丝毫的美感,纯粹比拼单兵素质。
换而言之,现如今战死的,全是他们各个氏族的核心族人与精锐勇士,要是在战场上被消耗完了。
他们根本不敢想未来氏族如何延续。
“战争,从来不是儿戏。”辛屈语气平静,但眼神坚毅,“到了中原,就得用中原的打法。
这里的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若是你们想要坐稳这里。
就得付出。
否则,幽燕百万生民,不会答应的。”辛屈说完,斜睨他们一眼继续道,“再者,你的氏族伤亡连一半都没有,你居然有脸跟寡人提撤换?你以为军阵是你家,随时可以换人?若是因为撤换而崩溃,你如何与所有人交代?”
“我……这……”召氏贵族脸色骤变,刚想继续说话,旋即就传来了卫兵的呵斥。
妟淮更是亲自过来,挡在召氏贵族面前说:“想要中原,除了武力,就是势力。现在你们所有人背后,都是我燕国站着。
没有功劳,中原诸侯若是发生冲突,我们只会站为了国家付出最多的人。”
“……”
中原诸侯们,一时间没了声音。
“左步军既然突围不进去,那就稳住局面,让投石索营上前,打开局面,减少伤亡。”
辛屈的声音传来,召氏赶紧下拜,垂泪欣喜:“谢陛下。”
至于这垂泪欣喜的表情,该怎么说呢?
痛并开心着!(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2427_2427246/1143403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