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186章一群喇嘛上山

第186章一群喇嘛上山


  李思松忽然感到一种日落西山的哀伤。

  尽管喇嘛属于佛教,但不知为何,他们对道教的领悟之深,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李思松和张映安曾深入研究过几年前的佛道辩论,对方能用道教知识击败他们的师侄,便足以证明他们对道教的理解之深。

  他们师兄弟俩,还真没把握能代表道教击败对方!

  可若是不应战,这更是给道教蒙羞!

  想到这里,他们师兄弟俩束手无策。

  “爷爷您累了吧,坐下来休息会儿?”

  说完,朱小宝便扶着朱元璋坐在了一块大石头上。

  朱小宝拧开茶杯盖,递给朱元璋道:

  “老爷子,喝口茶。”

  “好!”

  朱元璋接过茶杯,抬头望向那通往山顶的台阶。

  “咱真的老咯!”

  朱元璋叹息道。

  “以前就算是再走五里路,咱都不会喘。”

  “你别看这山上这么多台阶,咱年轻时能如履平地,你信吗?”

  “信,当然信啊!”

  朱小宝顿时有些心疼。

  老爷子都一把年纪了,还要受这份苦,怎么劝都不听,非要亲自来道歉。

  宁王这个大坑货!

  若他不是洪武皇帝的亲儿子,朱小宝早就把他揪到老爷子面前,让他给老爷子磕头认错了!

  自己还真是蠢啊,怎么会和宁王那大傻叉一起瞎胡闹呢?

  真是日了狗了!

  他不理解马老头为何非要亲自来替自己道歉。

  自己又不追求统治天下。

  他宁王犯下的错,怎么不让他父亲洪武皇帝亲自来一趟呢?

  “得了,咱们继续上山吧!”

  朱元璋将茶杯递给朱小宝,目光看向那阶梯深处,眼中没有丝毫的畏惧。

  “要不……”

  朱小宝轻声道。

  朱元璋当即打断了他。

  “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

  “咱经历过的困难,可比这大多了,咱还从来没低过头,过去如此,将来亦然!”

  “走!上山!”

  朱小宝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扶着老爷子继续前行。

  “好,咱们走。”

  冰雪未消,山路崎岖,朱小宝每走一步都格外谨慎,生怕老朱摔着了。

  尽管路程不远,台阶也不高,两人却走得异常缓慢。

  朱小宝注意到马老头额头上渗出了细小的汗珠,但他依旧紧咬牙关。

  这种毅力,连朱小宝都不得不敬佩。

  行至半途,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不久,一群人从他们身边匆匆经过。

  这是一群喇嘛。

  朱小宝感到有些不解。

  为何喇嘛会出现在道观?

  由于道路狭窄,出于安全考虑,他慢慢扶着朱元璋坐到旁边的石头上。

  “老爷子,我们待会儿再走!”

  朱元璋点头同意,但表情却突然严肃了起来。

  这群喇嘛走得飞快,看着他们的背影,朱元璋疑惑道:

  “这些喇嘛为何上山?真是奇怪的很呐!”

  朱小宝两手一摊,表示自己也不明白。

  三清山上。

  此时的紫清道观显得异常凝重,多数道士已经聚集于三清殿内。

  李思松与张映安在得知喇嘛闯入道观后,两人的脸色均显阴沉。

  张映安怒道。

  “这群混账,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整个道观此刻都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中。

  当年之事,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弟子,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

  当初道济真人私自离开道观,单独与西域喇嘛辩论。

  最终却惨败,给道门蒙了羞。

  道济真人自感罪孽深重,便主动请求王费隐将其逐出师门。

  道济真人对道家思想理解极深,甚至与张映安、李思松相比也毫不逊色。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被那些喇嘛给击败了。

  由此可见,这些喇嘛对道家真理的领悟是有多么透彻。

  他们不清楚这些喇嘛为何会对道家学说如此精通。

  但张映安和李思松明白,以他们师兄弟的修为,以及目前道家的后辈们,或许难以匹敌这些喇嘛!

  既然对方敢于上山挑战,自是信心满满!

  九年前道济真人败北,难道现在又要重演历史吗?

  李思松苦笑,看向师弟道。

  “他们既然敢来挑衅,定是准备充分。”

  “我们紫清道观,眼看着就要从二品升至一品,现在怕是要泡汤了!”

  张映安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师兄,若是我们选择不战呢?”

  “我们道门本就主张无为自然,不争不辩,无论他们如何挑衅,只要我们不接战,也就无法判定胜负了,对吧?”

  李思松的面颊微微抽搐。

  “这样,岂不是显得我们畏惧了?胆怯了?”

  “我们是道门正统,连一群半路出家的喇嘛都比不过,如果此事传开,岂不是更加让紫清道观蒙羞?”

  “那该如何是好?”

  “唉!”

  两人交谈之际,一名小道童匆匆走来。

  “师父,那群喇嘛在三清殿等候已久,他们希望与您们会面!”

  “师父,你们打算去见他们吗?”

  李思松深吸一口气,答道。

  “师弟,我们去见见他们吧!”

  “师父临终前将道观托付给我们,若此刻不露面,只会遭人耻笑!”

  三清殿内,此刻已聚集了众多人群。

  大殿内异常寂静,所有道士都是一脸愤怒的盯着眼前的喇嘛们。

  待李思松和张映安到来,领头的老喇嘛讥讽道。

  “你们道观真的无人了吗?怎的又来了两个年轻弟子?”

  “你们的掌教呢?难道连出面的勇气都没有?”

  张映安性格急躁,听后怒斥。

  “放肆!”

  周围的道士们也纷纷响应。

  “你们实在太过无礼了!”

  “区区几个外邦喇嘛,有何资格见我们的掌教?”

  李思松制止了张映安,示意道家弟子们安静,然后对喇嘛们说道。

  “你们今日来此,有何贵干?”

  “我道家乱世出山,盛世隐居,如今大明天下太平,不涉世事,请你们速速离开!”

  这番话一出,张映安和众道家弟子顿时眼睛一亮。

  大师兄说得对啊!

  这样解释,他们并非因恐惧而不敢应战,而是因为道家主张避世,不屑于与你们争辩罢了。

  好!

  真好啊!

  李思松和张映安并非不敢与对方辩论道家理念。

  只是,若对方败了,他们会辩称自己并非道教中人。

  可李思松和他的师兄弟们则不同。


  (https://www.02shu.com/1_1250/325589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