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一百五十六章 南瓜成熟时(一)
未曾经历过秋天的人总是不会懂,如果说春季是一场浪漫的旅行,那秋季就是漫长的沉疴,是上帝留给人沉郁、忧愁、孤独的时间。灵魂随着整个世界一起下降,变得同落叶一样干燥,逐渐枯败和粉碎,被冷风吹起来,像一场用胶卷播放的老电影中不断闪烁的噪点。
大城市里的秋天更湿更冷。没有了泥土和红砖墙,水雾总是凝聚在旋转门的玻璃上,倒映着柏油马路的水渍。沾着泥水的皮鞋、堆在脖子周围的线织围巾、手写的今日菜单、咖啡机嗡嗡的磨豆声,格林大街秋季的清晨总是从这些东西中开始。
“你好,两杯意式浓缩、两杯拿铁不加糖、一杯拿铁双奶双糖,再要一杯澳白。装在一起就可以,谢谢。”
咖啡店的店员回头,看到一个穿着黑色风衣外套的年轻人,里面的浅蓝色衬衫熨烫得很好,脖子上还挂着个工牌。
“哦,新来的。”他一边挑选咖啡豆,一边笑了笑说,“你是哪个办公室的?”
对方显得有些尴尬和紧张,他说:“呃,最不受欢迎的那个。”
“看不出来,你竟然是联邦盾的职员。”咖啡店员的语气很轻快,回头看向那个男人说,“我还以为他们只要怪胎呢。”
“不,我不是联邦盾的人,我是联邦调查局的。”对方显得更尴尬了,他说,“行为科学分析部,BAU,你听过吧?”
“FBI?”对方更惊奇了,他说,“我听说你们要在这里搞个办公室,但没想到也在格林大街。怎么?专门分析你们对门的怪胎吗?”
“联邦盾不在我们对门。”他摇了摇头说,“事实上,我们在街头,他们在街尾,我们的工作内容也不一样……”
“好吧,别那么紧张了,男孩。在哥谭当警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总比之前容易多了。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哥谭大学。”他回答道,“事实上,我也刚毕业没多长时间。如果不是联邦调查局刚好要把行为科学分析部的办公室搬到哥谭来,我也不会这么早工作。我还想读个研究生呢。”
咖啡店员用抹布擦了擦手,然后说:“可别这么想。工作机会很难得,尤其是这样体面的办公室岗位。看起来你应该干得不错,对吧?”
“为什么这么说?”
“在别的地方,可能是最不受欢迎的人端茶倒水跑跑腿,但在哥谭,能被派出来穿过一条街道买咖啡,证明他们非常信任你。毕竟,我们全城都是‘高危区域’。”
年轻男人也笑了起来。他搓了搓鼻子说:“是的,我走之前他们千叮万嘱,让我一定小心行事。才搬过来第一天,我们不想惹事。”
“别太担心了,现在已经没有黑帮了,你也不用替谁付咖啡钱。给,你的咖啡,一共九美金。”
“呃……”
“怎么了?太贵了吗?我这可是上好的咖啡豆。旁边那家虽然便宜,但用的都是陈豆,机器也都老得咯吱作响了。你得相信我身上的意大利血统。”
“不是的。说实话,你去过洛杉矶吗?我之前在那儿工作。”
“我明白了,你是觉得太便宜了,对吧?我有个侄子在洛杉矶打工,听说那里一杯意式浓缩就要三美金,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阔佬。对了,我这里的贝果和三明治也不错,要不要也来点?还是说你更喜欢甜甜圈?”
“我要两个碱水结,再要三个火腿三明治,不要洋葱和黑橄榄。谢谢。”
咖啡店员把所有东西装好,满满两个大纸袋,上面印着咖啡店的标志,是个圆滚滚的羊角面包。在把东西递过去的时候,他看到对方的工牌上写着的职务名字——“FBI行为科学分析部特别干员巴里·艾伦”。
推开旋转门,回到街上的时候,一股冷意扑面而来。巴里呼出一口热气,才想起来自己没有问店员要购物发票,这样就不能报销了。
不过想了想,今天是搬过来的第一天,作为曾经在这上学的半个本地人,请一顿咖啡,表达自己的友好是应该的。况且加起来也就十几块钱,完全在他负担范围之内。
步行穿过一条街,从街头绕过去,就来到了一幢新的大楼门口。这里曾经是某个红极一时的服装品牌的公司,还保留着原本产品展示的橱窗,但现在,已经成了联邦调查局的办公室之一。
推开大门走进去,乘坐电梯来到3楼,推开印着“BAU”字样的大门,巴里把买的东西放到了中间的大桌子上,脱掉了风衣外套挂到门口。
“哦,老天呢!你一定是上帝派过来的,拯救我早餐的使者!”一个金发女人率先冲进来。跟在她后面的是一个身形丰满的女黑人、戴眼镜的白人男性和一个看起来很面善的亚裔。
“拜托,我的生活看起来并不需要更像电视剧了。”巴里有些无奈地说,“别这么夸张,只是一顿早饭而已。”
“戏剧化的城市需要戏剧化的生活。”他们开始像鬣狗一样刨纸袋,叼走自己需要的那份食物。巴里走到另一边的镜子前,检查自己的形象,然后也在桌前坐了下来。
“之前儿童绑架案的监控视频资料的分析结果出来了吗?”巴里端起咖啡杯随口问了一句。
“我已经交给布莱尼亚克了,如果有消息的话,他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戴着眼镜的白人说,“你们知道吗?咱们可能要和联邦盾做邻居了。”
“就是那个超自然部门?”黑人女人挑了挑眉说,“听说那里都是超能力者,一帮怪胎。”
巴里轻轻咳嗽了一声,但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们只是自顾自地讨论着。
“我就知道把我们从西海岸调到这里来没这么简单,大老板肯定是想让我们盯着他们。”
“我可不想和超能力者打交道,他们大多脾气古怪,还很危险。”
“我觉得不会比这座城市更危险了。那天我调查了一下,别看这里犯罪率不高,但恶性犯罪的比例高得惊人,能登上犯罪心理学教材的案例比比皆是。很难想象这里的警察得有多高的心理素质。”
“会不会有点太夸张了?我倒是觉得这里不错,城市环境很好,房租便宜,物价也不贵。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气候比西海岸好。”
“什么?这里冷得要命,你竟然觉得气候比洛杉矶好?加州可是美国气候最好的地方了!”
“我更喜欢四季分明,说不定能在这里看到我人生当中的第一场雪呢,你知道的,我在加州南部出生,还从来没见过雪呢……”
巴里一边喝咖啡,一边听着他们的讨论。而他们办公室的外面,就是一棵巨大的美国山毛榉树,叶子已经完全变黄了,甚至还有一些变成了红色,被风一吹摇晃起来,整棵树好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壁炉里的火苗终于旺盛起来了。席勒把最后一块柴扔进去,走到门边检查日历,看到三天后就是万圣节。他又走去厨房里拿来了一只玻璃碗,放在了门口的柜子上。接下来是出门买些糖果,虽然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来要,但还是要准备好。
就在他穿好外套准备出门的时候,门口的电话忽然响了。接起电话,那头传来主宇宙蝙蝠侠的声音:
“你好,博士。我已经到大都会机场了,正准备转车去哥谭。我想在韦恩酒店订一间房,但是,他们似乎并不接受线上预约。你能帮我找找他们的电话号码吗?”
“你恐怕上错了网站。”席勒说,“我们这里可没有缤客和亿客行,你买的手机上应该有预装的布莱尼亚克软件,点开那个,然后输入你的需求就行。”
“是那个绿色光头软件吗?我以为我的手机中病毒了,于是用了点技术手段,把那个软件卸载了。”
“……你竟然能卸载得掉?真不愧是蝙蝠侠。”席勒感叹道,“你得把它下回来,没有那个的话别说酒店了,你连车都打不了。”
“好吧,我知道了,我会重新下载它的,不过这个软件为什么会叫‘布莱尼亚克’?”
“这解释起来就有点麻烦了。你还是先过来吧。”
挂断了电话,席勒叹了口气。他知道,蝙蝠侠可不会是那种等人解释的人,他很快就会弄明白一切的。但这也不重要,他得快点去商店买糖果,晚了的话就卖没了。
席勒穿好衣服,步行前往社区商店。他门前的那片湖还是老样子,远处的森林已经一片秋色。一条步栈道通向森林深处,那里修建了一个小公园,白天没什么人的时候,席勒会过去坐坐。
哥谭的生态确实恢复了不少,湖上多了些水鸟。听邻居说,森林里还多了一群来自于郊外的鹿群,不过席勒没有见过。他的目光停留在路边的大树上的松鼠身上,这家伙两颊塞得满满的,大尾巴甩来甩去,警惕地看着这边。
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席勒就知道它的那些食物是哪来的了。这个邻居家里竟然种了棵栗子树,不但好好地活下来了,还硕果累累,掉得满地都是,俨然已经成了小动物的自助餐。除了松鼠,还有花栗鼠和麻雀,远远的就能听见叽叽喳喳的叫声。
再往前走,是一个宠物公园,也是新建起来的。说是公园,其实就是把一片草坪围了起来,不过也依旧冷冷清清的,没什么人。
席勒的新家最令他满意的一点就是,这里实在是人烟稀少,就好像住在自然保护区里,工作日的白天方圆十里都见不着人影,非常地安静。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也算是布莱尼亚克政策的后遗症。本来,是按照人均居住面积分配住房的,席勒还因此不得不把小沙赞接过来住了一段时间。这么做倒是确实有好处,那就是富人不能过多占地,穷人的人均居住空间大大提升。
但时间一长也有问题,就比如配套设施的问题。富人区自然环境好,房子又宽敞,一开始住起来确实感觉不错,但是奈何,就是为了维持环境,这里根本没有什么配套设施,想买什么都得开车进城,离市内的工作那更是远中之远,哪怕完全不堵车,也得开车一个多小时。
而伴随着城内的富人搬去里世界,也有更多市内的位置更好的房子空了出来,那大家自然就不愿意住远的了。和布莱尼亚克协商之后,换到了更中心的位置。
席勒所在的社区,既不在市中心,也不在郊区,而是卡在半路。最近的商圈刚刚拆迁,没有任何通地铁的计划,加油站也搬走了。一部分较为有钱的邻居搬去了里世界,但也没多少人愿意搬过来,人口就越来越少。
不过席勒倒是很满意这样的情况,说不定之后所有人都搬走了,他就可以独享一个自然保护区了。
(https://www.02shu.com/18_18154/87644119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