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8章 西极用武天山雪(四)
李成梁作为宿将,又长期在西北作战,怎么会不清楚西北的天候情况呢?但是李成梁更清楚,官军现在中有一种轻敌的情绪,这是大战的大忌,所以李成梁才要给这些官军将校们上上发条,此战官军一共出动马步六万,麻贵统帅官军主力步骑四万,准备攻克吐鲁番,而李成梁亲率一万精骑和扯力克的一万蒙古精骑,奔袭庭州,将庭州收复,阻挡叶尔羌和瓦剌窥视吐鲁番,将大明的触角伸向伊犁河谷。
六万余官军举行了简短的誓师之后就奔赴吐鲁番,官军要一路急行军八百里,途中还要穿越瀚海戈壁,其中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不过官军上至主帅李成梁,下到普通士卒,都报定了决定,而且为了经略西域,朝廷收购了大量的骆驼,这些骆驼,可以帮助官军运载物资,尤其是在瀚海上最重要的水源,才保证了官军能够横穿戈壁,抵达吐鲁番。
当官军出现在吐鲁番城下的时候,守军都惊呆了,官军居然在这个时候横穿瀚海出其不意的兵发吐鲁番,李成梁将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麻贵,麻贵也是大明现在的宿将了,攻克一个这样的小城,对于他来说不要太简单,接下来才是考验李成梁的时候。
李成梁在吐鲁番休整了两日,补充了水源之后,踏上了收复庭州的道路,之前麻贵也想和李成梁争取这个位置,麻贵认为李成梁是大军主帅,不应该亲身涉险,自己作为副将,应该代替李成梁统兵去收复庭州,但是这点被李成梁拒绝了,两个原因,第一就是麻贵没有足够的威望能够镇住扯力克,第二就是论指挥长途奔袭的能力,除了已故的潞国公马芳,大明现在就属李成梁最厉害了。
不过这次即便是对于李成梁这样的沙场宿将来说,一样是极为凶险的,从吐鲁番到庭州,一共是四百里的路程,这条道路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车师古道,又称金岭古道。自汉唐以来,车师古道是连接丝路中道与北道的捷径,将车师后国与前国沟通,故称车师古道,唐代称“他地道”。
从庭州故城到吐鲁番的交河故城,不多不少,正好是四百里,西汉时期,西域的车师国分为前后国,跨山而居,随着商贸交易、信息传递、消夏越冬,逐渐形成了车师古道。东汉时期,著名战将耿恭守卫疏勒城,最后通车师古道而行撤回玉门关。后来班勇在车师后国威震南北,走的就是这条古道。到了唐代,分别在交河城设立安西都护府,在车师后国设立北庭都护府,两地经由车师古道连通,这条道路成为联系中原和西域的要道。
当年回鹘高昌狮子王冬住高昌,夏赴北庭避暑,来往穿行在车师山道上;宋使臣王延德出使高昌,前往北庭也是走的车师古道。从唐贞元六年北庭都护府被吐蕃所攻陷之后,到现在整整九百年,大明铁骑再度踏上了这条耿恭、班超、薛仁贵、侯君集他们当年走过的车师古道了。
李成梁胯下的西域良驹在不安的刨着蹄子,这条车师古道,可谓是凶险至极,车师古道东接丝路东段至长安,西接碎叶路至中亚,北接回鹘路至蒙古高原,南接西州路至柳中,为丝路交通往来的咽喉要塞。大龙沟又称济木萨沟,今称长山渠,由此南行至天山山口,东汉时称疏勒山,今称卡子湾,为通往吐鲁番的第一道山口。
自此步步攀高,要过六座桥,抵达顶峰冰达坂。自山口至头道桥,山路平宽,山流飞逝,林碧崖青,穿过二道桥,山崖边有数丈深的金洞子。三道桥东岭称金沟,还留有前人碾金的大石碾,故又称金沙岭。桥左右草滩上有石砌墙基多处,为旧客店遗址。山路由此越走越险,道宽约三尺,长十余丈,从石缝里通过,被称为“石门子”,亦即四道桥。
五道桥前有仅存断墙残壁的十余间屋,俗称上店。六道桥也称天桥,是六座桥中最高、最险的一座桥,坡陡光滑,桥离水面六丈余,两旁怪石交错,地形险恶。自山口至六道桥42里多,再前行八里多即为高俊险要、终年积雪的达坂岭。达坂西坡有一石砌堡垒,残高一丈二尺,直径三丈,石层立有梅花桩,似是栅栏,疑为古代的观测站或烽燧。自达坂南行至石窑子沟后,又在两绝壁间穿行,头顶一线天,称“下石门子”。继续下山至石屋,前行六十里是三岔口前的塔尔朗沟。沟中有座古城,附近还有墓葬群,占地1亩多。这里是通往吐鲁番的必经之路。
为了探明这条道路,翰林院的这些官员们不仅仅翻遍了唐宋以来的各种资料,而官军的尖哨,更是在这条道路上折损十之七八,新唐书上只有短短的一句:“自交河县北八十里有龙泉馆,又北入谷百三十里,经柳谷,度金沙岭,百六十里经石会汉戌,至北庭都护城。”
但是对于李成梁和麾下的士卒们来说,这条道路无异于天险,李成梁看了一眼脸色有些发白了扯力克,笑着说道:“台吉恐怕是水土不服,不若先回吐鲁番休养一番,麻军门想必已经拿下了吐鲁番了。”
扯力克向着李成梁拱手说道:“李军门说的是,小将确实是有些水土不服,麾下的儿郎就交给李军门了。”
李成梁温声安慰道:“台吉放心,顺义王的麾下,就是我大明官军,老夫自然是不会亏待了。”有了李成梁的保证,扯力克赶紧带着自己的亲卫溜了,而李成梁则是当即下令,抛弃辎重,加快速度,只携带随身的干粮和给养,快速通过车师古道,直取庭州。
幸好现在这条道路上并没有人,从庭州都护府陷落之后,古道行人逐步减少,古道开始被废弃。但到了盛夏时节,仍不时有牧民赶着成群的羊群转场到天山以北,这种南畜北食的习惯还是经由该道来完成。
(https://www.02shu.com/17_17662/1110903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