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隆庆中兴 > 第2125章 弹章纷纷是公私(五)

第2125章 弹章纷纷是公私(五)


申时行等人看着这张驾贴,不禁有些无奈,他们很清楚朱载坖的意思,就是要严办丘云章,这点重臣们是有感觉,之前余懋学上疏弹劾张居正都被朱载坖下诏狱了,丘云章有接连上疏,朱载坖肯定是要重处的,这点是丝毫不意外的,所以之前内阁的上疏申救其实是例行公事,因为只要皇帝将臣子下诏狱,内阁都是要上疏申救的,哪怕是因为弹劾内阁辅臣而被下诏狱的。

但是要求内给副署驾贴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申时行拿起驾贴仔细看了一下,这才说道:“诸位怎么看此事啊?”

王锡爵说道:“是不是司礼监送错了。”王锡爵说完之后自己都有些不信,之前司礼监文书房太监将驾贴送来的时候可是同时传达了朱载坖的口谕:“着内阁用印、副署之后交刑科。”毫无疑问,这是朱载坖本人亲自下的命令,朱载坖要求内阁在这张驾贴上的副署并且加盖内阁的印信。

余有丁说道:“元辅,这不合体例啊,内阁印信岂可用于驾贴之上。”这但也确实是现在重臣们想法,驾贴乃是给锦衣亲军拿人用的,内阁一旦副署用印之后,这就代表了内阁的态度,至于对于此事是知情并且同意的,这点也就是朱载坖的重要用意,朱载坖就是要让内阁副署用印之后再拿人,逼迫内阁表态。

申时行很清楚,朱载坖还有其他的想法,对于现在有些人煽动的倒张风潮,朱载坖显然是极为不满的,这不仅仅关乎到张居正的身后之事,更重要的则是对于整个隆庆新政的问题,申时行很清楚,作为朱载坖最重要的政治成就,隆庆新政就和朱载坖的政治评价是紧密相连的,这点内阁是很清楚的,所以朱载坖在这个问题上是不会有所退让的。

这点内阁当然是很清楚的,申时行等人也很明白朱载坖的意图,就是要内阁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要知道像申时行这样的内阁辅臣,一般都是不会轻易表达自己的立场的,因为他们的立场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更改,科道部院的小臣可以首鼠两端,顶多被人家诟病罢了,但是像内阁辅臣这样的重臣,一旦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就不会轻易变更,他们必须要坚守自己的政治立场,否则的话就难以在官场上立足。

朱载坖很清楚这点,所以才用这种方式让内阁表明自己的态度,申时行是很清楚朱载坖的想法的,朱载坖要求内阁副署就是要求内阁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要维护张居正的身后事,同时维护隆庆新政,这点是很清楚的,其实内阁中的其他阁臣也很清楚朱载坖的意思,但是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内阁辅臣们有都是一帮老谋深算的老狐狸,现在这个时候,他们对于此事就更加的谨慎了,绝对不会轻易的表达自己的态度了。

倒是新晋升的建极殿大学士罗万化说道:“元辅,此事恐怕由不得你我。”

罗万化的意思是很明显了,朱载坖的既然已经出具驾贴,自然是抓人的,这点肯定是毋庸置疑的,锦衣亲军肯定是听朱载坖指挥的,内阁即便是顶住朱载坖的压力不签字不副署,就能够改变事情的结果吗?显然不能的,所以罗万化的意思是很明显的,内阁没有选择。

而司礼监秉笔张宏这个时候也来到文渊阁,催促内阁用印副署,对于张宏的到来,申时行等人是很清楚他的用意的,张宏是朱载坖派来催促内阁,面对诸位阁臣,张宏要求内阁迅速用印副署,将驾贴下达给刑科,张宏对申时行说:“首揆,这些小事,想必内阁不会拖延吧?”

面对张宏的催促,申时行则是开始与张宏讨价还价,申时行希望只用印,不副署,用印副署,这是两个不同的政治行为,也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政治意义,所谓用印,是加盖内阁的印信,这代表内阁作为一个衙门,对于此事的认同,代表的是内阁衙门的意志,而副署,则是内阁阁臣们在文件上签字,是阁臣个人对于此事的态度,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政治概念。

申时行的想法是只用印,不副署,因为用印只是内阁衙门的意见,科道骂也就是骂骂内阁了,没有什么实际的杀伤力的,而副署则是和阁臣们个人和极大的关系,所以申时行的想法是只用印不副署,这样的话,和阁臣本人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这个请求遭到了张宏的拒绝。

张宏直接说道:“首揆,陛下严旨,令内阁用印副署,既要用印,也要副署。”张宏很明显就是朱载坖派来监工的,朱载坖要张宏来,就是为了督促此事的,很明显,朱载坖在这件事情上是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申时行能够想到的,朱载坖也能够想到,早就杜绝了申时行发挥特长的空间。

在张宏的督促之下,申时行也只得吩咐内阁官员用印,然后自己第一个带头副署,在申时行副署之后,罗万化等阁臣也纷纷副署,但是张宏仍旧不满意,他要求内阁将沈鲤、王家屏等不在内阁的阁臣名字也副署上去,大明官员和文书管理中,确实是可以代签的,但是这种文书,内阁辅臣们帮沈鲤、王家屏代签了的话,他们肯定不会感激自己的同僚的,但是张宏很明显是传达的朱载坖的意思,内阁也只能代沈鲤、王家屏副署驾贴,然后由内阁文书官转送刑科签发。

锦衣亲军校尉早就在刑科等候的,等到刑科给事中们收到从内阁转来的驾贴之后,当即就炸锅了,这次驾贴上不仅有朱载坖的舜斋印信和花押,还有内阁印信和副署,这些六科炸锅了,好家伙内阁为驾贴副署用印,这是国朝未有之事,很快就通过六科在京师之中的官员里传开了。


  (https://www.02shu.com/17_17662/111090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