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科举制,竟然要兼容以前的旧制度,这才是历史!
大隋,
李纲和杨勇相互加油鼓劲,听了这么多的内容之后,管仲终于有一个政策对得起他作为圣贤的政策了。
李纲对着独孤迦罗和隋文帝说:
“咱们大隋能够以科举来选拔子弟,这都是多亏人家管仲开创了这个制度的雏形,”
“虽然管仲的三选法跟科举制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流程就是这么个流程!”
“就凭这一个制度,管仲怎么说也当得起一声圣贤吧!”
独孤迦罗呵呵一笑,捏了一颗葡萄放在嘴里,感受着葡萄略带酸涩的口感,直接把葡萄吐在了地上,叹息道:
“管仲的这个三选法,虽然说看起来不错,就像这个葡萄一样,已经熟的发黑了。”
“但是,这未必是件好事呀!”
“还是那句话,制度只是工具,不管是察举制也好,科举制也罢,”
“说到底无非是用来选拔人才的制度。”
“有些制度用好了才叫好制度!”
“用到了不好的地方,那一样是坑害王朝,坑害子民!”
李纲就特别不爱听这话。
他吹胡子瞪眼的冲着独孤迦罗吼道:
“皇后莫要危言耸听,我就不信一个制度怎么可能会变成坏的呢,而且还是这种先进的制度。”
“他一定是造福百姓的!”
独孤迦罗也懒得跟他争辩。
就在天幕中问出了李纲的问题,有些人永远也叫不醒,只能让他们看看,群众的看法。
…………
(这个三选法该怎么评呢?我感觉又是一个好坏参半!)
(你怎么能对管仲这么能没信心呢?这必须是好坏参半啊!)
(你果然也没放过他!)
天幕下,方孝孺淳于越等人看到后世子孙如此调侃管仲,真是恨不得冲上去跟他们来一个1对1。
但他们还没有彻底的死心,最后还是要看以博主所代表的专业学者的认识。
陈勇看着争论不休的弹幕,他只想对广大网友说一句,果然吃亏上当是能涨经验的!
【先说第1个问题,不要一扯到制度,就感觉要造福全人类一样啊,很多制度从设计的时候就跟全人类没关系!】
【既然跟全人类关系不大,那跟底层老百姓的关系就更不大了!】
【首先,三选法,他已经把选择官吏的这个范围给圈定了,那就是贵族,也只能是贵族!】
【而且还是贵族中的中大贵族!】
【连小贵族都算不上。】
【你没看人家是从乡里面去选拔人才吗,】
【这个乡是管仲的那个乡啊!】
【他在都城才21个乡!】
【这可不是你以为的乡镇的乡!】
【知道不?】
【不要用后世的行政单位,套用在春秋时代,以为这是管仲其实的行政单位!】
【所以从第1次选拔人才的这个维度上来看,人家就没有想着从底层选!】
【乡,在齐国相当于什么行政级别呢?】
【也就是郡县制中的郡!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省这个行政级别。】
【你觉得,管仲的这个乡选,他们选拔管理的时候会下到底层,到村镇里面去看看刘邦有没有资格当亭长吗?】
【我只能说你想多了!】
【像这个级别的官吏,他的级别太高了,高到注定无法去关注到底层的老百姓。】
【别说在齐国相当于郡这个级别的官吏,有没有可能会重视底层老百姓。】
【你就是看看刘邦这个亭长,他都不一定会把目光放在那些没有什么本事的贫苦老百姓身上,人家每天所要干的事情啊,打交道的人基本上都是萧何这种人!】
【能入得了刘邦挺长这个眼的底层老百姓,那也必须是非常有本事的,比如说樊哙,周勃,陈平这种人。】
【其他老百姓,一个小小的亭长都不太注意,你觉得比亭长的高的多的那种郡守会在意吗?】
【所以乡选,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吏,他们会从什么人中间选呢?】
【贵族,而且还是中大贵族!】
【小贵族都入不得他们的眼!】
【我们应该看到管仲的制度很先进,但他的先进性也是相对而言!】
【三选法的先进,对比的对象是世卿世禄制!】
【也就是以纯粹血脉为选拔官吏的唯一标准。】
【很多人在看古代的制度的时候总容易走极端,不是正就是反,不是高层就是底层!】
【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认知!】
【三选法,他不是说完全放弃了世卿世禄制度,而是在世卿世禄制度的基础上再进行筛选法。】
【也就是说血源还是大头需要考量的目标!】
【只不过在血脉考量过后,又增添了一个考核标准,也就是依靠才能得三选法而已!】
【不光是管仲的制度是这样,包括以后的科举制,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也并没有完全放弃以前的那种选官制度,不是替代,而是要兼容!】
【知道为什么要兼容吗?】
【因为只有兼容旧的制度。才能够承上启下,才能够引领社会进行改革!】
【而像是商鞅,秦始皇那样,得要有压服一切的力量,才敢推倒了重来的!】
【而秦始皇商鞅这种,要不就是当场被人干掉,那么就是死后制度被颠覆,疯狂的开历史倒车。】
【像管仲这种没有经过深彻改革变化的人,他是不可能完全放弃以前的选官制度,然后革新出一个完全对立的制度来!】
【管仲要让三选法存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兼容,兼容世卿世禄制度,这才是制度得以存在的根基!】
【而且管仲的改革力度其实也不大,就是把以前世卿世禄制度中,对于职位与血脉来锁死的这个规定给取消了而已。】
【对于贵族来说,他们仍然是可以世袭当官,不过当的官的职位,可能就会因为能力而有所变更而已。】
【当然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但有的人却把它当成什么向底层老百姓开放的一个选官制度,这就有点异想天开了!】
【就像老板招聘职位的时候,老板虽然说是公开招聘,但老板却附加了很多苛刻的条件,就是指向某一些老板想要招聘的人而已,并不是谁行谁都能上的!】
【人家老板给自己找生活秘书,找一些美女帅哥,不就是为了那点事吗?】
【这才叫做现实!】
(难绷,我以为乡是咱们乡村的乡,谁知道,这里的乡,竟然是省那个概念!放在乡村里,我觉得是村里最靓的仔,但在省里面,我是谁呢?)
(我就知道,管仲肯定不会搞什么三选法推翻实行事录制,三选法只是在世卿世禄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创新而已!)
(我去,博主这么一说,我感觉我对古代的选官制度都完全是陌生的,后面创造的选官制度还得兼容以前的吗?这么说科举制还得要兼容以前的那种选官制度了,也就是推荐别人当官还是时代的主流吗??)
(兄弟,这有点恐怖了吧!你说的好像科举制实行了几千年,最后还是靠着亲朋好友。推荐当官才是主流吗?大吊哥这是真的吗?我怎么有点无法接受呢!)
(那这就必须要告诉你什么叫做理论,什么叫做现实了!
博主说的没错,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理论永远要向现实妥协!
很多人总以为,先进的选官制度一定是时代的主流!
这种想法其实是错的,先进的选官制度一定是这个时代的怪胎,是属于流行时尚,那就跟杀马特一样,只是一部分人在用。
而真正的主流就是守旧的上一个制度!
这才是真正的现实!吹的那么历史的科举制,其实在了明清时代,可能比率都不像是你想的那么高。)
(我的妈呀,怪不得我看不懂历史呢,原来我连历史中最真实的现实都不知道,这就是像博主说的,完全不懂社会文化背景就开始大谈特谈了。)
(那这么说的话,到时候说到科举制,估计又是很大的瓜!)
…………
南宋,
朱熹的儿媳妇看着呆若木鸡的博学鸿儒们,掩嘴轻笑道:
“原来刚才都是各位夫子们的幻想啊!”
“咱们大宋的博学鸿儒们,竟然连管仲的三选法,到底是选择贵族还是选择底层百姓都不知道呀!”
“那你们吃这么多饭,受这么多人敬仰,是怎么有脸洋洋自得的呢?”
博学鸿儒很生气,三选法跟科举制的流程差不多,怎么可能选的都是贵族呢?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一些人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但却被儿媳妇一句话就给问住了,
“那你说一说管仲时期,哪一个人不是底层老百姓出身的官吏呢?”
博学鸿儒们绞尽脑汁,甚至有人翻左传和国语齐语,都找不到一个能够拿出当例子的人名来!
最后一些人只能够颓然的放弃了!
这时候有的博学鸿儒心里就在想,难道他们的见识连个女人都不如吗?
…………
大隋,
李纲身子踉跄两步,感觉像被重锤敲击在了脑袋上。
管仲的这个制度竟然跟底层老百姓真没什么关系!
虽然在心里面早就有了这种猜测,但听到残酷的现实时,他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不过李纲关注的重点不是,这个三选法有没有对底层用过!
毕竟作为科举制度已经逐渐走向制度化确立的隋文帝时期。
李纲还是清楚要说一个选官制度,真的能够让底层老百姓参与进来,那也只能是科举制的。
于是他就揪住了第2点不放:
“不是有人说管仲的这个制度是好坏参半吗?”
“虽然说三选法兼容了世卿世禄制度,是以血脉为选拔官吏的第一要素,但他也参入了,以才能选举官吏的第二要素。”
“这就是时代的进步呀!”
独孤迦罗很想说一句,你现在说的话才像是个人话,你不撒谎的样子还是蛮老实的!
但李纲很快话锋一转:
“管仲这个制度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个好的制度呀,我就不明白了,皇后怎么说他能够减分呢?”
你这个老逼登还装上了!
不等独孤伽罗出手对付李纲,隋文帝已经屁颠屁颠的帮老婆解围了。
“这个事情,那还是要好好听听后世子孙的看法,不要总以为用你的观点去看整个事件。”
隋文帝直接就发弹幕询问。
一定要博主说一下,管仲这个制度到底会不会加分和减分!
……
大秦,
胡亥公子高。扶苏几人也在议论这件事情。
其实公子高,胡亥和嬴阴嫚三个人已经肯定管仲是要减分的,
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操作,又该怎么来证明!
一个好的制度又是如何把它变成一个坏的功业?
这很考验一个人的水平!
…………
【是不是很多人都搞不明白,为什么在齐国,管仲明明是屁股站在了周天子一边,】
【他想要帮助姬姓诸侯压制齐国,搞崩齐国。】
【却要给齐国献上一个比较先进的选官制度,来让齐国的人才得到更有效率的发挥呢?】
【如果你们以为三选法作为一个先进的制度,它用出来一定是推动社会前进,那我只能说一句,你们真是太天真了!】
【把一个好的制度如何变成一个恶政,这在古代属于一个权臣的必修课!】
【如果没有这点专业技能,一个臣子是不可能成为管仲这种手握军政大权的臣子!】
【那么管仲应该怎么干呢?】
齐国·都城
管仲的心腹也是他带来的姬姓宗族之人,听到管仲要给齐桓公献上三玄法这样的利国利民之策!
他就非常生气地质问管仲:
“当初你可是说要帮着姬姓来对付姜姓的,现在怎么胳膊肘往外拐了?”
“你这样如何让鲁国卫国他们配合你?”
“我要决定回去上报姬姓宗族,说你背叛了咱们姬姓!”
管仲见到他如此,赶忙拉住了他,给他好好说说里面的门道。
“你知道三选法最重要的选官权力在谁手中吗?”
心腹说当然是在君王手中!
三选法最后一个选拔不就是有君王面试吗?
管仲笑了笑指了指棋盘上的棋子说:
“你错了,三选法最重要的环节是在第2次选拔过程中,也就是官选!”
“第1次选拔是乡选,为了表示这个制度的公正性,可以开放给所有有资格选官的人,咱们可以把这些有资格的人都收进来,让他们以为这个制度是个好制度!”
“而在第2个环节啊,就是由我来负责,作为齐国的丞相,我认为谁有能力谁才有能力,那我在这个环节把那些不符合咱们要求的人全部淘汰出去,剩下的名单交给君王来选择!”
“你说君王选的人是不是我们要选的人?”
心腹听到管仲这么说,顿时大喜,抓住了他的手,激动的说:
“看来你还是咱们姬姓的救星啊,你的智慧就如当年咱们的姬姓先祖周公旦一样,已经洞悉了官场里面的门门道道!”
于是这人就为管仲摇旗呐喊,管仲在收获名声的同时,还死死地把控住了齐国官位倾向于姬姓之人的这种事实!
【这就是如何把一个好的制度用成了一个坏的制度!】
【任何一个制度,只要是人为操纵的,他其实就可以这样来操作!】
【这就是光明正大地钻制度的漏洞,也是古代官场中用来培植自己亲信,发展自己党羽进行党同伐异的基础操作。】
【而这种,完全把制度当成自己后花园的事情,那也是管仲第1个在干的。】
【所以呢,管仲在创立的制度的时候给他加30分!】
【但创立完制度,他立马就把如何给自己开后门,如何利用后门这种事情给后世的之人,全程演示了一下。】
【这就导致了这些臣子只要按照管仲的方法去做,就一定能够把好的制度弄成坏的制度,】
【在给后代示范不好的案例时,管仲的这一波操作又得给他狠狠的减上30分!】
...........
ps:
这就是古代选官制度里面最大的一个坑,不要以为制度的先进,就一定代表了操作的先进。
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什么在光明的制度下还有阴暗,就是因为这种操作,是管仲这种牛人在给你亲自演示。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
(https://www.02shu.com/17_17417/4408041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