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圣女来时不纳粮 > 第1193章 套筒式刺刀

第1193章 套筒式刺刀


又一轮军改吗?

    高僧与贤者们都是面面相觑,事实上,圣联从建立到现在经历过三轮军改了。

    从一开始的车堡战术改为莫里斯方阵,然后是炮兵导致的军改,最后是后装发条铳导致的军改。

    每一次军改,都是军方势力的大洗牌和大考试。

    前两次军改倒还罢了,1454年军改可是让大量老兵和军官退役,各级兵团长和战团长都脱了一层皮。

    大量原先的英雄兵团打散重组,重训不通过,就算你是英雄老兵都得退下去。

    那一次,起码有一半左右的功勋老兵被迫退役。

    要不是圣联给的待遇丰厚,外加圣孙本人的威望在这压着,他们早该闹腾了。

    这批人不是回老家开工坊,就是去碎石原与咆哮走廊当教官去了。

    现在又到了这个时候了吗?

    可这才过去五年啊。

    这么改,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一定要现在改吗?”这则消息就连看热闹的几个战团长都有些傻眼,他们可都没听过这消息。

    “阿妈也阻止不了,我说的。”霍恩斩钉截铁地回复。

    作为军改主导者的驱魔长哈库托,更是当先站出来开口:“这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战术战法,不要当潮流的逆行者哦。”

    “你们也不要有太大压力。”霍恩看着几个额角冒汗的战团长,安慰道,“越改越强嘛,况且这一次是小改,不会淘汰太多人的。”

    几名战团长这才稍微放宽了心。

    其中一人干脆举手问道:“那冕下,这一次军改的主题是什么呢?”

    正所谓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关键问题。

    这位战团长显然是问到了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这次军改的关键是什么?

    “很简单,我刚刚提到了,我们再次缩减长枪兵数量,降到四分之一乃至五分之一,然后将所有发条铳兵变为铳枪兵。”

    圣孙的这个发言,显然是让在场的几个战团长都议论起来。

    “铳枪兵?那是什么?”

    “再次降低长枪兵比例吗?那面对骑士时怎么办呢?”

    “你傻啊,还没跑到就被咱们的发条铳打翻了呗。”

    “那假如是轻骑兵突袭侧翼该怎么办呢?”

    “咱们的骑兵是干什么吃的?”

    “第一,你不能料想所有时刻的所有状态都完美,第二,你不能替你的对手做决定。”

    “好了,别吵了。”霍恩咳嗽一声,“还是请海茉汀给大家做展示吧。”

    海茉汀站起身,青石板地面被她的皮靴踩出轻微的声响。

    曾经那个瘦弱的小偷,此刻穿着一身修身的深灰色军械士制服,袖口和裤脚都扎得紧实。

    腰间挂着个嵌着齿轮的工具袋,头发用铜制发夹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

    她快步走到长桌前,先拿起一把后装坎尼狄发条铳,接着从工具袋里掏出个金属物件。

    那是个半弧形的套筒,顶端带着一把窄长的刺刀。

    这套筒尾端,还带有一个Z型的镂空槽,刚好能和铳管侧面的小卡榫对上。

    “诸位请看。”海茉汀的声音清亮,没有丝毫怯场。

    她将套筒对准发条铳的铳管前端,将镂空槽的一端穿过卡榫,再一转,再向前推。

    伴随一声轻响,套筒稳稳卡在了枪管上,刺刀顺着枪管方向伸出,正好与铳身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整个过程不到三秒,比换弹还要快。

    “这就是套筒式刺刀。”她举起铳,让众人看清连接处,“卡榫能扣住套筒,不会在射击或劈砍时晃动。

    之前咱们用的插入式刺刀,得从枪口插进去,装了刺刀就没法发射圣风。

    但这个不一样,装着刺刀也能正常装弹、射击。”

    话音刚落,台下就有个兵团长站起来:“海茉汀女士,我问一句,这刺刀装在枪管上,会不会影响铳的精度?毕竟多了分量,重心也变了。”

    这位兵团长是火蜥战团的,手下的士兵多是新兵,最担心的就是装备改动影响实战。

    海茉汀没直接回答,而是走到射击位,将装了刺刀的发条铳安在标准射击架上,对准一百米外的靶子。

    她快速拧开动发条盒,深吸一口气,扣下了扳机。

    “砰!”铳声依旧清脆,刺刀在射击时只轻微晃动了一下,没有偏移。

    众人望向靶子,那颗钢弹正好打在之前的弹孔旁边,偏差半指左右。

    “精度几乎没影响。”海茉汀放下铳,展示给众人看枪管和刺刀的连接处,“我们把刺刀的重量控制在了半斤以内,重心偏移很小,熟练的铳手稍微适应就能掌握。”

    “这倒是比之前靠谱多了。”

    “那这样倒也不算难事,就是让长枪手们多练练铳就是了。”

    战团长们从原先的惊讶转为了认可,倒是莫妮卡忽然开口:“你们这是想让铳兵既当射手,又当长矛兵?”

    “是啊。”霍恩耸了耸肩,“反正在风力压制下,能够通过冲击冲到阵前的很少。

    只不过原先都是发条铳手,防护反击力几乎没有,现在只要增加一部分反击能力,他们就能对抗冲锋的骑兵。”

    事实上,套筒式刺刀的前置技术很早就有了。

    随着闪电熔炉带来的炼钢技术大进步,钢产量大幅增加,刺刀金属材料的问题也解决了。

    唯一难以解决的,其实是套筒精度问题。

    这里的套筒精度,指的是,能相对合理地卡在铳管上,既不至于影响射击,又不至于在刺杀中掉落。

    正常来说,最佳的解决方案其实是螺旋拧扭式套筒刺刀,但那普及制造的成本过于大了。

    如今的圣联并不是造不起,而是要有取舍,为了这一个螺旋套筒去浪费大量产能实在不划算。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随着未来圣联十年大量冒出的机械工程师和加工工坊,螺旋套筒很快就能出现并普及。

    既然螺旋式套筒做不到,于是机械贤者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提议,那就是用高精度的套筒替代一下。

    霍恩还记得当场就有铳械匠认为这是脱裤子放屁,本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浪费,结果结论需要更浪费产能。

    不过,作为圣联第一铳械贤者的海茉汀,却是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与其说是套筒精度提升,不如说是圣联在标准化浪潮的顺手为止。

    因为对套筒精度的要求,不取决于套筒,而取决于铳管的标准化。

    只要铳管标准化完成,对着铳管造套筒,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说来可笑,霍恩从四十年代就开始推行标准化零部件,直到五十年代末才算初步完成铳管标准化。

    原先各个工坊产出的铳管,由于发条盒的特性,质量精度差个一丝一毫的不影响。

    肉眼看上去十分标准,可套筒卡的就是那一丝一毫,自然就会出现有时能套上去,有时就套不上去。

    本来这一丝一毫的差距需要很长时间去弥补,但好在莱昂纳多大贤者搞出了精密车床。

    外加以太时钟提供的发条动力,这种精度的套筒终于能够批量制作了。

    海茉汀这时又补充道:“我们还设计了配套的刺刀鞘,能挂在铳兵的腰上,不用时随时能取下来。

    另外,套筒的口径能适配最新型号的后装坎尼狄,不用为不同的铳单独造刺刀,后勤压力也小。”

    台下的战团长们彻底放下了心。

    影鸦战团的战团长“凤凰”瑟洛米斯,干脆直接问道:“冕下,样品什么时候能发下来?

    我们团下周正好要去碎石原换防,想带着样品去试试实战。”

    “下周一开始,军械司会按战团编制发放。”霍恩笑着说,“不过实战时记得记录数据,回来反馈给军械司,咱们再根据实战调整。”

    枢密僧侣们写完最后一笔,忍不住抬头看向霍恩:“这样一来,应对王庭的北路军,咱们就多了几分把握。”

    “不止是北路军。”霍恩望着远处的机械工坊,目光变得深邃,“瑟法叶想模仿圣联,她算是选错了对象。

    这次的铳枪兵改革,还只是个开始呢。”

    众人跟着他的目光望去,却看到了机械工坊的尖顶,耳畔则传来了阵阵轰鸣。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16_16617/1110994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