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退位让贤 > 第六百二十五章 风光无限,秘密返京!

第六百二十五章 风光无限,秘密返京!


官场,永远是嗅觉最敏锐的猎场。

朝廷发往天下州府的那一纸通电,字斟句酌,看似平稳如常。

上面只说逆贼王守廉于文庙行悖逆之事,致使圣驾受惊,而今雷霆扫穴,叛乱已平,首恶伏诛。

可在这份粉饰太平的官方说辞之下,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面哈哈镜,官员们从中看到的,是扭曲变形、却又无比真实的凶险信号。

真正的惊雷,是那道伴随而来的、秘而不宣的内部指令。

所有在京的政务、军务大臣,一概不许归家,日夜留宿勤政殿,共商国事。

这无异于在大明官场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这意味着,帝国的权力中枢,已进入了最高级别的紧急状态。

朝廷紧张到了这般地步,唯一的解释,便是那至高无上的天子,出了问题!

所谓的“圣驾受惊”,不过是安抚天下人心的说辞。

皇帝恐怕早已……凶多吉少!

这个可怕的猜测,如同一片阴云,迅速笼罩在了每一个官吏的心头,成为了一个彼此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当晋王朱棡的车驾自福建北上,踏入大明腹地时,他所受到的,便不再是地方官府对一位海外藩王的礼遇,而是一场场近乎于朝拜储君的狂热效忠。

沿途的地方主管官员,无不率领着阖城官吏,出城十里相迎,道路净水泼街,跪伏于地,山呼千岁。

较之当年朱棡还在山西就藩、权势最盛之时,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谁都清楚,朱棡乃无上皇二子,是当今圣上所有在世叔父中的长兄。

朱允熥这个年轻的皇帝,至今膝下尚无子嗣。

一旦那最坏的猜测成真,那么,眼前这位名正言顺的“皇叔”,便将是继承大统、君临天下的不二人选!

对于“未来的皇帝”,没有人敢有丝毫怠慢,更没有人愿意错过这场从龙之功的泼天豪赌。

一时间,奇珍异宝、金银古玩,如流水般送入晋王行辕,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

身处这场巨大旋涡中心的朱棡,更是意气风发,志得意满。

他安坐于华贵的车驾之中,透过纱帘,冷眼旁观着那些卑躬屈膝的地方大员,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畅快。

此番谋划,他赌上的,是身家性命。

富贵险中求!

没想到,一切竟是如此的顺遂!

那原本遥不可及的九五至尊宝座,如今看来,已是他唾手可得的囊中之物了。

……

龙潜于渊,凤鸣于野。

自山东返回金陵的圣驾仪仗,笼罩在一股难以言喻的诡异氛围之中。

它如一条沉默的金色巨龙,蜿蜒于官道之上。

外表依旧是那般威严肃穆,内里却仿佛藏着一个正在溃烂的秘密。

那辆本该是万众瞩目焦点的天子龙辇,始终门窗紧闭,如同一座移动的华丽陵寝,成为了这支队伍里,风暴中心的沉默之眼。

沿途地方官府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依旧按照最高规制,战战兢兢地前来接驾。

但朝廷早已发下旨意:陛下因曲阜蒙难,受惊之下龙体欠安,需得静养,回京途中,所有官员,一概不见。

这道旨意,让每一个前来迎驾的官员,心头都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巨石。

他们脸上的笑容,谦卑而僵硬,望向龙辇的目光,充满了敬畏,却又夹杂着一丝无法掩饰的探究与惶恐。

与官吏们的惴惴不安截然不同,沿途的百姓对此却并无感知。

他们的信念,纯粹而又坚定。

朝廷说陛下安然无恙,那便一定是安然无恙。

于是,官道两侧,依旧跪满了前来朝圣的民众,他们激动地叩首,山呼万岁,将最虔诚的祝祷,献给那辆他们无法窥见真容的御驾。

在那辆宽敞奢华、与世隔绝的马车内,朱允熥正享受着一场久违的、属于“凡人”的假期。

棋盘之上,黑白二子厮杀正酣。

他与古丽扎巴、笛娜渃娅围坐一炉。

熏香,清幽的茶香与少女身上独特的体香交织,构成一幅温馨而旖旎的画卷。

窗外是山呼海啸般的朝拜,窗内,却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与安宁。

彼此间的关系,也在这份独特的环境中迅速升温,变得无比亲密。

朱允熥曾立志,要做一位既有所作为,又能好好享乐的君主。

可明正处于变革的剧痛期,无数的事情需要他亲自推动,许多官员的思想还转不过弯来,必须要他“教导”乃至强压,才会遵旨办事。

以至于他几乎就要成为如老朱那般,将自己彻底献祭给江山社稷的顶级“牛马”。

这一次“假死”,反而给了他一个喘息的机会,让他得以真正品尝一番作为帝王的终极快乐。

江山在握,美人入怀,方不负重生一世!

唯一的美中不足,或许便是这日夜兼程的旅途了。

尽管他亲手督造的水泥大道已贯通南北,御驾车辆的减震工艺也已相当先进,但长途跋涉,终究难免有些许颠簸。

好在,这点微不足道的瑕疵,早已被这份难得的闲暇与温柔,冲淡得无影无踪。

所有迎来送往的繁文缛节,安抚官吏、调度仪仗等事务,都由贵妃娘娘徐妙锦,一力承担。

她成为了这出弥天大谎最完美无缺的门面,做得滴水不漏。

就这样,在一种外紧内松的诡异氛围中,车队飞速南下,很快便跨越了江淮,抵达了长江北岸。

金陵城那巍峨壮丽的轮廓,已隔着浩瀚的江面,遥遥在望。

那座由朱允熥亲自下令修建、横跨天堑的长江大桥,又多了两三个高高耸立的桥墩,如巨人般屹立于江心。

朝廷派来接驾的庞大船队,早已静静地候于岸边。

不过,徐妙锦却按照朱允熥的秘密安排,传下了一道令所有人都感到错愕的命令:

“传旨,圣驾疲乏,今日暂不渡江,就地驻扎。”

……

入夜,一行身影如融入黑夜的水滴,悄然无声地离开了戒备森严的圣驾营地。

朱允熥并没有选择在星夜中横渡长江。

金陵,毕竟是帝国的都城,是整个大明的核心。

即便那圈象征着旧时代的城墙早已被他亲手下令拆除,但一张由水师、禁卫与巡检共同织就的天罗地网,却将这座不夜之城守护得滴水不漏。

在夜晚,任何一艘试图渡江的船只,都将成为江防巡逻队眼中最醒目的目标。

极有可能招来严密的盘查,反而弄巧成拙。

大隐,隐于市。

真正的安全,从来不在于黑暗的庇护,而是看白日里鼎沸的人潮。

他们一行人在江北寻了一处隐蔽的高地,遥望对岸。

当那片横亘天际的光之长城,第一次完整地映入眼帘时,古丽扎巴与笛娜渃娅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

那不是一片灯火,那是一条倾泻于人间的璀璨星河!

数十里光焰,连绵不绝,将整个夜空都染成了一片瑰丽的橘红。

她们这一路行来,早已被大明腹地的富庶繁华所折服。

也知晓昔日西域最雄伟的王城,与大明随便一座州府相比,都黯淡无光。

可当她们亲眼目睹金陵的夜色时,才真正明白,之前所见的一切,不过是皓月之旁的萤火罢了。

金陵城才是真正的繁华之地。

“那……那都是灯火吗?”古丽扎巴的声音,都因极致的震撼而产生了颤抖。

朱允熥站在她们身侧,眸内也浮现一楼身为缔造者的骄傲与感慨。

电灯在金陵城,已经很普遍了。

那片光海之中,有数不清的工厂彻夜不息的灯光,有河畔彻夜笙歌的画舫,有金融街上彻夜核算账目的银行,更有数不清的街道,才装上不久的路灯。

那一点点汇聚起来的无数灯光,背后是大明新建立起来的电力系统。

这里,早已不仅仅是大明的政治心脏,更是他亲手点燃的、整个工业革命的引擎。

他将用各种现代化金融手段收集而来的天量财富,用于大明的建设。

除了铺设通往帝国各处的道路、兴修泽被万民的水利工程之外,几乎将所有剩余的资源,都倾注在了这片土地之上。

朱允熥深知,在变革的初期,唯有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高度集约,全力打造出一个无可匹敌的中心,才能真正带动整个帝国的经济,完成史无前例的腾飞。

眼前这座光芒万丈的奇迹之城,便是他所有心血的结晶。

一行人在江北的歇息了一夜。

待到天光大亮,江面上千帆竞渡,人声鼎沸之时,他们才换上早已准备好的衣物,混入了那如潮水般的人群之中,登上了专门往来于两岸的公众渡轮。

每日往来于金陵的人口,何止百万。

朱允熥一行人,尤其是那两位面蒙轻纱、身姿婀娜的异域美人,虽不免引来几道好奇的目光,但在金陵这座万国来朝的天下都会,却也算不得如何稀奇,很快便被更多的新鲜事物所淹没。

鼎沸的人潮,便是他们最好的伪装。

渡轮平稳地靠上了南岸码头。一行人上岸之后,不疾不徐地雇了辆毫不起眼的马车,汇入金陵城那川流不息的车流之中,很快,便朝着城南大明科学院的方向,驶了过去。

行至大明科学院的一扇侧门旁,朱允熥自袖中取出一枚不起眼的玄铁令牌,递给守卫。

那名守卫仅是瞥了一眼,面色便骤然一凛,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转身,疾步入内通报。

不多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院内深处传来。

为首的,正是执掌大明科学院的院长赖文安,以及京师大学副校长、微国公文元柳。

二人皆是官袍微乱,气息不匀,显然是一路疾行而来。

当他们的目光触及到朱允熥那张再熟悉不过的面容时,两人如遭雷击,浑身剧震,下意识便要撩袍跪倒,却被朱允熥一个眼神钉在了原地。

二人皆是人中翘楚,瞬间便领会了圣意,立刻将满腔的骇然与惊疑,强压回了心底,只是躬着身子,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恭敬地在前方引路。

他们领着朱允熥一行人,进入了科学院内部一幢新建的核心建筑。

此地戒备之森严,堪比皇宫大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即便有赖文安这位院长亲自引路,他们依旧是步步盘查。从核验身份的口令,到查验腰牌的暗记,再到核对手令文书,足足经过了七道关卡,每一道,都严谨万分,一丝不苟,方才获准进入。

当厚重的精钢大门在身后缓缓关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无比宏大而又充满了未来气息的奇异大厅。

无数粗细不一、包裹着绝缘胶皮的铜线,如蛛网般从天花板垂下,汇入下方一排排整齐的机柜。

那机柜之上,安放着数百台看似与电报机相仿,却又更加精密复杂的机器,正发出细微而又有节奏的“滴答”声。

数百名身穿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在其间穿梭往来,忙碌有序,整个大厅都充斥着一种紧张又高效的氛围。

古丽扎巴与笛娜渃娅睁大了她们美丽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幅她们毕生都无法想象的奇景,只觉得仿佛误入了某个神仙的工坊。

朱允熥示意她们与随行护卫在此等候,自己则与赖文安、文元柳二人,一同进入了一间更为机密的静室。

一入密室,隔绝了外界一切喧嚣,赖文安与文元柳再也按捺不住,“扑通”一声,双双跪倒在地,声音都因激动而颤抖:“臣……参见陛下!”

“朕今日微服至此,非在朝堂,二位爱卿不必多礼。”朱允熥淡然一笑,抬手示意二人起身。

文元柳起身之后,依旧躬着身子,道:“此前朝廷电文传讯,只说陛下于山东遭遇叛逆,龙体受惊。政务大臣和军务大臣皆入值勤政殿,不能外出,朝廷已进入紧急状态。”

“臣等日夜悬心,寝食难安。今日得见圣躬无恙,臣这颗心,才总算是放回了肚子里。”

朱允熥淡淡一笑,道::“大明科学院,监察天下电文往来,此事,由二位爱卿共同执掌。你们,就没从那些电文里,看到一些什么吗?”

……

PS:还是需要一点点时间调整,请假的补章,要稍后两天了!很晕,这本来是昨天的章节,结果我又忘了发布!今天晚上还会有一章!


  (https://www.02shu.com/16_16537/4379080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