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鳏夫的文娱 > 第416章 【孩子的朋友】(求订阅)

第416章 【孩子的朋友】(求订阅)


虽然说,文学诗坛有悲伤事情发生,但是其他圈子却是一片火热,欣欣向荣。

    现在京城的不少街道,还有店铺里面时不时就会传来一阵“我和你吻别”的歌声,要知道在前不久的央视35周年台庆,赵丽容老师带着郭哒、蔡眀演了一个名叫《追星族》的小品。,将一张海报贴在床头,上面印着四个男人的面孔,也正是这个时候,“四大天王”红遍内地,无数人的心为之悸动。

    可以说,这一年的歌神的那一张《吻别》卖到400万张,毋庸置疑的巅峰之作,虽然别人不知道这是接近余晖的歌谣,为日后衰落埋下伏笔,要知道《吻别》中只有三首新歌,其余七首,全都是粤语旧作翻唱,原创力不足已疲态尽显。但是整个90年代,为满足市场,香江乐坛会拿欧美和岛国旋律重新填词,为讨好内地,又翻写成国语歌。久而久之,粗制滥造越来越多。

    这后面随着大陆开放,远在京城,已有无数热爱音乐的人,开始丰富内地音乐。

    要知道,1993年是大陆摇滚最灿烂的日子,这一年,黑豹开始了“穿刺行动”,5月份,黑豹到哈.尔滨首演,衣服被扯烂,只能光着膀子回酒店。在青.岛参加啤酒节时,12万名观众砸酒瓶、摔椅子,吓得保安问:“还有几首?还有几首?”

    这些疯狂,一如八十年代诗歌的疯狂一样。

    要知道1986年在锦城举办的大型诗歌活动“星星诗歌节”那才是真正的疯狂,当地电视台在每天的新闻联播前,先报告15分钟诗人动态,门票从一张2块钱炒到20块,而当时人们的平均工资只有40块。朗诵会那天,只能容纳800人的剧场被围得水泄不通,而到场的观众估计有近万人。六道大门挤坏了五道,椅子被踩坏了几十把,全部窗扇被不断攀爬的人群挤压成碎片。

    人们高呼“诗歌万岁”“诗人万岁”,为了防止场面失控,诗人在台上向观众鞠了三十几个躬。但热情如潮水,根本无法遏制。诗人招架不住,只能战术性撤退。有诗人被观众“捉住”后抬起来往空中抛,脸上又是口红又是鼻涕。观众热情高涨导致场面失控,相当疯狂。

    这同样也是有些沉寂,有些却开始火热,时代的浪潮汹涌地往前狂奔。

    除了摇滚音乐,还有那姐终于脱离西北风的束缚,唱起一首《雾里看花》,多年后,不记得这首歌是为央视“3.15”打假晚会所作,只觉得十分动听,还有词曲人陈晓奇为毛柠写了一首《涛声依旧》,迅速吸引一大票迷妹,后面也会将这位演唱者送上春晚,还有唱《笑脸》的谢栋和一个叫相杰的胖子发了一张说唱专辑,《某某人》,日后被戏称为“国内嘻哈教父”,但即便是这些歌曲,论及走红,谁也比不上李椿波,因为他写了一首歌,叫《小芳》。

    这首歌才是真正的国内爆火,传唱度非常高。

    当然,不管是《小芳》,还是《吻别》,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时不时地有出现。

    林有成并没有特别关注那些音乐,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林有成并没有听,应该说他早就听过了这些歌曲,甚至他很清楚那些歌曲会受欢迎。

    不过这些和林有成的关系不大,他这边开始写《闯关东》的剧本。

    在林有成看来,《闯关东》这个剧本是毋庸置疑地好,拿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最佳作品奖等七项大奖。

    更关键的是这里面还有不少年轻的角色,也是适合去戏剧学院表演系挖掘一些新人演员,最重要的是这里面的年轻角色戏份都不少,每一个角色都是相当鲜活,可以说是非常需要演技。

    林有成也不敢说那些新人演员演了这部戏就一定爆火,但是他觉得但凡这里面的任意一个角色要是找上表演系的学生,那对那些人绝对是天上的砸下了馅饼。

    林有成当然也很清楚这一部大戏的拍摄成本也不低,甚至原版在另一个时空这部剧的投资方下了血本,投资额创下了电视剧投资的一个新纪录,这也是为什么林有成觉得这部大戏要找人合作,尤其是电视台那边。

    当然,能不能合作,还要看剧本如何。

    在林有成看来,这个剧本自然是不会有什么问题,即便是现在不拍,这本子完稿之后,也绝对不会一直搁置糟蹋,相信不管是央视,还是燕京电视台,又或者说是别的电视台只要看过剧本,都绝对不会就这么错过这个本子。

    《闯关东》的这个故事,也就是讲朱开山一家因为战乱和灾荒,从山.东老家来到了白山黑水,他们淘金,伐木,采参,与土匪,官府,封建把头周旋,一次次死里逃生,终于,他们有了自己的田园,可是当地的豪绅大户又视他们为外来的,刁难争斗过后,朱家将山,东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授给了当地人,当地人也与他们结成了生死弟兄,为求发展,朱开山又带领全家来到哈.尔滨,不想却遭到热河帮商人的排挤和欺压,双方在争斗付出代价后,认识到只有同心同德才能百代兴旺,后为追随实业强国的时代浪潮,朱开山带头开办煤矿,为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和岛国殖民者展开了战斗,最终在“九·一八事变”的炮火中,朱开山一家又踏上了新的逃亡之路

    可以说整个故事真的就是跌宕起伏,大气厚重,不是简单的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故事,整个故事情节奇特新颖,明快爽朗,刚劲悲壮,凄美细腻,粗犷豪放,极具恢宏博大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即便这个本子不是林有成写的,现在有人拿出这样的一个精彩的本子,那些电视台都绝对不可能会错过这样一个本子。

    更别说,这个本子还是林有成写的,而且还是林有成在创作好几部电影剧本之后,新写的电视剧本子,单就这一点肯定就会引得其他电视制作公司和电视台追捧不已。

    要是《闯关东》这个本子,拿出来,但凡有眼力的导演和影视工作者就非常清清楚地知道,这个剧本有多厉害!

    整个故事并不是简单的一部表现山东平民百姓迫于生计,闯荡到东北大地谋生的历史传奇,更是在特殊而重大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表现了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生、人性、人情以及民生、民俗、民心的真实状态。

    虽然在写《闯关东》的剧本,林有成这边自然也不着急,并不会着急地赶着稿子,一边查找着资料,一边也就是在照顾谢舒华。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谢舒华月份渐渐大了,这边四合院子里面林有成这边自然是上下都有照顾,其实林有成这边早就想着请个保姆过来,只是谢舒华这边觉得不需要,一直也不太愿意,也就没有急着另外再找保姆。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谢舒华月份大了。

    虽然说,林有成也还是可以照顾这一家人,而且孩子也大了,根本就不需要他多操心,但是林有成这边还是找了一个保姆,因为他是真的不缺那个钱。

    当然林有成也知道谢舒华的意思,一来是没有必要,二来也是觉得家里多一个外人,觉得不习惯,这边林有成也依旧特意找了一个本地的保姆,也就是请过来帮忙做饭,平常倒也不用一直在四合院这边待着,毕竟打扫房间也不要一直打扫,而且几个孩子也都大了,很多事情也都能做。

    要知道像林兆喜还不过灶台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帮着做饭。

    林有成虽然没有想着让自己这几个孩子过苦日子,但也并不认为孩子们自己打扫房间,用洗衣机洗衣服,然后晾晒就很辛苦,必须要娇生惯养。

    几个孩子也都不是娇生惯养,之前宋妈离开之后,也都有做这些事,因此自然也都不算什么。

    谢舒华这边自然也不会特别坚持,她也觉得这样安排挺好的,也是能够让家里更轻松一些,虽然她还是觉得不需要,但是林有成这边都安排好了,她自然也不好再反对。

    林有成这边陪着谢舒华去医院检查完回来,正好看见林兆美带自己的朋友高媛媛来四合院玩。

    “叔叔,阿姨好!”

    很显然,高媛媛也是一如既往地有礼貌和林有成,还有谢舒华打招呼。

    林有成和谢舒华自然也都对高媛媛非常熟悉,毕竟这也算是家里的常客,林兆美时不时地就会带高媛媛来家玩。

    林有成自然也是笑着点了点头,也没有多特别说什么,因为也都很熟悉,只是说了一句,“今天留下来,一起吃饭吧。”

    高媛媛一听这话,忙摇了摇头,说道:“不了,我要——”

    林兆美也是知道高媛媛要回家,直接说道:“没事,到时候打电话告诉你爸妈一声,我之前不还在你们家吃过饭。”

    林兆美这话也足以可见两人的关系非常好。

    高媛媛一听林兆美这话,犹豫了一下,也就点了点头。

    “太好了!”

    “我们去给你家里打电话,先告诉他们一声!”

    这边林兆美一看高媛媛点头答应,也就赶紧拉着高媛媛去给她家里打电话。

    高媛媛家庭条件也不差,父亲就在航天部门工作,家里也是安装了电话。

    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不再是八十年代,那个时候还是个非常难得稀罕玩意,像是1984年,整个京城仅有私人住宅电话800户,但是到去年1992年时增长了140多倍,可以说家庭电话一出现,迅速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消费时尚,人民群众都在排队申请安装电话就像当年购买彩电、“抢”冰箱一样踊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电话消费热。

    当然,这也是因为在京城首都,可以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燕京的市话普及率是最高的,每五人就拥有一部电话。尽管如此,市话局向社会公开放号时,群众依旧是蜂拥而至,有人深夜两点就带着小凳排队,一周内有近万名申请者交了全额初装费。要知道即便交了初装费用后,真到装上电话至少要等半年,几年后才等来电话也不是不可能。

    可以说吗,现在这个时候,也是随着时代浪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安装私人电话,尽管因为程控电话成本高等问题,燕京地区这边的电话初装费在1990年时已经涨到了5000元,但依然挡不住人们装电话的热情,电话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

    甚至因为电话安装供不应求,出现了号码资源不够用的问题,要知道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燕京市内电话号码是5位数字,到1957年,五位制号码的电话分局局号已经占满,到1965年燕京市内电话号码完成了由五位制向六位制的过渡,等到明年燕京市内电话号码完成向七位制的过渡,全部由6位升至7位。

    这些也都是时代在不停地往前发展,最先感受到这股猛烈迅速变化的自然是京城。

    林有成看着林兆美和高媛媛两个人亲密无间,那般着急地拉着手跑过去打电话,也不禁笑了。

    林有成不禁在想,这要是以后林兆美真的当了导演,会不会找高媛媛拍戏,也会不会想让自己的好朋友演女主角,电影拿奖,女主角也拿奖。

    这个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啊?

    真正说起来高媛媛的起点倒不算差,第一部就是主演的电影《爱情麻辣烫》,后面主演《十七岁的单车》也进过三大电影节里面的柏林国际电影节,拿到评委会大奖,还有后面的《青红》在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评审团奖,另外主演的《左右》再次荣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剧本奖,也算是电影咖,只是演技还是比不上那些真正的演技派。

    林有成笑着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想太多了,这以后的事谁又能说的准。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16_16425/1111073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