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文娱:光辉岁月 > 第968章 半壁的前前后后

第968章 半壁的前前后后


此时的柏林霍夫曼视听室内,一众外国人虽然是听不懂词,但也被曲和编曲给带嗨了。

    问了歌名之后,托尔感叹了一句:“很符合这首歌的气质,哭泣的拳头,无奈之中爆发出来的力量,才是最猛的!”

    说到这,边浪不免就想起了汪半壁。

    他在音乐上的造诣,边浪感觉就和他的招黑体质一样的厉害。重点总结下来就是这么几点……

    先说说汪半壁这个梗是哪来的吧?可能很多人以为是歌手老狼号召大家一起唱《礼物》的那次传出来的,但其实并不是。

    起因是某年工作室发的文,那一年内地演唱会票房有47%增量是由汪半壁带动的,所以才有了半壁江山这个比喻,重点说的是票房。

    但后来被媒体把意思曲解成了,汪半壁是大陆乐坛歌手的半壁江山,用脑子想想汪半壁也不能这么说自己吧,这件事才是从头至尾的一场荒诞的狂欢。

    当时B哥还被采访了说怎么看汪半壁自称是乐坛半壁江山这回事,李志说的是:“你们到底有没有仔细看看那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对这样的事感到生气,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早晚会发生在你和我的身上。”

    人们不知道真相也不想知道真相,和头条梗如出一辙,汪半壁从来没想过上头条,只是被人黑了,这事就是网友的娱乐,玩个几次梗其实很正常,但是一个梗玩多了真的没劲。

    就比如萧敬腾的雨神,汪半壁的头条,说汪半壁一发微博就有大事发生,这些都是硬凑上去的,如果想凑,那任何一个明星发微博都能找到一些“大事”,互联网时代这东西太简单了。

    有次汪半壁发博说自己2年一张的专辑今年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发行了,估计是明年了。一个马上50岁的歌手,每1-2年一张专辑的习惯保持了20多年了,没人关注他想说什么,只是疯狂的说你想上头条,疯狂的“哈哈哈哈哈”。

    边浪当时看着满微博的哈哈哈哈真的觉得特别可怕,当人们陷入群体狂欢的时候,几乎是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

    或许在水蓝星,边浪他自己也可能某天会遇到这种情况。按照边浪这种一年不止一张专辑的速度,维持个20年,或许某天觉得累了想休息一下,那些习以为常的人可能就会觉得你开始装了。

    再说说汪半壁现在最受人瞩目的个人感情问题,汪半壁确实经历了失败的婚姻这是事实,但那个劈腿链条真的很扯。

    把汪半壁的每段恋情都以劈腿或出轨概括,其实汪半壁的大女儿的妈妈,当年是和一个摄影师跑去国外了,汪半壁才是被劈腿那个,汪半壁求她回来看看女儿她都不回来,这些年汪半壁事业发展的好一些了,葛才开始在微博上隔三差五的作。

    那个链条还说到了筠子,筠子当年自杀了,汪半壁的那首《美丽世界的孤儿》就是为筠子写的。

    13年,汪半壁在演唱会向国际章进行了一段告白,第二天引爆了各大媒体头条,也是这具有纪念性意义的一年,让汪半壁达到了全网黑的阶段。

    汪半壁多年来对媒体的不低头也彻底让这些媒体们爆发,看他早就不爽的人们也开始行动,这一年网上出现了“汪半壁渣男”、“筠子因汪半壁自杀”、“汪半壁出轨”、“汪半壁劈腿链条”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

    网上传筠子是为了汪半壁自杀,或者被汪半壁害的自杀。但其实筠子和汪半壁谈恋爱之前还和另一个人谈恋爱,而筠子自杀后的墓志铭是筠子的母亲亲自去找汪半壁题的:

    “几年过去了,你还好吗?冷漠的人还在笑,脆弱的人还在哭,太阳还是火热,月光还是皎洁,虚伪依然虚伪,高尚还在受伤,你的声音我们还在听,可你的身影却无影无踪,岁月如风,笑着哭那个美丽的梦,梦中的女孩笑靥如花,她是个美丽世界的孤儿,太早地回到了纯真的天国,而我们还在这里在这里,听著那天籁般的歌,眼泪悄悄滑落,灵魂洗脱,微笑著生活!”

    当年被黑的最厉害的时候,汪半壁很多好朋友都看不过去让汪半壁站出来说一下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汪半壁没那么做,只是说毕竟是孩子她妈,所以这件事演变成了网友的狂欢,谁也不知道当年还没几个钱的汪半壁被前妻想方设法的弄走了多少钱。

    至于皮裤一说,当年搞摇滚的都穿过,边浪当然也不例外。长头发,皮夹克,皮裤是标配,只是当媒体想黑一个人的时候,那各个方面都能成为理由。

    再说说单飞那个事,其实摇滚圈里离开乐队单飞的人不在少数,更不乏一些现在很有名的歌手。只要稍微去查一下,会发现很多人都组过乐队,也离开过乐队,甚至在乐队和乐队中分分合合,这个事很正常,就像水蓝星的大勇!

    但最傻的就是只有汪半壁拿出来说了,因为即使当初乐队已经有解散的苗头了,可汪半壁还是觉得自己选择了签约乐队才解散的,所以一直觉得这事愧疚。这就是坏处,你拿出来说,媒体就能拿这事把你黑的体无完肤。

    一切看起来都没什么不对的,就像这儿的天空和大地,唯有最关键的事似乎被遗忘在了角落里,除非你假装看不见。鲍家街43号的第一张专辑仅获得12000元的收入,与乐队、经纪人六个人均分。第二张专辑,京文唱片干脆以5000美金的价格把汪半壁的两张专辑给了一家香港公司,直到要制作第三张专辑的时候,汪半壁被京文告知制作费用又要下调,协调无效后,乐队决定与京文分手。

    就像冬天过去迎来春天一样,转机也出现了,华纳的徐晓峰看中了汪半壁,也像所有不完美的故事一样,华纳只想签汪半壁,不要乐队。汪半壁清楚的知道自己很需要这个机会,但是他也不想离开这些一起奋斗的伙伴,两个月的时间,汪半壁试了无数种方法,结果都是徒劳。他和乐队成员一起吃了个饭,离开了乐队。

    这件事被外人津津乐道,汪半壁却一直无法释怀,他一直是个自己爱和自己较劲的人。而乐队的吉他手龙隆在多年以后的一段话,或许能让汪半壁心里更好受一些。

    龙隆说:“在那之前,我们整个乐队的状态就已经不太好,我甚至已经不太爱去排练了”。他与汪半壁的音乐理念分歧越来越大,他已经迷上了更加自由的JAZZ,对有着固定范式的歌曲和演出都不再有兴趣。

    “他觉得我没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鲍家街43号上来,那个时候我已经在外面开一些JAZZ的演出了,弹琴的风格也不像原来了,更加飞了,因为学了爵士乐以后就会这样。”

    往事如梦,似流星划过。

    多年后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汪半壁和龙隆又同台一起演出了那首《礼物》,老狼在歌曲结束后介绍帮唱嘉宾时,称呼的是“鲍家街43号前主唱汪半壁”、“鲍家街43号前主音吉他龙隆”,那一刻两个男人眼里,全是二十年前的笑意。

    汪半壁和龙隆打算在黄昏的时候出发,搭一辆车去远方……后面就是《乐夏》的嘉宾那一次,鲍家街几乎全员到齐。

    关于鲍家街,那就全是关于BJ的记忆了。

    那个年代,男孩儿们骑着自行车,嘻嘻哈哈的穿过大街小巷,时不时的站起来使劲蹬几下,看看谁骑得最快,在胡同拐角经常会吓到一些老太太。偶尔能看到哪个男孩儿后座坐着一个姑娘,在一片羡慕的目光中远去,男孩满脸骄傲,可攥着车把的手心全都是汗。

    这些经常出现在电影中的镜头,但在汪半壁的童年是没有的,别的孩子在弹玻璃球,捉迷藏,嘻嘻哈哈玩耍的时候,他就在屋里练琴。

    汪半壁的父亲是海军文工团的一名长号手。在汪半壁5岁那年,给了他一把小提琴,什么都不懂的他没想到,此后漫长的十几年,他都没能放下小提琴,海军大院里的玩闹的孩子换了一批又一批,他就像尊雕塑一样在伫立在房间里。有时候也出神的望着窗外,回过神来,继续拉琴。

    听话的汪半壁让父母非常欣慰,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读到了附中,最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参与过全国规模的比赛拿过第二名,也随学校的乐团去过欧洲二十多个国家演出。

    可有些人的人生就是充满戏剧性的,从小不爱说话腼腆又听话的汪半壁,在二十岁后的某一天,一下子亲手掀翻了这么多年的乖小孩形象。

    某个普通的一天,一首歌传进了他的耳朵里:“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伟大的事情大都源于偶然,他知道了这种音乐叫做摇滚,又一天,他又听到了《Like  a  Rolling  Stone》,这个歌手叫鲍勃·迪伦。

    但是当他兴奋的向父母提出要去搞摇滚的时候,得到了父亲彻底的否决。那时很多人的眼里,摇滚乐就代表着邋遢,颓废和放纵,你想放弃体面的工作,去搞留着奇怪头发的摇滚乐?

    无功而返的汪半壁没妥协,他也不会妥协,他又想起那些听话练琴的日夜,想起那些院子里跑闹的孩子们。

    他觉得这次要做自己想做的事,非做不可。极少数的偶然往往能改变一生的轨迹,那些源于冥冥之中本来不属于你的小小火光,通常能够不灭不息,最后燃烧成一片汪洋的火海。

    汪半壁也干脆,你不让我干,那我就偷着干。白天我穿着礼服,是儒雅的提琴手。晚上我就搞我的摇滚乐,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学校里组了个乐队,名字起的也很摇滚,那就是“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的门牌号。

    重复的日子一直在重复,可是年轻的男孩儿却越来越累,白天上班晚上排练,他发现自己在做着两个极端的事情,儒雅和叛逆,没选择和不妥协,全都是对立面。他再也受不了内心的煎熬,干脆的辞了职,尽管那时候他即将任职副首席小提琴师,每个月的工资有七八千块。

    父亲得知他的辞职,勃然大怒,将他从家里赶了出来,而乐队赚的钱连他交房租都不够,他住在冬天没有暖气的地下室,地上的脸盆里的水已经结冰,他裹着好几层被子写歌,灵感来了就记在纸上,蹬上自行车找乐队成员一起探讨排练。

    在那些难熬的日子里,汪半壁咬牙坚持着,他觉得自己不差,只是缺一个机会。

    终于在97年,鲍家街43号签约了京文唱片,和崔健,罗琦,唐朝等摇滚歌手成为了同一家公司的艺人,也发了专辑,《鲍家街43号》。

    他们在BJ摇滚圈子的名气越来越大,如果在那会儿走过大学宿舍的走廊,一定会看到一个个小年轻儿抱着把吉他,甩着脑袋在那喊着:“现在我觉得有些孤单,悲哀的自我有些心酸,没有爱也没有存款……”

    这和刘遥如今几乎是一个模子里面出来的事情了,可能最大的不同就是遥姐至今依旧单身。然后被边浪用不那么激烈的方式,给重新拉回到了这个世界

    还有就是《春天里》禁唱事件,这事都到今天了,没什么好解释的了,那些说着“汪半壁你应该感谢旭日阳刚把你的歌给唱红了”和“没有旭日阳刚我都不知道汪半壁是谁”的那些人,也只存在于今日头条等资讯app的评论区了。

    这事情很简单,旭日阳刚演唱春天里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汪半壁看见了很感动,请他们来自己的演唱会。而后旭日阳刚上了春晚,汪半壁同意他们在春晚上唱自己的作品,星光大道夺冠决赛,节目组请汪半壁去,汪半壁拒绝了,觉得这事不合适,最后为什么禁唱?

    旭日阳刚有了名气,有了钱,不再是那俩农民工了,他们疯狂的接着商演,疯狂的唱《春天里》,疯狂的赚着钱但是版权这事只字不提。确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汪半壁当年被骂了好久。

    想到这,边浪就想到了那个已经被CAA签下的科尔。如果同样的事情在米国发生的话,那么边浪可不会有什么慈悲之心。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15_15852/1144656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