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徐佳莹回头,只见一位穿着米白色西装的女士快步走来,脸上满是惊喜。“曼君姐!”
她连忙迎上去,两人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好久不见,你怎么也来了?”
“我现在在故宫文创负责江南片区的合作,这次是来学习交流的。”李曼君笑着说,又看向苏木,“这位就是苏总吧?常听佳莹提起你,木槿传媒的《梅下花事》漫改我看过,传统元素融入得特别好,很有江南韵味。”
苏木笑着点头:“谢谢李老师认可,以后有机会,还请您多指点。”
两人正聊着,又有几位文化界的旧友围过来,都是徐佳莹当年在文化系统工作时的同事。
大家聊起这些年的经历,从苏州的昆曲保护,到北京的故宫文创,再到乌镇的民俗传承,话题不断。
一位头发花白的资深前辈,原浙江省文旅的王把头,听完徐佳莹介绍绿翼公益与乌镇民俗结合的模式,忍不住称赞。
“把流浪动物救助与传统手艺体验结合,既做了公益,又传播了文化,这个思路太新颖了!现在很多公益项目只重形式不重内容,你们能把两者结合得这么好,值得推广。”
徐佳莹脸颊微红,连忙说:“都是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还有街坊们的支持。我们只是想,公益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捐赠,传统文化也不该是束之高阁的展品,把它们放在一起,或许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与文化的力量。”
苏木坐在台下,看着妻子在人群中从容交流,眼里满是笑意。
平日里徐佳莹总是低调地站在他身后,打理家务、处理后勤,却很少有人知道,她在文化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独到的见解。
此刻她侃侃而谈,眼神里闪烁的自信光芒,比任何时候都更动人。
论坛正式开始后,各位嘉宾陆续上台发言。
有专家分析江南文化的历史脉络,有企业负责人分享文创产品的开发经验,还有文旅局领导解读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
徐佳莹听得格外认真,笔记本上记满了要点,偶尔转头跟苏木低声交流:“你看故宫文创的‘数字文物库’,咱们乌镇的老手艺也可以做类似的线上展示,让年轻人足不出户就能体验蓝印花布制作、木梳雕刻。”
苏木点点头,在她的笔记旁补充:“还可以加入互动环节,比如线上设计腊梅纹样,优秀作品能做成实体周边,既增加参与感,又能挖掘潜在创作者。”
中午会议间隙,两人偷闲溜出会场,打车去了西湖边。
春雨刚歇,空气里满是湿润的草木香,湖面泛着淡淡的雾气,远处的雷峰塔在雾中若隐若现。
他们沿着苏堤慢慢走,脚下的青石板路还带着湿意,偶尔能看到刚冒芽的柳树,嫩绿色的枝条垂在水面,随风轻轻晃动。
“刚才王先生说,文旅局有一笔传统文化创新基金,咱们可以申请试试,”徐佳莹踢开脚边的小石子,语气里满是期待,“用来做乌镇老手艺的数字化传播,或者开发‘匠人故事’的衍生文创,应该能获批。”
“我也是这么想的,”苏木放慢脚步,与她并肩而行,“等回去跟秦玉明商量下,让他准备申请材料。对了,锦儿昨天跟我视频,说她加入了学校的园艺社,还在社团里分享了咱们家种腊梅的经验,老师同学都夸她懂行。”
(https://www.02shu.com/15_15691/440910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