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 第1223章

第1223章


双塔古玩市场藏在老巷深处,入口处的石拱门上爬满藤蔓,挂着褪色的红灯笼。

早市已经热闹起来,商贩们支起摊位,从青铜器、玉器到旧书、绣品、老银饰,琳琅满目。

空气中混杂着樟木、旧纸和早餐摊飘来的油条香气,充满市井烟火气。

姨婆熟门熟路地领着他们穿过人群,走到一家挂着“陈记旧物铺”木牌的小店前。

店铺不大,门帘是蓝布的,上面绣着褪色的牡丹。掀开门帘,一股混合着樟木与老丝线的香气扑面而来。

店主陈老板正坐在柜台后,戴着老花镜整理绣片,看到姨婆,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张阿婆,稀客啊,今天是替外甥女来寻绣片吧?”

“正是,”姨婆指着徐佳莹,“她做了件旗袍,想找块素雅的老绣片,绣在领口或袖口。”

陈老板点点头,从柜台下搬出一个樟木盒,打开盒盖,里面铺着深蓝色绒布,整齐叠放着各式老绣片。

有绣着缠枝莲的方形绣片,有绣着花鸟的长条形绣片,还有绣着云纹的圆形绣片,针脚细密,色彩虽有些褪色,却透着岁月沉淀的温润。

徐佳莹蹲在樟木盒前,小心翼翼地翻看。

指尖触到一块绣着兰草的绣片时,她停下了动作。

绣片只有掌心大小,兰草叶片舒展,叶脉用细如发丝的银线勾勒,虽历经岁月,银线依旧泛着淡淡的光泽。

“这块绣片好,”姨婆凑过来,轻轻抚摸着绣片,“你外婆年轻时,有件月白色旗袍,领口就绣着这样的兰草,她说兰草生幽谷,清雅不俗,最配江南女子。”

陈老板笑着说:“阿婆好眼光,这块绣片是民国二十三年的,原是苏州望族沈家小姐的嫁妆。沈家小姐精通苏绣,这块兰草绣片是她亲手绣的。”

“后来沈家变故,旗袍被收在旧箱底,前些年整理旧物时,从旗袍领口拆下来的,一直没舍得卖。”

徐佳莹越看越喜欢,指尖轻轻拂过兰草叶片,仿佛能触摸到当年绣娘刺绣时的温柔。

“我再给你找块配袖口的,”

陈老板又从盒底拿出一块绣着云纹的绣片,“这块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原主人是位评弹艺人,每次演出前,都会把绣着云纹的手帕别在袖口。后来手帕磨损了,只留下这块绣片。你看这云纹,用的是渐变的丝线,从浅蓝到淡紫,绣得多灵动。”

徐佳莹接过云纹绣片,与兰草绣片放在一起,果然十分相配。

离开陈记旧物铺,姨婆又带着徐佳莹逛了好几家摊位。

在一个卖旧书的摊位前,她淘到一块绣着小雏菊的圆形绣片。

摊主是位老爷爷,看着绣片,陷入回忆:“这是我老伴年轻时绣的,她是小学教师,每天戴着绣着小雏菊的手帕去学校,孩子们都叫她‘雏菊老师’。后来她走了,手帕也磨破了,我就把这块绣片拆下来,一直收着。”

徐佳莹听着故事,眼眶有些湿润,小心翼翼地将绣片收进锦盒。

在一家卖老银饰的店铺里,她又找到一块绣着莲蓬的绣片。

店主说这是位绣娘为女儿准备的嫁妆,绣娘花了半年时间,每天熬夜刺绣,从莲蓬的纹理到莲子的光泽,都绣得栩栩如生。

可惜女儿出嫁没多久,绣娘就因病去世了,这块绣片成了女儿对母亲最后的念想。

每一块绣片,都附着着一段温暖的故事,徐佳莹将它们小心收在锦盒里,仿佛收集了一段段散落的时光。


  (https://www.02shu.com/15_15691/4387947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