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 第884章 代郡胶着(中)

第884章 代郡胶着(中)


别看李渊手中的甲胄数量不少,他的禁军披甲率能达到百分之百,府兵的披甲率也有百分之七十。

这意味着李渊手下实际上拥有着真正意义上的“甲兵十万”!

但李渊心里也跟明镜儿似的,他很清楚,这十万甲兵的装备可都是从大汉那里缴获来的!

这相当于将东汉历经上百年所积累下来的所有资源都席卷一空啊!

而并州自身的生产能力却相当有限。

而在这两年里,并州所生产的甲胄几乎全都被用于装备禁军,或者是武装李渊的亲兵队伍了。

至于那些二线部队,比如军户和屯营,他们根本就无法分到甲胄,甚至连武器也大多都是从汉军那里缴获而来的。

这种情况并非仅限于军户和屯营,实际上,并州军的大部分武器和军械都采用的是大汉制式装备。

只不过,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微添加了一些防护措施罢了。

可以说,并州自身的产值确实非常低,工匠数量有限,能够打造甲胄和兵器的工匠更是仅有几千人而已。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打造甲胄和兵器可是一项极其耗时费力的工作。

就拿一把马槊来说,通常需要耗费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

当然,普通士卒自然没有那么奢侈,能够人手一把马槊。

不过,普通的长戟、长枪以及环首刀等武器,还是能够满足基本需求的。

制作一把武器所需的时间,通常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不等,这样才能确保其经久耐用。

当然,如果不考虑武器的损坏问题,那么两三天时间也足以制作出一把。

但这种仓促制成的武器质量堪忧,一旦上了战场,很可能一碰就坏掉,完全派不上用场。

对于李渊来说,制造武器并非难事。

毕竟,他麾下的铁匠队伍一直在不断扩充。

经过多年的发展,铁匠的数量已经从最初的一万余户增加到了两万余户,短短四年间就翻了一番。

相比之下,制造甲胄的匠人数量就少得多了,仅有五六千户。

这些匠人是李渊特意划拨出来,专门负责制造甲胄的。

他们的工作相对单一,只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制造出相应数量的甲胄即可。

不过,前些年甲胄的制造效率相当低,每年只能生产出千余副。

但近年来情况有所改善,每年大约能够制造出四五千副甲胄。

尽管如此,这些甲胄仍然优先供应给禁军,以满足他们更换装备的需求。

而被替换下来的旧装备,则会卖给府兵使用。

至于军户和屯兵,根本就没有机会获得这些甲胄。

众所周知,有无铠甲的差别可谓天壤之别。

让这些身上没有丝毫防护的士兵,去承受如暴雨般密集的箭矢,去强攻一座有万人防守、且早有准备的大城,这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

说句实在话,就连李渊自己都觉得这样的要求有些过分了。

毕竟,他并不是存心要逼迫这些士兵去送死。

李渊不可能再像光和七年攻打天井关时那样,用箭矢逼迫士兵们攻城。

如果真的这么做,那么他在士兵们心中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威望和声誉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

如今的情况已经和五年前大不相同了,那时候大家都是一无所有的流民,不拼命就只能活活饿死。

而现在,在李渊的精心治理下,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禁军们领取着丰厚的军饷,府兵们也都成了一个个小地主,军户们也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即便是屯田兵,也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在这种情况下,再用五年前的那一套方法去逼迫士兵们拼命,显然是行不通的。

如果真的把他们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那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

你看他们会不会反抗?

说不定还会和大汉联手!

毕竟,只要大汉能够保障这些士兵的利益,那些对李渊感到失望的士卒,说不定会毫不犹豫地背叛李渊,将他出卖给敌人!

所以,这种强迫的事情,李渊绝对不能这么做。

当然,李渊绝对不可能对这些胆小如鼠、畏缩不前的军卒们置之不理。

所以下令让禁军与这些军卒一同攻城。

但今天这场攻城战的结果却让李渊心痛到了极点!

仅仅只是攻下了一座小小的军寨,他就已经损失了多达两三百名的禁军!

要知道,这里可还有整整七座军寨等着他们去攻打!

按照这样的损失比例来计算,那得有多少禁军会命丧黄泉啊?

更别提还有两座城池需要攻克,这又得牺牲多少条鲜活的生命呢?

一千?

两千?

甚至更多?

就算最终成功地攻下了眼前的这两座城池,可后面还有数不清的城池在等着他们去征服!

如此这般算下来,岂不是意味着要攻下整个代郡,李渊至少得折损一半的禁军兵力?

这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考虑,都绝对是一笔极其不划算的亏本买卖!

也正因如此,李渊才会对攻城这件事如此深恶痛绝。

“代郡的反抗如此激烈,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邓芝一脸凝重地看着大将军,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根据最新得到的消息,如今的代郡在太守傅睿的号召下,已经集结了不少于八万的守军。而且,这些守军大多都是豪强商贾的私人武装以及境内鲜卑人的部落武装。他们在各自家族和部落的率领下,团结一致,抵抗异常顽强,要想攻下这座城池,恐怕绝非易事!”

邓芝的这番话并非是为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基于确切的事实。

代郡的顽强抵抗让他对这次的进攻行动充满了担忧。

这并不是对并州军实力的质疑,而是对此次出征的军户和屯兵的能力表示怀疑。

毕竟,军户和屯兵通常只是作为防守部队和辅助兵力存在,他们的战斗力相对较弱。

仅凭这样的二线部队,想要攻克有万人防守的大城,实在是太难了。

李渊听了邓芝的话,沉默片刻后,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https://www.02shu.com/14_14388/4345167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