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 第707章 张绕(上)

第707章 张绕(上)


然后让他们分别踏上前往并州的征程。

这些流民将会被分散到冀州的各个郡县之中,具体来说,就是魏郡、清河郡、巨鹿郡、赵郡、渤海郡以及安平郡这六个郡县。

如此一来,每个郡县所需要接纳的青州流民数量大约在二三十万左右。

考虑到这些郡县中世家豪强所掌握的粮食储备,要支撑这些流民两三个月的生活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但这也仅仅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青州流民的生计问题,那么最多也只能维持他们两三个月的温饱。一旦时间超过这个限度,这些流民恐怕就会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

这便是古代社会的现实写照,一旦遭遇天灾人祸,百姓们往往难以幸免,大量的人口会因为饥荒而饿死。

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之外,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资源分配机制。

土地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虽然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人口,但当人数超过了土地所能承载的极限时,这个容器就会不堪重负,最终破裂。

而那些依赖土地生存的百姓们,就如同容器中的水,一旦容器破裂,他们将无处可依,面临饿死的绝境。

这便是汉末时期无人赈灾的原因所在。

即使有人想要赈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土地的产出是有限的,而人口的增长却是无穷的。

即使暂时缓解了饥荒,也难以长久维持。

李渊所谓的救灾,实际上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他通过抢夺他人的钱粮来赈济受灾的百姓,看似解决了一时的危机,但实际上却引发了更多的问题。

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导致一些人饿死,还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就拿现在的河北来说,李渊率领着二十万大军向东出击,掠夺钱粮和人口。

如此大规模的人为兵灾,其破坏力丝毫不亚于一场天灾。

这场兵灾波及了整个冀州地区,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由于李渊的行动,那些原本会饿死的人得以存活下来,但与此同时,那些拥有财产的人却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甚至破产。

在这个时代,破产意味着失去一切,成为茫茫人海中的流民,生活无以为继。

在汉朝末年,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天灾的肆虐,这使得土地的产出大幅减少。

那些家境贫寒、身无长物的百姓们,往往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最终破产成为流离失所的流民。

在这个生产力极为落后的时代,面对这样的问题,人们束手无策。

毕竟,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要想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并非易事。

因此,这个难题似乎成了一个无解的死结。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不断前进,人们也在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中一种途径便是通过战争或灾荒,让人口数量锐减,从而形成人少地多的局面。

一旦达到这种状态,土地资源相对充足,百姓们的生活压力也会随之减轻,下一个盛世便有望降临。

这片土地上,古今的王朝兴衰交替,犹如轮回一般周而复始。

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或者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才有可能打破这个循环,实现长治久安。

此时此刻,整个冀州都被并州军的铁骑所笼罩。

中路军顺利抵达黄河北岸,并直接进驻了先前汉军在黄河北岸设立的大营。

每天,他们都会接收来自青州平原郡的流民。

不过,中路军并没有主动进入平原郡,而是选择维持与青州黄巾军的现有局面。

因为目前的这种状态对于并州军来说,恰好是最为合适的。

每天都有流民从黄河南岸涌入,人数大约在两三千人左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这对于驻扎在黄河以北的中路军来说,刚好处于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一天之内突然涌入数万流民,那么这支军队恐怕也会难以应对。

因此,必须将流民的数量控制在一万以内,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并州军在黄河北岸赈济流民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播开来。

这些流民们口口相传,很快就将这个消息传递到了青州黄巾军的耳中。

此时的张绕,正率领黄巾军在临淄城下与守军展开激烈的战斗。

自从临淄城的大部分郡兵被乌桓骑兵在城外歼灭之后,张绕便将目光瞄准了这座城池。

与城外那些庄园坞堡相比,临淄城显然更具吸引力。

尤其是作为青州第一大城的临淄城,更是让张绕垂涎三尺。

只要能够攻破临淄城,城内的甲胄兵器以及钱粮等物资,都将成为他的囊中之物。

这些资源足以让他轻易地武装起十万兵马,这可是他目前所拥有的数十万流民远远无法比拟的。

别看张绕名义上有着三四十万兵马,听起来数量相当庞大,但实际上他本部真正能够投入战斗的兵力却非常有限,仅仅只有四五万而已。

这里所说的“可战”,指的是那些还能够有力气拿起武器、具备一定战斗能力的士兵。

即便是这四五万可战之兵,数量也是少得可怜。

而其他的黄巾军士兵呢?

由于长期遭受饥饿的折磨,他们已经虚弱到连刀子都难以拿起的程度,更别提上战场杀敌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绕想出了一个极其残忍的办法——将这些毫无战斗力的士兵派去填壕,让他们去送死。

尽管这种做法十分残忍,但仍然有无数的饥民愿意主动去填壕送死。

每次当张绕需要派人去填壕时,他都会在现场施粥给那些主动报名的人。

对于这些饥民来说,一碗热腾腾的粥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甚至可能是他们在生死边缘的最后一丝希望。

正因为如此,每次填壕的人数都多得惊人,以至于张绕不得不挑选一些相对强壮的人去送死。


  (https://www.02shu.com/14_14388/2397888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