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以常山郡为饵(下)
可以说,本土势力已经被一扫而空。
不过,从青州迁移过来的流民填补了这一空缺。
而且,这些流民基本上都是青壮男女,他们的到来为常山郡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劳动力。
在第一轮饥荒中,那些年老体弱的人们早已无法抵御饥饿的折磨,纷纷饿死。
而幸存下来的,大多是年轻力壮的男女。
这些人不仅有着较好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在守城时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钟明手中掌握着五万大军,再加上李渊增派的五万大军,总计十万之众。
如此庞大的兵力,再加上城内的青壮男女,即使不需要从并州提供一粒粮食,也完全有能力守住这座城市长达一整年之久。
值得一提的是,李渊早在去年就向钟明表明了他的意图——将常山郡打造成并州军东出的桥头堡。
因此,钟明在成功攻下常山郡后,便积极地着手修缮城墙,并在境内建造了无数的军寨。
同时,他还在各个城市都设立了粮仓,以确保粮食的充足供应。
可以说,经过钟明的一番努力,整个常山郡已经变得坚如磐石,上下一心,宛如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军报上所描述的情况,李渊本人并没有亲自去查看过。
不过,李渊心中已有打算。
他计划在处理完晋阳的政务之后,趁着并州聚兵的这段时间,抽空前往常山郡视察一番。
毕竟,晋阳与常山郡之间仅有一山之隔,距离并不算远。
如果李渊轻装简行,带领百余骑兵,只需短短三五日时间,便能轻松地从井陉越过太行山,抵达常山郡。
如今才刚进入三月,而李渊计划出兵的日期则定在五月。
如此一来,他便有将近两个月的充裕时间,可以趁此机会抽空前往常山郡视察一番。
……
李渊与阎忠相谈甚欢,一直聊到深夜时分。
阎忠将并州的方方面面都向李渊做了详细的介绍,无论是州内的政治局势、经济状况,还是军事部署等,无一遗漏。
阎忠身为财曹主簿,对于整个并州的财政情况自然是了如指掌,大到官府的各项开支,小到民间的每一笔交易,凡是涉及金钱的地方,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而这些需要用钱的地方,恰恰也是李渊最为关注的焦点所在。
因此,他对阎忠所讲述的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不断地与阎忠深入探讨各种政务问题。
两人你来我往,气氛热烈,不知不觉间时间就过去了很久。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渊渐渐感到有些难以支撑,在与阎忠讨论时,他的精神状态开始变得有些恍惚,注意力也难以集中。
阎忠见状,心中了然,他也是个懂得察言观色的人,见李渊面露倦色,便主动提出了告辞。
李渊也不好再挽留,于是这场畅谈终于画上了句号。
阎忠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州牧府,而李渊则疲惫不堪地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四个月的出巡,李渊可谓是心身疲惫。
尽管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战斗,但与匈奴人的频繁接触、迁移他们的过程,都让他感到无比疲惫。
上午,他率领军队行军半日,下午又马不停蹄地召集幕僚,大致了解了并州的状况。
夜幕降临,他又与阎忠畅谈至深夜,讨论各种事务。
如此连续不断的工作,即使是年轻力壮的李渊也难以承受。
毕竟,他才刚刚二十岁,正值青春年少,若非如此,恐怕早就支撑不住了。
当一切都处理妥当后,李渊在一群婢女的簇拥下,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内宅。
他甚至没有去看望尹氏和儿子李建成的念头,更别提洗漱了。
他径直走进房间,像一滩烂泥一样,扑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这一觉,李渊睡得异常深沉,一直睡到了第二天的中午。
这可苦了那些天还未亮就早早等在州牧府的官员们。
他们原本期待着能与李渊商议要事,却只能在门外干等。
其中,阎忠也是其中一员。
他一大早就来到了州牧府,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与李渊会面。
可当他得知大将军还在熟睡时,不禁想起昨夜李渊那疲惫不堪的神情。
于是,他特意叮嘱旁人,千万不要去打扰李渊的休息。
而李渊也恰好忘记了吩咐身边伺候的婢女,早上要叫醒他。
于是乎,李渊这一觉便睡得昏天黑地,一直睡到了第二天的中午时分。
这可让那群等待向他汇报工作的官员们苦等了整整半天!
终于,在众人望眼欲穿之际,大将军李渊才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地从内宅走了出来。
李渊醒来先是在饭桌前大快朵颐,填饱了肚子。
他的目光落在了尹氏和尹氏怀中的李建成身上,简单地与尹氏交谈了几句。
之后,他便如同屁股着了火一般,急匆匆地赶往州牧府前院,去接见那些早已等候多时的官吏们。
目前,李渊在并州施行的这套行政体系,使得所有的大权都集中在他一人手中。
一旦离开了李渊,各个曹司之间就无法相互配合,政务自然也难以顺利推进。
因此,李渊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政务,对各项事务做出决策。
随着李渊这位大将军的归来,晋阳这座城市再次忙碌了起来。
首先,从武英殿传出的军令。
其中一项重要的军令,便是为了五月份进攻代郡而发布的聚兵令。
李渊下令,从西河郡各千户麾下抽调百户,率领他们的军队进入晋阳。
西河郡作为李渊最早施行军户制的试验地,如今已经过去了两三年的时间。
在这两三年里,军户制在西河郡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实践。
西河郡位于黄河的东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随着军户制的推行,各大千户堡如雨后春笋般在西河郡扎根,它们宛如一颗颗坚固的钉子,牢牢地钉在了边地之上。
这两三年间,不少部落企图向东扩张,但都被这些千户堡顽强地抵御在外。
(https://www.02shu.com/14_14388/2237843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