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兰陵王12】
秋叶纷飞时节,八百里加急的捷报终于传遍邺城!
兰陵王高长恭于边境大破周军,歼敌数万,收复失地,周国大将狼狈溃逃,北齐边境之危彻底解除!
消息传来,举国欢腾。邺城百姓自发涌上街头,欢呼“兰陵王”之名,声震云霄。战神之名,再次响彻北齐。
皇宫,大殿。
高长恭风尘仆仆,一身戎装未换,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臣,幸不辱命!”
皇帝高湛亲自步下御阶,将他扶起,脸上是难得的真切笑容:“长恭辛苦了!此战扬我国威,壮我军魂,当为首功!朕要重重赏你!”
“此战之功,非臣一人,乃全军将士用命,陛下洪福齐天!”高长恭并未居功,言辞恳切。
一番封赏自不必提,高长恭的声望在此刻达到了顶峰。
凯旋大军入城那日,盛况空前。高长恭骑着骏马,行在队伍最前方,银甲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面容虽带疲惫,却更添坚毅沉稳。道路两旁,百姓夹道欢迎,鲜花瓜果如雨般抛向军队。
郑璃站在王府门前的高台上,望着那个在万众簇拥下越来越近的身影,一直悬着的心,终于缓缓落下。他瘦了些,也黑了些,但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隼,此刻正穿过人群,精准地落在她的身上。
四目相接,隔着喧嚣的人海,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无需言说的牵挂与安然。
他平安回来了。这就好。
是夜,兰陵王府设下简单的家宴,为高长恭接风洗尘。席间,高长恭并未多谈战场凶险,只略略说了些边关风物。郑璃也默契地不问,只细心布菜,偶尔提及府中琐事,气氛温馨而宁静。
膳后,两人在庭院中漫步。秋月皎洁,洒满一地清辉。
“本王离京这些时日,府中……多亏你了。”高长恭停下脚步,看向郑璃。他回京途中,已听闻了巫蛊之事与流言风波,深知若无郑璃坐镇,王府恐生大变。
郑璃微微一笑,云淡风轻:“都是妾身分内之事。王爷在前线浴血,妾身理当守好家门。”
她越是这般轻描淡写,高长恭心中越是动容。他忽然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锦囊,递给她:“在边关偶得,看着……还算别致。”
郑璃微怔,接过打开,里面是一枚打磨光滑的狼牙,以银边镶嵌,用皮绳串着,质朴却带着一股来自塞外的野性与力量。这并非邺城常见的精致首饰,却别有一番意味。
“多谢王爷。”郑璃将狼牙握在手心,感受到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他的体温,心头微暖。
“那些流言……”高长恭沉吟道,“本王已知晓。辛苦你了,也……多谢太子妃(郑儿)在宫中周旋。”
他知道了。郑璃抬眼看他,在他眼中看到了了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他并非不通世事,只是以往不屑于此。如今,他似乎开始正视并感激她们姐妹在这朱门深院中的努力与付出。
“王爷与妾身,与郑儿,本就是一体。”郑璃轻声道。
高长恭深深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有些话,无需说尽。
---
然而,与兰陵王府的温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宫内的微妙气氛。
庆功宴上,高纬看着备受赞誉的高长恭,心中滋味复杂。他既享受北齐胜利带来的虚荣,又嫉妒高长恭的军功与声望。尤其看到郑儿望向高长恭方向时那与有荣焉的眼神(尽管那更多是因为姐姐),心中更是不快。
回到东宫,他屏退左右,拉着郑儿的手,半是试探半是抱怨:“爱妃,你看四哥如今风头无两,连父皇都对他赞不绝口。这北齐,怕是只知兰陵王,不知太子了。”
郑儿心中警铃大作,知道高纬的猜忌之心又起。她面上露出嗔怪的表情,依偎进他怀里:“殿下这是说的什么话?兰陵王再英勇,也是陛下的臣子,殿下的臣子。他立下战功,彰显的是陛下识人之明,殿下未来登基,亦有如此良将辅佐,乃是社稷之福啊。那些无知百姓懂得什么?这北齐的江山,将来终究是殿下的。”
她的话,既捧了皇帝和高纬,又将高长恭定位为“辅佐之臣”,巧妙地安抚了高纬那颗敏感的心。
高纬被她哄得舒服,捏了捏她的脸颊:“就你会说话!罢了,只要他安分守己,本太子自然不会亏待他。”
郑儿靠在他怀中,脸上笑着,眼底却藏着一丝忧虑。姐姐,王爷功高至此,已是悬顶之剑,日后我们姐妹,更要如履薄冰了。
凯旋的荣耀之下,新的暗礁已然浮现。邺城的天空,看似晴朗,却不知何时又会风云突变。
(https://www.02shu.com/14_14291/1110973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