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的1995小农庄 > 第874章 紫麒麟

第874章 紫麒麟


雨后的清晨,空气清冽得能拧出水来。

    日头一照,农庄里到处都水汪汪、亮晶晶的。

    杏花的花瓣沾着水珠,显得格外娇嫩。

    陈凌起了个大早,心里惦记着县城那边孵的小雁。

    前两天有别的事,没空去管,今天说啥也得接回来了。

    那玩意儿娇气,出壳后得尽快让“家长”带着认食认水,不然容易折。

    “素素,我去趟林场,把咱家那窝小雁崽子接回来。”

    陈凌一边喝着小米粥,一边对正在给乐乐喂蛋羹的王素素说。

    “行,早点回来。”

    “大棚里荒了一冬,草都快比菜秧高了,咱们还得拾掇呢。”

    王素素头也没抬,细心地擦掉乐乐嘴角的奶渍。

    睿睿一听“小雁”,立刻从碗里抬起头,嘴角还沾着米粒:“爸爸!睿睿也去!看小鸟!”

    “你去干啥?林场那儿乱,下雨一脚泥泞的,再给你摔了。”

    陈凌捏捏儿子鼓囊囊的腮帮子。

    “不嘛!睿睿要去!睿睿乖!不踩泥!”

    睿睿立刻放下勺子,抱着陈凌的腿开始耍赖。

    陈凌被缠得没法,只好道:“成成成,带你去。赶紧吃,吃完了换双小靴子吧,没你这号的小胶鞋呢。”

    爷俩吃完饭,陈凌给睿睿套上小靴子,自己蹬上高帮胶鞋,跨上小青马,驮着儿子往林场去。

    山猫正猫在暖棚里,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只毛茸茸、灰扑扑的小雁从竹匾里捧出来,放进垫了干草的柳条筐里。

    见到陈凌父子,他长舒一口气:“可算来了!再不来,我这都快成托儿所了!这小东西比娃还能闹,比小鸡小鸭能吃多了,一饿就嘎嘎嘎,吵得我脑仁疼。”

    柳条筐里,十几只小雁挤作一团,嫩黄的喙一张一合,发出细弱的“唧唧”声,黑豆似的小眼睛怯生生地打量着陌生的人类。

    睿睿踮踮着脚尖,看得眼睛发直:“爸爸,小鸭子!灰色的!”

    “傻小子,这是小雁,长大了能飞老高呢!”

    陈凌笑着纠正,伸手摸了摸,小雁们绒毛干爽蓬松,精神头不错。

    “对了,孵小鸡的钱还没给你分呢!回头给你把账分了!”

    陈凌提起柳条筐,稳稳放在马鞍前的驮架上。

    “不急不急,等把我惦记的狗场搞起来才是正经。”

    山猫摆摆手。

    辞别山猫,陈凌小心控马,带着一筐“唧唧喳喳”的小生命和兴奋的睿睿回到农庄。

    接下来是关键一步。

    让大棚里那些成年大雁认下这群“娃”。

    陈凌提着柳条筐走到大棚区。

    那些成年大雁正在水渠边梳理羽毛,见到陈凌过来,发出“嘎嘎”的叫声,并不怕人。

    它们对这个提供食物和庇护的两脚兽已经很熟悉了。

    陈凌将柳条筐轻轻放在渠边,然后退开几步,示意睿睿也别出声。

    他摹仿着大雁的叫声,低沉地“嘎”了几声。

    领头的那只公雁警惕地伸长脖子,歪着头看了看筐里的小不点,又看看陈凌。

    似乎有些疑惑。

    一只母雁似乎被小雁的叫声吸引,踱步过来,好奇地往筐里瞅。

    筐里的小雁感受到同类的气息,叫得更急切了。

    那母雁喉咙里发出温柔的“咕咕”声,竟主动跳进筐里,用扁嘴轻轻啄着小雁们的绒毛。

    其他大雁也围拢过来,“嘎嘎”交流着。

    很快,又有两只母雁跳进筐里,似乎本能地被激发了母性。

    “成功了!”

    陈凌心中一喜。

    这些大雁果然灵性,或者说,集群的本能让它们愿意接纳新成员。

    他小心翼翼地将筐倾覆,让母雁们领着蹒跚学步的小雁走到水渠边。

    成年雁们围着小雁,用嘴蘸着水,教它们如何饮用、梳理。

    小雁们摇摇晃晃地学着,很快就在水边嬉戏起来,发出欢快的“唧唧”声,融入了这个新的群体。

    “嘿嘿,小鸭子下水了!”睿睿看得咯咯直笑。

    “好了,让它们自己玩吧。”

    陈凌放下心,大雁社会化了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他挽起袖子,目光投向那两个已经清理干净棚顶、只剩下骨架和土地的大棚。

    “走,睿睿,跟爸爸种菜去!”

    “噢!种菜菜!”

    睿睿欢呼一声,拎着他的小塑料铲子就跟了上去。

    大棚里的土地荒废了一冬,杂草疯长,需要重新深翻、施肥。

    这对常人来说是个力气活,但对陈凌来说不算什么。

    他拿起一把崭新的铁锹,手臂发力,锹刃轻松切入泥土,一踩一撬,一大块黑褐色的土块就被翻了过来。

    泥土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腐殖质味道散发开来。

    睿睿也学着他的样子,用小铲子吭哧吭哧地刨着地,虽然只能挖起一点浮土,却干得极其认真,小脸上很快沾了泥点子。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哞——”一声悠长的牛叫。

    只见王素素赶着小白牛拉着的板车进来了,板车上铺着厚厚的旧棉被。

    康康和乐乐两个小肉团子正坐在上面,咿咿呀呀地挥舞着小手。

    梁红玉老太太跟在车旁,手里拿着拨浪鼓逗着他们。

    “呀!妈妈!弟弟妹妹!”睿睿立刻丢下小铲子跑了过去。

    “咋把他们都带出来了?”陈凌直起腰,笑着问。

    王素素把牛车停在大棚门口,无奈一笑:“别提了!这俩小东西,现在爬得利索得很,一眼看不住就满炕乱窜,逮着啥啃啥。”

    “屋里地方小,转不开,哭闹得厉害。还不如带出来,地方大,随便他们爬,大不了衣服脏了多洗两遍。”

    梁红玉也笑道:“富贵你是不知道,素素现在是真想开了。说娃皮实点好,天天圈在屋里,没病也圈出病来了。”

    陈凌看着板车上两个兴奋得手舞足蹈的小娃,再看看挽起袖子、一脸“豁出去了”表情的媳妇,忍不住哈哈大笑:

    “早该这样!咱庄户人家的娃,哪能那么娇气!土地爷看着呢,摔两跤吃口土,长得更壮实!”

    他走过去,一手一个把康康和乐乐抱下来,放在翻好的、松软的土地上。

    “来,儿子闺女,试试咱家新地的脚感!”

    两个小娃一接触到广阔的土地,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兴奋起来。

    康康手脚并用,飞快地向前爬去,目标明确地冲向哥哥丢下的小铲子。

    乐乐则对松软的泥土更感兴趣,坐在地上,抓起一把土,好奇地捏着,小嘴里还“啊啊”地说着什么。

    小白牛安静地站在一旁,温顺地甩着尾巴,大眼睛温和地看着小主人们在土地上探索。

    王素素和梁红玉则拿出带来的小马扎,坐在棚口边晒太阳边看着孩子们,手里还拿着针线活。

    阳光透过大棚的骨架洒下来,照在翻新的黑土地上,照在嬉闹的孩子们身上,暖洋洋的。

    陈凌看着这一幕,轻轻一笑。

    他重新拿起铁锹。

    翻地、耙平、起垄……

    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力量美感。

    睿睿在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之间跑来跑去,一会儿“帮”爸爸推耙子。

    一会儿又跑去逗弄弟弟妹妹,忙得不亦乐乎。

    康康终于爬到了小铲子旁边,拿起来胡乱挥舞着,嘴里发出“哒哒”的声音。

    乐乐则研究够了泥土,开始尝试着向前爬,追逐一只偶然路过的、慢吞吞的西瓜虫。

    王素素起初还紧张地盯着,生怕孩子吃了土或是磕了碰了。

    但看到陈凌鼓励的眼神,看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快乐,她也渐渐放松下来。

    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偶尔起身给爬远的乐乐调整一下方向。

    大棚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铁锹翻土的沙沙声、以及大人偶尔的低声交谈。

    小白牛偶尔“哞”一声,像是在给这温馨的劳作场景配乐。

    很快,一小畦畦地就整理了出来。

    陈凌取出早就准备好的种子袋。

    “睿睿,过来!帮爸爸点种!”

    “来啦!”

    睿睿赶紧跑过来,伸出沾满泥的小手。

    陈凌抓了一小把油亮亮的菠菜籽,放在儿子手心:“来,像爸爸这样,三个指头捏一点,轻轻撒在垄上,要撒开点,不能堆在一起。”

    他示范着,手指轻捻,种子均匀地洒在湿润的土床上。

    睿睿学得很认真,小眉头皱着,小心翼翼地撒着种子。

    虽然还是撒得歪歪扭扭,但那股认真劲儿格外可爱。

    “康康,乐乐,看哥哥种菜呢!”

    王素素抱着乐乐,指着这边。

    乐乐“啊啊”地叫着,康康也丢下铲子爬了过来,好奇地看着爸爸和哥哥的动作。

    陈凌心里一动,分别拿了两颗特别饱满的种子,塞进康康和乐乐的小手里。

    “来,咱家娃娃都来种,这是康康的,这是乐乐的,种下去,秋天就能吃大菠菜!”

    两个小娃懵懂地抓着种子,咯咯直笑。

    陈凌握着他们的小手,引导着他们将种子轻轻放在土里,然后盖上薄薄一层细土。

    “好了!种好了!以后这畦菜就是你们仨的了!可得看好了!”陈凌大声宣布。

    睿睿挺起小胸脯,责任感爆棚:“睿睿的菜!浇水!长大!”

    梁红玉见了就笑眯眯的,可能是今天晴的好,春天的气息浓。

    老太太就很有些感慨。

    这样一家子,还有小娃娃,多好,可惜啊,某些人难见到啊。

    ……

    大棚里,新翻的泥土气息混合着阳光的暖意,让人心生踏实。

    菠菜籽已经均匀地撒在了平整的土床上,覆上了一层薄薄的细土,像给黑褐色的绒毯缀上了隐约的纹路。

    睿睿拎着小喷壶,学着陈凌的样子,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把壶嘴里细密的水雾洒在垄上,小嘴念念有词:“喝水水,快长大,给大脑斧吃……”

    康康和乐乐则在妈妈和梁奶奶的看护下,在新翻的、松软的土地上爬得不亦乐乎。

    康康对一只被翻出来的、蜷缩成球的西瓜虫产生了浓厚兴趣,用小手指笨拙地戳着。

    乐乐则抓了一把湿土,捏得小手黑乎乎的,还试图往嘴里塞,被王素素眼疾手快地拦下,引得她不满地“啊啊”抗议。

    陈凌刚把黄瓜和西红柿的种子分区域点播下去,正弯腰检查畦埂的结实程度。

    一阵略显突兀的摩托车引擎声,由远及近的。

    “突突突……吱嘎——”

    声音在院门外停下,接着是几句腔调怪异的普通话和略显急促的脚步声。

    “陈、陈先生,陈老板,请问在里边忙吗?”

    陈凌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这个声音……是杰克逊。

    王素素也抬起头,脸上轻松的笑意淡了些,带着一丝担忧看向丈夫。

    梁红玉老太太则把爬远的乐乐抱回身边,小声嘀咕:“这洋鬼子,咋又来了?阴魂不散似的。”

    陈凌给两人递去一个“安心”的眼神,迈步走出大棚。

    只见院门外,杰克逊和那个华裔老人老黄正站在那里。

    老黄见到陈凌,连忙上前几步,脸上堆着恳切的笑,只是那笑容里满是勉强。

    “冒昧打扰,实在不好意思!我们……我们也是没办法了……”

    老黄搓着手,组织着语言:“陈先生,我们知道您忙,也体谅您的难处。”

    “可是……这都过去好些天了,山里天气变化快,我们经费快见底了,要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回去不好交代啊!”

    杰克逊也跟着附和,用生硬的中文说道:“陈老板,帮帮忙!我们可以加钱,加很多钱!”

    陈凌闻言,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却坚定:“不是钱的问题。最近我没空,过些日子还要去一趟港岛办事,实在抽不开身。”

    杰克逊顿时急得直跺脚,蓝眼睛里满是绝望:“上帝啊!难道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陈凌看着他们这副模样,沉吟片刻,开口道:“这样吧,我虽然没空亲自进山,但可以帮你们找狗。”

    “找狗?”老黄和杰克逊都愣住了,面面相觑,不明白陈凌的意思。

    陈凌点点头,继续说道:“你们不是一直在找‘紫麒麟’吗?那种传说中的藏獒。我可以试试帮你们找一只。”

    老黄和杰克逊顿时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陈凌。

    他们寻找“紫麒麟”多年,都快走遍了雪区,却一无所获。

    如今听到陈凌这么说,既惊喜又怀疑。

    “陈先生,您……您说的是真的吗?”

    老黄的声音颤抖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种藏獒真的存在吗?您能找到?”

    杰克逊也激动地抓住陈凌的胳膊:“陈老板!如果您真能找到紫麒麟,多少钱我们都愿意出!”

    陈凌微微一笑,心里却有自己的打算。

    管他世上有没有真正的“紫麒麟”,只要自己利用洞天福地的能力,培育出一只超越常理的藏獒,还是能做到的。

    “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找到。”

    陈凌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但我可以试试。你们先回去等消息,有眉目了我会通知你们。”

    他其实也不想老被这些洋鬼子打搅,味道大得很。

    但是呢,上赶着送钱的买卖,他是不会拒绝的。

    这些人找紫麒麟入魔了一样,想让他带着狗和老虎帮忙进山搜寻,为他们保驾护航,这不是开玩笑嘛。

    他可没那闲工夫,还是他自己来培育一只吧。

    正好山猫正在琢磨狗场和培育种犬的事。(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14_14268/1143290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