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2272章 等待多时了,各自展示手段吧

2272章 等待多时了,各自展示手段吧


女子都结束之后。

  轮到了男子百米开始预赛。

  现场的观众一下子就精神了不少。

  这不为别的,最简单的就是,现在我国的百米实力提升了很多。

  自家的竞争能力强,又在自家举办,那当然看起来就有意思。

  谁想去看自家支持和加油的人挨打呢?

  也许有这样的M。

  但这样的人终究不是多数。

  “我们可以看到观众的热情已经起来了,好,第一组就有我国选手登场。”杨剑其实自己也很期待,毕竟是百米飞人大战,又是家门口举行,不管是作为观众,还是作为运动员。

  都很想要看到发挥如何。

  “第一组是劳逸登场。”

  “以他的实力来跑,这个比赛应该是轻而易举。”

  “多保留保留体能就行,”

  “好了,各位观众朋友们!欢迎锁定2015年BJ田径世锦赛的直播现场,我是你们的解说员!杨剑。”

  “此刻,国家体育场“鸟巢”座无虚席,数万名观众的呐喊声汇聚成澎湃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

  “再过3分钟,男子100米预赛第1组的巅峰对决就要鸣枪开跑了!这组的阵容堪称“死亡之组”——牙买加传奇飞人阿萨法·鲍威尔领衔,南非新星阿卡尼·辛比恩、日本名将高津圭悉数登场,而咱们中国选手劳逸,将在第5道向晋级名额发起冲击!30岁的他,时隔5年再次站上国际顶级赛事舞台,今晚能否在家门口创造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观众朋友们,现在镜头给到了热身区!咱们先逐个认识一下这组的8位飞人!第3道,阿萨法·鲍威尔!1982年出生的牙买加传奇,曾经的男子1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巅峰时期9秒60  的成绩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即便现在已经33岁,本赛季依旧跑出了9秒70  的顶级成绩,这样的状态足以让他成为小组头号热门。”

  “你们看他的热身,高抬腿幅度均匀,摆臂动作舒展,每一步都透着“老炮儿”的沉稳,这就是顶级选手的气场。”

  “我认为他今年,即便是跑出了九秒七几的成绩,也依然是在保存实力。毕竟年纪大了,选手要学会做出取舍,他的主要目标还是在世锦赛的决赛上。”刘祥也是跟着说道:“作为巨头级的选手之一,他今天的状态,我认为是要比泰森.盖伊更好,应该还是奖牌的有力争夺者。”

  “不过劳逸也没有必要和他硬拼,拿下小组前三就行了。这对于他来说还是很轻松。”

  镜头转动,杨剑继续道:

  “第6道,南非选手阿卡尼·辛比恩!”

  “1993年出生的小将,才22岁,正值职业生涯的上升期。1米73的身高,步幅开阔得惊人,本赛季10秒01的赛季最佳,说明他已经具备了挑战一流选手的实力!他现在正在反复调整起跑器,眼神里全是冲劲,年轻就是资本,今晚他很可能成为黑马!”

  苏神在候场区看着,没想到和自己印象中比了很多年的西比尼,现在还是个小将。

  果然年轻就是好。

  就是可惜他的个头没怎么长,而自己的个头往上窜了一大截。

  而且以现在他的实力,已经不会再辛比恩和作为对手对抗了。

  虽然说这个人未来会成为非洲纪录保持者。

  在山神欧曼亚拉横空出事之前就由他代替了法苏巴,成为了欧洲百米之王。

  天赋还是有的,就是苏神这个时间线上进步的太快,他的眼里除了博尔特。

  在自己的巅峰期,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自己。

  曾经的主要对手之一——阿卡尼·辛比恩。

  也不行。

  第4道,日本选手高津圭。

  1988年出生,亚洲短跑的老牌劲旅,10秒08的赛季成绩,是日本队的核心选手。

  在这个时间线上,因为江里口匡史在莫斯科已经燃尽了自己,这两年已经渐渐退居幕后。

  所以本次世锦赛上已经看不到他的名字。

  这名日本选手,他的特点是技术细腻、发挥稳定,途中跑的节奏把控不错。

  但是那一套,还是小日子传统的那一套,跑个10秒附近,在职业生涯里面不难。

  但是想要更进一步。

  那就难上加难了。

  这个问题你别说现在,再过个十几年也没法解。

  “重点来了!”

  “第5道,咱们中国选手——劳逸!1985年出生,30岁的“老将”,时隔2年,他再次站上世锦赛的舞台,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因为他现在已经作为年纪最大的国内百米选手,站上了世界舞台。你们看他的热身,没有多余的花哨动作,慢跑、动态拉伸、起跑模拟,每一个环节都简洁高效。这两年劳逸一直在二沙岛进行系统训练,教练团队为他量身打造了提升启动反应和后半程冲刺的方案,备战最佳成绩达到了9.85以内,这意味着他完全有能力和顶尖选手掰掰手腕。”

  “而且到了30岁之后,每一年的状态都会有很大的浮动,对于运动员来说也应该珍惜最后的巅峰。”刘祥更多是作为运动员的角度来解说:“所以希望他可以在这一次比赛中竭尽全力把握自己,不留遗憾。”

  “再看其他选手:第2道加拿大的贾斯汀·华纳;第7道意大利的雅克·里帕雷利第8道克罗地亚的亚斯皮·鲍比。第1道韩国的金国英,这几位选手虽然实力稍逊,但也绝不能小觑,短跑比赛瞬息万变,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改变战局。”

  “现在裁判示意选手们进入赛道!劳逸已经走到了第5道,红色战衣上的“CHINA”字样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他弯腰摸了摸赛道,感受着塑胶的弹性,随后戴上了号码布,动作从容不迫。

  30岁的年纪,在短跑项目里已经不算年轻,但劳逸的大赛经验是他最大的财富,想当年自己进入二沙岛,从来没想过能跑到30岁。

  本来以为大龄新秀是个开玩笑的说法,现在来看,他每坚持一年巅峰,都是为后面的选手打样。

  因为这都是在告诉所有人。

  即便是30岁之后。

  我们也依然还有提升空间。

  依然能保持状态。

  而不像是以前欧美人说的那样,只要是爆发力的项目,亚洲人到了23岁之后就不行了。

  所谓的23岁定律。

  现在已经被全部打破。

  现在他们又整了个30岁定律。

  那自然也要打破。

  有了这样的使命感。

  劳逸训练起来也会更有动力。

  毕竟虽然成绩好,但是想要在比赛里面冲击前面的名次还是不太可能。

  而且他不像是张培猛,还能冲开9秒80的极限。

  他已经感觉到了自己想要打开9秒80的速度之墙,十分困难。

  既然如此。

  有一个新的信念。

  会更好的让他坚持下去。

  “set——”裁判的指令响起。

  8位选手迅速登上起跑器。

  “观众朋友们,屏住呼吸。”

  “劳逸的起跑姿态非常标准,身体重心压得很低,双臂弯曲贴于体侧,肘部夹角控制在最佳发力区间,指尖轻触地面,肌肉保持着紧绷的弹性,这是典型的“蓄势待发”姿态。”

  他的眼神死死盯着前方的赛道,耳朵全力捕捉到了发令枪的信号,全身的神经都紧绷到了极致。

  嘭——————

  比赛开始。

  劳逸的臀部微微抬起,身体重心进一步前移,肩背肌肉收紧,后腿蹬地的力量已经悄然积蓄。

  你们看他的小腿肌肉,线条紧绷,这是爆发力即将释放的信号。

  旁边的鲍威尔和辛比恩也进入了预备状态,整个赛道仿佛凝固了。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时间流速是一样的。

  但对于参赛的运动员来说。

  他们会感觉每一秒都比往常的一秒更加值钱。

  更加漫长。

  更加精细。

  电光石火之间,8道身影瞬间弹射而出。

  劳逸的起跑不错。

  反应时0.141秒。

  排在小组第二,仅次于鲍威尔的0.139秒。

  看他的动作,双手迅猛推离地面,肘部快速前送,带动上半身向前俯冲,后腿蹬地时髋、膝、踝三关节同步发力。

  爆发力通过刚性传导链直接注入赛道。

  红色身影如刀锋,瞬间冲出起跑线。

  前10米加速阶段,劳逸的步频快得惊人。因为身高不算突出,劳逸的优势就是步频和启动加速,你们看他的双腿,像小马达一样快速交替,每一步的蹬地都扎实有力,速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但鲍威尔果然名不虚传。

  起跑后瞬间占据领先位置,黑色身影一骑绝尘。

  而劳逸紧紧跟在身后,与鲍威尔的差距只有半个身位。

  辛比恩的起跑稍慢,暂时排在第三。

  高津圭则在第四位,亚洲德比的竞争已经开始了。

  起码这个曰本选手自己认为是这样。

  短跑比赛的前30米是启动加速阶段,谁能在这个阶段建立优势,后面的比赛就会更从容。

  劳逸现在的加速节奏非常好,上半身保持稳定的前倾角度,核心肌群紧绷,没有一丝多余的晃动,这能最大限度减少能量损耗。

  他的摆臂动作也很有特点,双臂以肩为轴快速前后摆动,肘部始终贴近躯干,避免了横向晃动,每一次摆臂都精准带动腿部发力,这就是二沙岛科学训练的成果。

  进入30米到70米的途中跑阶段,赛道上的格局逐渐清晰。

  鲍威尔已经彻底拉开了一点距离,他的步幅实在太开阔了,1米88的身高让他每一步都能覆盖更大的距离,速度持续攀升,已经领先劳逸几个身位。

  但劳逸没有丝毫慌乱,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节奏,没有被鲍威尔的速度带乱。

  仔细看劳逸的途中跑技术。

  上半身保持着流线型姿态,肩胛骨收紧下沉,避免了肩部耸动带来的风阻浪费,背部肌肉如紧绷的绸缎,将上肢力量与下肢发力完美串联。

  他的步频依旧保持在高位,虽然步幅受限于身高不如鲍威尔和辛比恩,但凭借前程“小步高频”的跑法,速度始终没有落下。

  每一次蹬地,劳逸的髋部都充分打开,大腿前摆时带着强劲的惯性,脚掌落地时从脚跟快速过渡到前脚掌,脚踝的跖屈动作如弹簧般迅捷,将落地冲击力转化为推进力。

  现在镜头给到辛比恩。

  这位南非小将开始发力了,他的步幅优势在途中跑阶段逐渐显现,正在快速追赶劳逸。

  两人的差距已经缩小到半个身位。

  而曰本选手高津圭也在稳步提升速度,他的途中跑节奏很稳,但步频明显不及劳逸,暂时排在第四位。

  劳逸现在面临着双重压力。

  前面是鲍威尔的强势领跑,后面是辛比恩的紧追不舍。

  但你们看他的表情,依旧非常专注,眼神死死锁定前方,没有丝毫动摇。

  这就是大赛经验的价值,30岁的劳逸知道什么时候该发力,什么时候该稳节奏。

  胸腔扩张与核心收缩完美协同,氧气高效输送到肌肉,这能让他在高强度的途中跑阶段避免过早出现体能透支。

  50米处的速度监测显示,劳逸紧紧咬住了鲍威尔,没有让差距进一步扩大。

  当然鲍威尔放水的概率也不小。

  不过预赛而已,对于他们来说本来就没有难度。

  要把预赛拼命跑去晋级决赛的事情,那是以前的亚洲运动员所想的事。

  现在咱们的亚洲顶尖运动员,起码要去想三枪的事情。

  而不是跑完两枪就行了。

  这个阶段,选手们的体能消耗开始加大,但……劳逸的动作依旧没有变形,摆臂的频率和幅度始终保持一致,腿部蹬地的力度也没有减弱。

  这足以说明他这两年在二沙岛的训练没有白费。

  从28一直训练到了30岁,这个日日夜夜,他可没有一天敢偷懒。

  尤其是说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之后,就越发的注重训练质量。

  所以说他现在还能保持好的状态,和自己的日夜苦练不无关系。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最后30米!

  冲刺阶段来了!

  劳逸没有被拉开,辛比恩已经追了上来,三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高津圭也在奋力冲刺,但差距已经被拉开,暂时无法对前三构成威胁。

  不过到了后程,劳逸本来就是进入了自己的优势区。

  你可以说,鲍威尔这些人依靠自己的硬实力强过好几个档次,因为是巨头级,所以降级下来和劳逸比拼,可能后程还有优势。

  但是其余实力差距没有超过自己的人。

  想要和他比拼后者。

  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劳逸现在开始发力。

  只见他的身体再次前倾,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阻力,双臂的摆动幅度明显加大,每一次前摆都像是要突破空气的阻隔,后摆时则狠狠发力,带动全身的力量传递到腿部。

  看他的髋部,主动前送与转动,带动大腿前摆幅度自然加大,这种“髋主导”的发力模式,让他在保持步频的同时,步长也得到了延伸,速度再次提升。

  辛比恩不甘心落后,这位年轻小将拼尽了全力,脸部因用力而微微扭曲,颈部青筋凸起,步幅已经开到了最大。

  他的速度提升得非常快,与劳逸的差距缩小到了仅仅一个脚掌的距离。

  绿色身影紧追红色身影,赛道上的竞争已经到了毫厘之间。

  不过这只是辛比恩的幻觉。

  原因没有别的,虽然今年新比恩已经打开了10秒。

  也是一名破十选手。

  但是他现在最好成绩也就是9秒97而已。

  再加上他要比劳逸年轻个七八岁。

  经验明显不如劳逸丰富。

  就在他以为自己要赶上去的时候。

  劳逸突然在后面把速度开始“提升”。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劳逸在这里突然把速度加起来的感觉。

  让辛比恩想要超越的想法,直接变成了泡影。

  劳逸的体能储备太惊人。

  30岁的年纪,在最后30米的极限阶段,依旧能保持如此强劲的爆发力。

  这得益于他在二沙岛的专项训练,教练团队为他设计了大量的间歇跑和冲刺耐力训练,让他的肌肉耐乳酸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再借助苏神提供的各种黑科技装备。

  来恢复身体,让自己可以承受更高强度和更大周期的训练。

  然后他的训练质量又是仅次于苏神的存在。

  再加上这么多年苏神给他打好的基础。

  科学、天赋、努力,没有缺一样的情况下,劳逸才可以在30岁的年纪还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这也是之前的国内运动员不具备的。要不然就是你有天赋,缺了科学和努力。

  要不然就是你有天赋又努力。

  但是少了科学的方式,你还是很快到达瓶颈。

  而且没有科学的治疗和恢复手段。

  身体进入一个新的强度之后恢复不过来,那么日积月累就只有受伤这条路。

  可你看看现在。

  现在他的动作依旧没有变形。

  膝盖抬升高度稳定。

  落地缓冲流畅。

  每一步都踩得铿锵有力。

  没有丝毫拖沓。

  辛比恩这辈子和国内选手的比赛比较少。

  在他身边接触过的亚洲人几乎都是,没有100米的竞争力。

  导致他赛前其实很想要看一看,作为亚洲之光的中国队。

  到底百米有什么水平?

  当然现在他看到了。

  劳逸现在的水平稍微认真一些。

  可以把刚刚打开10秒的辛比恩。

  压的死死的。

  不管你怎么跑,都可以压住你的那种压。

  最后20米。

  鲍威尔已经彻底锁定了小组第一的位置,他的速度开始减慢,黑色身影渐渐降速冲向终点。

  这要是换成年轻的鲍威尔,肯定不会这么。

  一口气顺下去多爽。

  可是现在呢。

  年纪大了之后,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现在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第二和第三的晋级名额上。

  劳逸在前,辛比恩紧随其后,两人几乎是齐头并进。

  看台上的中国观众已经全体起立,挥舞着国旗,“劳逸加油”的呐喊声震耳欲聋,这股主场优势的力量,正在推动着劳逸向前。

  这就是主场作战的好处。

  劳逸听到了观众的呐喊。

  他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死死盯着终点线,瞳孔里倒映着那道白色的计时线。

  摆臂节奏再次加快。

  双腿交替的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红色身影像是被注入了新的能量。

  再次向前窜出了半个身位。

  辛比恩也在咬牙坚持,但他的步频已经达到了极限,开始出现轻微的波动,这就是年轻选手和老将的差距,在极限状态下的节奏把控……

  还是老辣的劳逸更胜一筹。

  最后15米!

  高津圭已经被甩开。

  劳逸的核心肌群如钢索般紧绷,死死锁住身体平衡,避免了任何多余的晃动,将能量损耗降到最低。

  他的呼吸虽然急促,但依旧保持着规律,没有出现紊乱,这是顶级选手的心理素质。

  劳逸心理素质的环节从不让人质疑。

  辛比恩还在追赶,但他的身体开始出现轻微的后仰,这会影响发力效率,差距正在被慢慢拉开。

  现在终点就在眼前。

  劳逸没有盲目挺胸,而是遵循二沙岛训练中“低重心精准前送”的核心要领:核心肌群瞬间收紧,凭借自身的重心优势,上半身不后仰、不偏移,反而将骨盆微微前倾,带动胸骨向前做“点对点”的精准推送。

  这个动作看似细微,却能让力量全部集中于躯干前送,每一分发力都精准作用于计时点,避免了矮个子选手压线时的身体晃动。

  辛比恩也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他猛地挺胸压线,但动作幅度过大导致身体失衡,上半身出现了轻微晃动,反而浪费了发力效率。

  而劳逸的根本都没有压线的意思。

  双臂摆动降至最低频率,避免多余动作分散力量,双腿保持最后两次高频蹬伸,脚踝蹬离地面时的弹性反馈,与躯干前送形成协同。

  呼————————

  小组第1,毫无疑问是鲍威尔。

  在0.1米每秒的小逆风状态下。

  鲍威尔轻松跑出了9秒95。

  自然是领跑第一进入半决赛。

  第2位就是刚刚在跑完的我国选手——

  劳逸。

  “10秒03。”

  “很不错的成绩啊,最后有明显的放水。”

  “很轻松就压住了非洲那边的年轻天才选手辛比恩。”

  “看起来对于他来讲,第二枪想如何进入决赛才是要做的事情。”

  “预赛还没有考虑这么多。”

  “好歹也是9秒85以内的实力,有资格这么做。”

  混合采访区的灯光聚焦在劳逸身上。

  毕竟是自家主场作战,镜头多给一点实属正常。

  红色战衣还带着赛道的余温,他抬手擦了擦额角的薄汗,呼吸虽略急促,神情却从容淡然。面对围上来的记者,他“嘿嘿”的笑了几下,开口时语气平和却藏着底气:“10秒03,小组第二晋级,这个结果挺满意的,完全发挥出了训练中的水平。”

  谈及这场与鲍威尔、辛比恩等强手的对决,劳逸没有丝毫怯色,反而带着几分从容:“赛前就知道这组实力很强,鲍威尔是传奇选手,辛比恩年轻有冲劲,但我没给自己太大压力,就是按教练制定的战术跑——起跑抓反应,途中跑稳节奏,冲刺拼细节。其实跑起来之后,我只专注自己的节奏,没太多精力想对手,毕竟短跑比赛,能把自己的技术发挥好就赢了一半。”

  “这两年在二沙岛的备战太关键了,教练团队针对我的特点,打磨了起跑反应和压线技术,尤其是最后的精准前送动作,练了无数次,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了。刚才冲刺时和辛比恩咬得很紧,最后能守住优势,全靠平时的反复演练,这就是科学训练的底气。”

  30岁的年纪在短跑选手中不算年轻,谈及体能储备,劳逸眼神笃定:“确实,和年轻选手比,体能上可能不是绝对优势,但我更注重训练的效率和恢复的科学性。二沙岛的后勤保障特别到位,训练完有专业的康复放松,营养师搭配饮食,让我的身体状态能一直保持在高位,今天最后30米能顶住压力,就是体能储备到位的证明。”

  提到接下来的半决赛,劳逸语气坚定却不张扬:“晋级只是第一步,半决赛的对手会更强,肯定要拿出更好的状态。接下来会好好调整,针对性补一补细节,争取能在半决赛中再进一步。在家门口比赛,有这么多观众支持,我也想多跑几场,为中国田径拼一把。”

  说完,他朝记者们颔首示意,转身走向运动员通道。

  背影挺拔沉稳。

  没有过多的亢奋张扬。

  只有历经打磨后的从容与笃定。

  也是劳逸这些年也比了这么多大赛,加上年纪也渐渐进入了30的大关,自然变得更加沉稳。

  第3名就是辛比恩。

  他的成绩是10秒09。

  同样也进入了下一轮。

  小日子的选手有点倒霉,在这一枪逆风的情况下,竟然能跑出10秒15的成绩。在小日子的国际赛场上已经算是很硬了。

  但是很可惜,这一组的前三名都很强。

  根本没有给他一丝机会。

  他只能暂时待定。

  然后等待小q的角逐。

  至于鲍威尔,他感觉跑这比赛就像是流个汗。

  给自己找找状态。

  仅此而已。

  贾斯汀·华纳第五10.20。

  第六雅克·里帕雷利10.41。

  ……

  第2组没有我国选手,这一组的第1名是美国选手泰森.盖伊。

  盖伊也是倒霉呀,预赛第1场,竟然就撞上了接近1.5米每秒的大逆风。

  这让他才跑了个10秒11。

  成绩上虽然是10秒11。

  可这一枪,他的硬实力输出。

  绝对是撬开了10秒。

  并不比鲍威尔那边消耗要小多少。

  这和他原本的想法可大相径庭。

  布雷克,这一场是排在第2位。

  他没有想要去争第一。

  10秒19的成绩正好拿下第二。

  法国选手勒梅特里,10秒24直接晋级。

  小组第四是德国选手,斯文·克尼普哈尔斯,他的成绩是10秒31。

  这一组的人实属有些倒霉,碰到这么大的逆风。

  让你等下和没有什么风速,甚至是顺风的选手去竞争小q。

  简直就是地狱难度。

  女子那边梁晓静之所以可以成功晋级。

  难道不就是多亏了她那一组是个超风速的一组吗。

  看得出来,这个德国选手很是沮丧,明明他的打算是在这一枪跑得更快,争取小q的。

  正说着呢,第3组登场。

  张培猛vs奥古诺德。

  再次上演。

  原因很简单,这一组除了他俩,竟然没有几个厉害的选手。

  如果说有死亡组的话。

  那他们这一组就是天堂组。

  至于巴巴多斯的拉蒙·吉滕,他职业生涯最好成绩也就是10秒02连10秒都没有打开过。

  根本不可能威胁到这一组的张培猛和奥古诺德。

  所以张培猛和奥古诺德。

  有机会代表亚洲争夺小组第一。


  (https://www.02shu.com/14_14188/8767741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