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2341章 风波起

第2341章 风波起


第2341章  风波起

        钱府。

        钱惟演兄弟七人,除大哥、二哥英年早逝外,其他兄弟五人皆有官职在身,不过大多都是遥领,并不需要赴任。

        这天傍晚,钱惟渲正在批斗钱惟演。

        “以太后诞辰为长宁节,国朝未有先例。”

        “四哥儿,你怎地如此糊涂!”

        此时,钱惟渲很是生气,如果不是从外面听到了风声,他压根不知道钱惟演上书的事。

        此等大事,钱惟演竟然没有和族中商议,便私自上了一封劄子。

        生气的同时,钱惟渲心中也满是不解。

        自家弟弟什么性格,他再清楚不过,虽然钱惟演是弟弟,但是却老于世故,素来沉稳。

        尽管多有攀附之名,可那也是为了家族。

        钱氏乃是吴越王室,其父钱俶(ti四声)乃是末代吴越国王,因主动献地,宋廷对他们一家还算优待。

        可有道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恩请迟早有耗尽的那一天。

        因此,哪怕钱惟演的名声不是很好,但在这个家里,兄弟几人还是很尊重他的。

        “三哥儿,我这也是别无选择啊。”

        钱惟演长叹一声,大哥和二哥死后,钱惟渲便是家中最年长的兄弟,没能和钱惟渲商议便做出决定,钱惟演也很抱歉。

        然而,他也没办法。

        身为人精的钱惟演,怎么可能做出这种傻事?

        这背后是太后的意志。

        有太后压着,和不和三哥商议,又有什么用?

        不同意,也得同意。

        “这是圣人(太后)的意思?”

        说着,钱惟渲朝着天空的方向指了指。

        “嗯。”

        钱惟演微微点头,太后不仅让他奏议‘长宁节’的事,还打算让他准备准备明年改元的事。

        一般而言,宋朝的皇帝登基后不会立即改元,而是第二年改元。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元年,这家伙即位当年就改元,而且是距离新年不到十天,如此一来也就导致,太平兴国元年只有八天)

        而现在距离新年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太后现在便让他筹备改元之事,可见太后心中是多么紧迫。

        当然,这事钱惟演同样不准备告诉族里。

        因为说了也白说,不如不说。

        最近几天,钱惟演一直在揣摩太后的意图,苦思冥想了几天,他基本上已经猜的差不多了。

        为此,他也准备两个年号。

        一为天圣,二为明道。

        前者出自东晋殷仲堪的《天圣论》,天者,万物之根本,冥然而不言,圣者,承天之照,用天之业。

        其意为真宗为天,官家为圣。

        当然,天圣还隐藏着另外一层意思,天字可拆解为‘二人’,意味二人圣。

        后者‘明道’则意味明晓大道之一,同时‘明’字也有日月并之的意思。

        不得不说,钱惟演不愧是饱读诗书之辈,取名水平绝对是顶级的,既好听,又能暗中讨好太后。

        “四哥儿,为兄只希望你日后做决定时,多为家族考虑。”

        良久,钱惟渲默默一叹。

        “我等本是吴越王室,入宋后,当真是苦了你了。”

        “三哥儿,我会的。”

        钱惟演并不怎么在乎自己的名声,亦如天台山国清寺的两位隐僧所言。

        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伱且看他。”

        个人一时的荣辱,哪有家族的延续重要?

        那些讥讽他的人,他又不认识,压根不需要在意。

        “唉。”

        钱惟渲点了点头,神色中满是怅然。

        世间之事,岂会尽如人意所愿?

        钱氏能够有今日的局面,大半靠的是先祖的余荫,小半靠的是钱惟演的付出。

        至于其他族人的贡献,加起来也比不上钱惟演一人。

        说钱惟演是钱氏的顶梁柱,丝毫不为过。

        这不仅是爹爹的遗嘱,更是族中族老的共同决议。

        然而,令钱氏两兄弟没想到的是,那份劄子造成的影响远比他们预料中的要深得多。

        当钱惟演上言‘长宁节’传开后,御史们是最先做出反应的。

        御史纷纷反对,这完全是预料中的事。

        毕竟此事在本朝是没有先例的。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王曾对此事的抗拒,远远超过了预期。

        王曾没有讨论‘长宁节’是否符合法度,而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钱惟演本人。

        【惟演以妹妻刘太尉,实乃太后姻家,依祖宗故事,不可预政也,请黜之。】

        单看此份奏疏,王曾好似没有提及‘长宁节’是否符合法度。

        然而,‘祖宗故事’一出,王曾的态度已然是昭然若揭。

        依祖宗故事,哪有以太后诞辰为圣节的?

        没有!

        从无此例!

        宝慈殿。

        看到王曾奏疏的那一刻,刘娥气的直接打翻了桌上的茶盏。

        张口祖宗故事,闭口祖宗故事!

        更易茶法之时,怎地不言?

        偏偏此时将祖宗家法搬了出来!

        王孝先!

        欺人太甚!

        此时,刘娥很想直接一份中旨罢免王曾。

        但这也只是想想。

        固然,她能将王曾罢黜出京。

        然,人言可畏。

        若是她这么做了,明日抗议的奏疏只怕会同雪花片一般,飞入宫中。

        不过,这笔账,刘娥记下了!

        她以后会派人亲自盯着王曾,一旦王曾犯了什么错,不论是大错,还是小错,刘娥都会无限将其放大。

        然后,直接一封中旨让王曾滚出京城!

        另一边。

        王府。

        后院。

        “王相,坦夫拜谢!”

        吕夷简毕恭毕敬的朝王曾敬了一礼,那份奏疏是吕夷简说服王曾上言的,将矛头指向钱惟演,也是吕夷简的主义。

        既然打定主意支持官家,吕夷简自然会拿出实际行动。

        剪出太后的羽翼,便是计划的第一步。

        况且,钱惟演和丁谓也是交好的,此次上书,可谓是一石二鸟。

        唯一吃了亏的便是王曾。

        以太后的性子,王相势必会被太后记恨,日后免不得到地方上走一遭。

        为了说服王曾,吕夷简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这等大事,动动嘴皮子肯定是不行的。

        必须要付出点实际的东西。

        前不久,吕夷简和王曾约定,王曾之子王縯将会拜吕夷简为师,公开的那种。


  (https://www.02shu.com/13_13964/11768203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