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的1957,从深山老村开始致富 > 第571章 分配

第571章 分配


谷场上顿时鸦雀无声,连刚才还在咿咿呀呀闹腾的小娃娃也被大人紧张地捂住了嘴,生怕漏掉一个字。

天地间仿佛只剩下锅灶里柴火燃烧的噼啪轻响和风吹过场边老槐树的轻微呼啸,衬得王信那略带沙哑却异常坚定的声音,如同铁锤敲击般,字字砸在每个人心坎上。

“咱们王家村,从五八年大伙儿一条心,勒紧裤腰带干公社化到现在,风风雨雨这么些年,不容易!汗水摔八瓣,黄土里刨食,饿过肚皮也顶过风霜!”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扫过一张张被灶火映红、刻满风霜又充满期盼的脸庞。“这两年,咱自己肯干、会找路子,总归是比方圆几十里其他村子,日子强了不少,腰杆子也硬气了些!”

“接下来呢,就是安平提的种果树这件大事!我希望全村的老少爷们儿、大姑娘小媳妇,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别怕苦,别怕累,更别怕学新东西!这都是为了啥?”他猛地一挥手,声音拔高,“就是为了咱们王家村能早一天过上好日子,为了咱的娃儿们将来有奔头,为了早一天实现那四个现代化!”

铿锵有力的话语引来一阵低沉而有力的“对!”“是这么个理儿!”的应和,无数粗糙的手掌无声地攥紧了。

王信从身旁的王兴业手里郑重地接过一个磨得发亮的小笔记本,翻开,眯着眼仔细看了看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甚至微微发颤:

“今天这顿饭,为啥吃?就为庆祝咱村头一炮打响了——大棚蔬菜,大丰收了!成绩,那是顶呱呱的好!我现在,就给大家伙儿报个数!”

所有的目光,无论老幼,都像被磁石吸住一般,死死聚焦在他手中那承载着希望的小本子上。

“这头一茬呢,咱们投入大,薄膜、竹竿、肥料、人工,成本还没完全算进去细账。毕竟头回试水,想着一把就捞回全部本钱也不现实。”他话锋一转,拳头重重砸在面前的方桌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但是!照这个势头,再稳稳当当地收上一季,我敢拍胸脯说,建这二十个大棚的本钱,就能全捞回来了!往后,就是净赚!”

这个开头就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人们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惊喜。

“重点来了!”王信提高了音量,如同洪钟,瞬间压下了场中的所有议论,“今年这头一茬大棚菜,咱们统共收了——”他故意拖长了调子,目光炯炯地扫视全场,“七万四千八百多斤!”精确到百位的数字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引爆了一片惊叹的抽气声和“老天爷!”“这么多!”的低呼。

“咱们就按抹了零头的七万斤算!”他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安平带着人跑销路,定的平均价是八分钱一斤!这可是咱村里过秤实打实的分量,还没算上市里运输可能有的那点损耗呢!就按七万斤算,这一茬大棚菜,给咱村挣回来——”他再次停顿,让那个巨大的数字在每个人心中酝酿、膨胀,“五千六百块钱!”

短暂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后,是压抑不住的、巨大的嗡嗡议论声猛然爆发,每个人的眼睛都亮得惊人,仿佛燃起了火苗。

王信环视全场,胸膛起伏,用尽全身力气喊出最后一句:“也就是说,单凭这头一茬大棚菜,咱们王家沟,男女老少,有一个算一个,人均就分了——十块钱!”

“轰——!”

话一落下,顿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男人欢呼声,和女人喜极而涕的声音。

王信用力地挥舞着手臂,好一会儿才勉强压下这沸腾的声浪,他的脸上也带着压不住的喜色,但眼神依旧锐利:“第一个就是马上种果树的事情;第二件事情也就是大家伙一直都关心这村子里面挣钱了,这钱该怎么分呢?”

听到“分钱”二字,所有热切的目光再次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王信身上。

十块钱!人均十块!家里五六口人的就是五六十块,七八口人的就能分到七八十块甚至更多!

百十块钱,这对于现如今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一笔巨款。

能盖起两间结实的土坯房,能给儿子体体面面地说上媳妇,能让一家人几年都不用为油盐酱醋揪心!

三爷爷王信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第三件事就是之前说过的,今年下半年开始,全村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只要到了上学的年纪,全部都给我去读书!一个也不许落下!”

他目光扫过人群里那些半大孩子的脸,语气斩钉截铁:“所有的书本费、学费,族里面,包了!”

这时,村子边缘,一个穿着打补丁衣服、姓李的老者迟疑地站了出来,脸上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声音不大却清晰地问道:“三太爷……我……我想问一下,那我们其他几个姓的孩子呢?也……也能算在里面吗?”

“你这话问得真有意思!”话音未落,一个壮实的王家后生立刻跳了出来,带着毫不掩饰的排外,“你们其他姓的和我们老王家有啥关系?凭啥沾这光?”

“就是!”旁边立刻有人帮腔,语气刻薄,“当年要不是我们老王家心善收留你们这些外姓人,你们祖辈还不知道在哪片野地里刨食呢!咋滴,这恩情都喂狗了?”

“我就说了,这些外姓人,就是不知恩图报!”指责声瞬间连成一片,王家人看向那些外姓人的目光充满了疏离和不满。

“行了!都给老子闭嘴!安静!”王信猛地一拍桌子,拉下脸来,声如炸雷,“什么外姓人不外姓人的?只要在这王家村的地界上生养的娃,吃王家村的水粮长大,不都是我王家的后代?血脉是远了点,情分就淡了吗?”他凌厉的目光扫过那几个起哄的王家后生,带着慑人的威严。

“我最后说一次,不利于我们王家村团结的话,老子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从你们嘴里听见!下一次谁再敢放这种屁,就给老子卷铺盖滚出王家村!听清楚没有?”他的怒吼镇住了全场,那几个后生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吭声。

王信转向那李姓老者,语气缓和但依旧坚定:“李老哥,你听着,只要是我们王家村的孩子,不管是姓王、姓李、还是姓张!只要你们肯读书,有那个出息劲儿,就算读到京城里的大学,只要我们王家村有这个能力,勒紧裤腰带也会供下去!”

他再次环视所有村民,尤其是那些眼神怯怯的孩子:“孩子们,你们也给我听好了!你们的爹娘要是敢拦着不让你们去学堂,你们就尽管来找我王信!看老子不拿拐棍敲开他们的榆木脑袋!”这话带着几分狠劲儿,却也透着一股暖意。

所有人听着王信掷地有声的话,王家本姓的虽然脸上还有些不服气,嘟囔着,却也无可奈何。

外姓的则暗暗松了口气,眼神里多了感激。

谁都明白,这绝不仅是王信一个人的意思,必然是祠堂里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共同拍板定下的。

以前族里穷得叮当响,大家阳奉阴违也就罢了。

现在?族里握着几千块的“巨款”,腰杆硬得跟铁打的似的,谁敢真去触这个霉头?

王信见无人再公开反对,便宣布了核心议题:“至于村子里这公共的钱财怎么用,我和几位族老商量好了章程。”他声音沉稳,条理清晰:

“拿出三成来,按人头分红! 这是大家伙儿辛苦挣来的,该分到手里高兴高兴!”

“另外三成,存起来,当成咱们村的公共储备资金! 天有不测风云,防备个灾年荒月、急病难事,这是咱们的保命钱、压舱石!”

“再拿出两成,专款专用,给孩子们谋未来!读书的学费、买书本、奖励好学生,都从这里出!娃儿们出息了,村子才有大出息!”

“最后这两成,”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人群里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几户衣着格外破旧的人家,“是咱们村的‘仁义钱’!补贴给村子里的孤寡老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的困难户,还有……祠堂的维护、祖宗祭祀这些家族大事,也走这笔钱!”

“章程就是这么个章程!”王信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大家伙儿听着!谁要是觉得这分法不公道,哪里不满意,现在!就当着全村老少的面,提出来!过了今天,再想翻腾,门儿都没有!”


  (https://www.02shu.com/13_13348/1111058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