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初唐随军日常 > 第1496章

第1496章


羊览恩还真被她忽悠地不行。

实在是当今圣上的年龄太……小了。

“是吧,我也劝你一句,这几年国泰民安的挺好,朝局安稳,天子圣明,一切井然有序。”

瞎折腾啥。

贞观十年后有的是变动呢。

“那羊某不是只能熬资历了?”羊览恩泄气不已。

明洛看他一眼:“哪有那么多捷径……你看我,折腾了那么多年随军多少次,捡到啥便宜吗?”

她本意是拿自己的失败安慰对方,结果羊览恩的眼神不太对劲。

暗戳戳的。

一切尽在不言中。

“你这眼神,意思是我捡到了?”明洛笑得云淡风轻,“是,和其他倒霉蛋比,我运气好。但我经常想的是,我要是男儿身,这会怕是比羊郎中你更有前途吧?嗯?”

羊览恩抿了抿嘴,没吭声。

“羊郎中,你到底出身大户,体会不了我的处境……”明洛自己说着都笑起来,卖惨从来是最多余的。

不存在感同身受。

“这个点儿,咱俩该回去了吧?”今日出城该见的人见了,该巡视的庄稼也看了。

“回吧,和那边农户说一声,还一直想留咱俩用饭……”羊览恩这几年最大的进步是,接地气了很多,没有从前那么高高在上了。

“嗯。”

棉花的推广程度不如明洛想象地好,毕竟这个时代的任何事物都是慢悠悠地传播发展。

想想岭南那边光是知道天子登基改朝换代,就比关中落后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

南方气候比北边热,相对来说更用不上棉织品,有限的土地拿来种粮食作物更符合世情些。

这是贞观五年。

之后的日子淌得很快,因着天下大定,各方降服,长安渐渐有了天下第一大城的气象,往来商旅民众官吏不可计数,间接促使房价蹭蹭飙升。

也是从这年开始,李二离开长安巡幸他处的时日慢慢多起来,从小小的骊山汤泉变为了修缮一新的九成宫。

这年春和景明之际,李二领着浩浩荡荡一家子人以及一个小小的朝政班子,巡幸九成宫。

长安则留了房玄龄居守。

春风微醺,鸟语花香。

欣赏着曲觞流水的明洛把玩着一个精巧玲珑的酒杯,漫不经心地听着王仁祐的牢骚。

她有时觉得,男人话一多,真什么气质气场统统消失不见。

“长乐公主要出嫁?”

明洛虽说没当回事,但很会抓重点。

王仁祐捋着胡须道:“公主出嫁,繁文缛节极多。左右人家已定,和长孙家亲上加亲,据说也是青梅竹马。”

“长乐公主是陛下爱女……”

王仁祐一听来了精神,直言道:“我已上奏,可为公主增添一处封邑,投陛下所好,博士以为如何?”

明洛放下了酒杯。

然后夹了一块腌萝卜醒醒脑子。

她从来珍惜承平年代的美好,谁也不会怀念腥风血雨,战场上朝不保夕的日子。

除非能从中牟利建功立业。

像是一把年纪因李二信重,仍在外厮杀领兵的张士贵。

同是武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比如能继续带兵在外立功的几位,一来受李二信重是心腹,二来官位没到头属于有嘉奖余地的。

另一类就比较霉了,比如张公谨,封了公在襄州做着都督,刚就在几天前讣告登在了小报上。

此外再一类,比如受病痛折磨的秦琼,基本玄武门后不再领正经官职,只偶尔进宫露个脸刷下存在感。

李靖呢……


  (https://www.02shu.com/11_11984/4430190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