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813章:朱由检的好日子

第813章:朱由检的好日子


现在是1646年了,秋日,山东落石村的午后,日头依旧有些毒辣。

一个穿着粗布短褂、裤腿挽到膝盖的中年汉子,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捏着一把刚被翻耕过的泥土。

他脸上的皱纹如同干涸土地上的裂痕,深深刻在额角和眼角,常年风吹日晒,皮肤变得黝黑粗糙。

虽然才三十多岁,但两鬓已然花白,夹杂在黑发里格外显眼,那是昔日过度操劳留下的印记。

赫然是朱由检,曾经的大明崇祯皇帝。

如今,村里人都叫他老朱,或者干脆叫他朱矿头,因为他主要的活计是在村外的矿上。

此刻,他正对着田里一台冒着黑烟、发出突突声响的铁家伙出神。

这是天工院新拨下来的柴油旋耕机,一个年轻的农技员刚刚教会他们怎么用。

钢铁的犁刀轻松地切开板结的土地,将深层的土翻上来,又耙得松软平整。

朱由检用力攥了攥手里的湿土,土质松软肥沃,带着阳光的味道。

他眼神有些复杂,喃喃自语。

“往年......往年要有这收成,乡亲们哪会......哪会逃荒要饭,卖儿卖女......”

他想起了崇祯年间那无数个坐在龙椅上,却对各地雪片般飞来的灾荒奏疏无能为力的日夜。

那时,饿殍遍野,流民如潮,是他心头最深的刺。

“嘿!朱矿头!”

旁边地里一个同样黝黑的老汉直起腰,笑着朝他喊。

“又琢磨啥呢?看你盯着那铁牛半天了!咋的,还想给它写个奏本啊?”

老汉走过来,毫不客气地拍了拍朱由检沾满泥土的肩膀。

“甭瞎想了!现在这世道,咱们挖好矿,种好地,多打粮食,多出矿石,就是给里长、给红袍天下最好的报答喽!”

朱由检被拍得晃了一下,却并不生气,反而咧开嘴笑了,露出被劣质烟草熏得有些发黄的牙齿。

“王老哥说的是,种好地,出好矿,比啥都强。”

他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毫无尊卑的相处方式。

另一个正在给拖拉机加水的中年汉子也凑过来打趣。

“咱们朱矿头可是见过大世面的!在京城当过差呢!就是这身子骨不行了,才回咱这老家种地挖矿,哈哈!”

他说的“在京城当过差”,是村里人对老朱过去身份的一种模糊猜测和戏谑。

老朱只是笑着摇摇头,并不辩解。

夕阳西下,给田野和远处的矿山都镀上了一层金色。

他拿起挂在树枝上的汗巾,擦了擦脸上和脖子上的汗水,那汗巾和他身上的衣服一样,洗得发白,边缘都磨起了毛边。

“收工喽!”

王老汉吆喝一声。几人说说笑笑,扛起农具,沿着田埂往村里走。

老朱走在最后,回头又望了一眼那片被机器深耕过的土地,和远处轰鸣的矿区。

炊烟已经从村落里袅袅升起。

他不再是什么天子,只是一个靠着双手劳作吃饭的普通百姓。

这种脚踏实地的生活,虽然辛苦,却让他那颗曾经被江山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的心,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充实。

他加快脚步,融入了那群归家的劳动者之中,身影消失在落石村的暮色里。

黄昏时分,落石村笼罩在一片金色的余晖中。

朱由检推开吱呀作响的木篱笆门,拍了拍身上的泥土。

院子里,妻子周氏正蹲在灶台前生火,柴火的青烟袅袅升起,和村里其他人家屋顶的炊烟融在一起。

“回来了?”

周氏头也不抬,往灶膛里塞了把干柴。

“洗洗手,饭快好了。”

朱由检嗯了一声,很自然地蹲到灶台另一边,帮着添柴。

火光映着他黝黑的脸庞,皱纹里还夹着白天的泥点。

“明天又要下矿了。”

他一边拨弄柴火一边说。

“得多带点干粮,听说新开的矿脉深,中午怕是上不来。”

周氏往铁锅里倒水,水花溅在烧红的锅沿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知道了,明早给你烙几张油饼带着。”

她抬头看了眼丈夫。

“琅儿来信了,说在青州机械厂当上小组长了。”

朱由检添柴的手顿了顿,嘴角不自觉扬起。

“这小子......比他爹强。”

“到底是老朱家的种,去哪都能当个头头。”

锅里水开了,周氏一边下面条一边说。

“琅儿都二十二了,里长不是鼓励生育吗?该给他说门亲事了。”

朱由检挠了挠花白的头发,眉头皱成了疙瘩。

“这......咱认识的人家,闺女都嫁得差不多了。”

他想了半晌,突然一拍大腿。

“让小子自己找去!现在红袍军里不都兴自由恋爱吗?”

“你呀!”

周氏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用勺子敲了敲锅边。

“挪开点,挡着我煮面了!”

朱由检也不恼,笑呵呵地挪到旁边的小板凳上。

他看着妻子麻利地往锅里撒盐、切葱花,突然有些恍惚。

几年前,他们还在紫禁城里吃着御膳房的山珍海味。

如今蹲在农家小院里烧火煮面,反而觉得更踏实。

“想啥呢?”

周氏把盛好的面条递给他。

朱由检接过碗,热气熏得他眼睛发酸。

“就是觉得......这世道真的变了。”

他指着院子外新修的水泥路。

“以前京城最好的官道,下雨天都泥泞不堪。现在咱这小村子,路比当年的长安街还平整。”

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

朱由检想起上月去蒙阴县看到的景象,铁轨蜿蜒,拉煤的火车轰隆隆驶过,比当年的八百里加急还快。

“还有这房子。”

他敲了敲水泥墙面。

“记得以前大雨,宫里都漏雨,现在老百姓住的水泥房,比当年的衙门还结实。”

“吃面都堵不住你的嘴。”

周氏往他碗里夹了块咸菜。

“快吃,凉了糊锅。”

朱由检扒拉了口面条,咸香的热汤下肚,浑身都暖和起来。

他看着夕阳下炊烟袅袅的村庄,突然觉得,这个他曾经没能治理好的天下,正在以一种他从未想过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好。

夜色渐浓,落石村的灯火次第亮起。

朱由检刚收拾好碗筷,老旧的木门就被敲响了。周氏在灶台边洗碗,头也不抬地说。

“去看看谁来了。”

朱由检擦擦手,拉开吱呀作响的木门。

月光下,一个穿着褪色长衫的老书生站在门外,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


  (https://www.02shu.com/11_11456/1111043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