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六百六十五章 东征三人组(一更)

第两千六百六十五章 东征三人组(一更)


东征!

顾正臣的目光对上了朱元璋的目光,对视之间,彼此无言,又似乎都说了什么。

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文武。

文武出班,齐呼圣明。

朱元璋背过一只手,挺着坚实的胸膛,掷地有声地宣布:“东征事大,需跨海征战,当以水师为主力,京军为辅。命镇国公顾正臣为征东大将军,佩征东大将军印,统筹、谋划、指挥、管控一应东征及日本国事宜。”

顾正臣行礼:“臣领旨!”

徐达、蓝玉、温祥卿都感觉了一丝不寻常。

历来,领兵出征,那就是打仗的,打仗就是消灭对方主力,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至于后面是采取羁縻之策,还是安排官员进驻,这些都与大将军没啥关系,最多协助维稳,总之,不涉地方治理。

可现在,皇帝给了顾正臣东征带兵之权,也给了他管控一应日本国事宜的权力。

也就是说,打完仗之后,他就不再是简单的大将军,还可以是统揽军权、民政的巡抚!

朱元璋继续说道:“命梁国公蓝玉为征东左副将军,佩征东左副将军印!命燕王朱棣为征东右副将军,佩征东右副将军印!你们当竭尽全力,配合、辅助好大将军,以期全功而归!”

顾正臣眉头微抬。

蓝玉、朱棣都没个防备,连走出来都慢了。

徐达、李文忠等人直皱眉。

皇帝这个安排,很古怪。

朱棣在北伐时表现出色,勇猛且刚毅,敢打敢拼,有勇有谋,又是皇子,跟着顾正臣多年,让他充当顾正臣左右手,没人会觉得有问题。

可蓝玉——

朝堂之上,谁不知蓝玉与顾正臣有过节?

将两个不对付的人放在一起,这是什么组合?

军队征战,最主要的是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一旦内部出了问题,很可能影响军队作战,影响整个战争部署与进程。

蓝玉也被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命给搞懵了,但很快领旨谢恩。

朱棣也不方便说什么。

皇帝公开下达了命令,这个时候谁反对便是质疑皇帝的决断,损了皇帝的颜面,再说了,也不能直接说蓝玉不能跟着东征,蓝玉可是梁国公,这个国公不是虚的,而是实的。

军功在那摆着,蓝玉的战场能力无需质疑。

朱元璋抬手,嗓音低沉:“东征兵力,将校人选,便交你们三人拟定,户部、兵部、工部、五军都督府,水师都督府,全力配合,保障东征顺利进行,不得有误!”

顾正臣凝眸,心头一沉。

领旨。

朱元璋指向陈祖义:“至于此人,拉下去——明日午时凌迟,至于其他海贼,一律斩!”

退朝!

徐达、李文忠、耿炳文等人抬手恭贺。

东征挂帅,这可是妥妥的手到擒来的军功啊,等待班师回朝时,说不得顾家还能出第二个侯爵,亦或是,这俸禄再增加一截,成为所有国公之中俸禄最高的一个。

不管哪种结果,都是喜事。

顾正臣含笑回应,只是笑容并不那么自然。

蓝玉跟上顾正臣,言道:“镇国公,陛下既然下了东征旨意,咱们是不是需要商议下东征之事的细节?”

顾正臣抬手:“是要商议,你认为此番出征需要多少兵马?”

蓝玉皱眉。

商议,不应该找个地,咱们坐下,喝着酒商量嘛,就在这奉天殿广场上,咱就商议了?

“一万,一万足够消灭室町幕府。”

蓝玉自信。

当年顾正臣用三千多人在太宰府杀了六万多倭人,给兵一万,打败室町幕府不成问题,哪怕他们有兵十万也无妨。

顾正臣摇头:“室町幕府如今有了火器,很多的火器。一万兵,很可能会吃大亏。”

蓝玉盯着顾正臣:“室町幕府的火器,是陈祖义给的,我不信陈祖义没料想到今日,给的全是最厉害的火器。”

那意思是,火器是给让人卖的,必然不是厉害的,而是大明淘汰型的火器。

顾正臣迈步走着,轻声道:“梁国公知道的太多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我提议,东征十万兵,后勤五万兵。”

“这么多?”

蓝玉震惊。

这个结果与自己预期,相差甚远。

顾正臣笑道:“打仗嘛,兵多一点,好施展。就按这个标准,先让其他衙署准备相应事宜吧,至于将官方面,五日之内,你们拿出名录,十五日之后,准备周全,领兵东征如何?”

蓝玉盘算着:“十五万兵,这可不是小数目。对付区区三岛,实在用不了这么多兵力,况且朝廷困难,国库空虚,再调动如此多兵马,对后勤不利。”

“还请镇国公酌情减少兵力,以免拖累朝廷,也损了百姓生计。依我之见,五万兵,已是足够。而这,已经是镇国公远航八万里兵力的两倍以上。”

顾正臣走出承天门,抬头看了看天色。

阳光明媚,碧空如洗。

只是这天气,开始有些热了啊。

顾正臣伸手抓了一把阳光,平静地说:“就十五万兵,不必商议了,其他事宜,再议!”

蓝玉看着霸道的顾正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左副将军,终究是个副将军,左右不了大将军的决定。

蓝玉暗暗咬牙,又是个副将,我什么时候可以独当一面,成为真正的主将?

不过,参与东征也好,皇帝不是允许三人自选将校,这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啊,正愁自己的人没机会向上爬,一旦参与东征,立下军功,这不就爬上去了?

朱棣登上了顾正臣的马车,马三宝等人则跟在马车之外。

“先生,这是陈祖义的籍贯文书。”

朱棣说着,递上一份公文。

顾正臣接过之后看了看,合了起来:“这倒是个巧合,竟真有人叫陈祖义,还下了海,成了海贼。”

朱棣观察着顾正臣的神色,没有察觉到异样,于是追问:“先生,他确实是陈祖义,而我们,也是陈祖义。弟子想问,陈祖义,到底是我们,还是他?这件事让弟子苦思一路,也没个明白。”

顾正臣知道朱棣怎么想的。

他怀疑,自己起的陈祖义这个名字,并不是随口一说,而是将未来某个海贼的名字拿了出来。

换言之,他在怀疑自己知道未来的一切人与一些事!


  (https://www.02shu.com/11_11340/438507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