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6章 旧城改造陷入僵局
“姜云山这就是要秋后算账…”
赵东来愤愤不平地拍着桌子。
“什么能者上,庸者下?我看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是要把我们这些不听他话的老人都清洗掉!”
“赵部长说得对!他姜云山才来浑江几天,了解多少情况,就知道用那几个亲信搞小圈子!”另一人附和道。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得想办法发出我们的声音…”
赵东来眼中闪着光。
“我认识隔壁省报的几个朋友,可以写点报道,反映一下浑江市目前因为姜云山排除异己而导致人心惶惶的情况…”
“说不定会让姜云山顾忌,你们觉得呢?”
“行…大家都试试找人,只要舆论能起来,搞不好我们的位置就能保住了!”
有人立刻点头。
于是,一群担心自己位置的官员就商量到了一起,决定给姜云山制造点麻烦。
很快,就有一些媒体发文了,虽然都不是河西省本省的,但影响力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尽管掀起的浪花并不大,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视听,给姜云山的人事调整计划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方琳是最先感受到了这股压力的人。
她带着市委办的人,夜以继日地查阅人事档案,不停找人谈话和核实情况,但进展却比预想中的要慢。
不仅如此,还时不时就有省里宣传部门的人打电话过来通报情况,提醒他们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
而相对市委办这边的工作效率,组织部的配合却总是慢上半拍。
需要的材料往往不能及时提供,谈话对象要么言辞闪烁,要么就回避实际问题。
这一看就明显是有人打了招呼,让很多人都统一了口径。
这种情况,让方琳也感觉有些有力气没地方使了。
……
这天晚上,方琳抱着一摞厚厚的材料,再次来到姜云山的办公室。
她的眉宇间明显带着一丝疲惫和愤懑。
“书记,情况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很多拟调整岗位的干部似乎都得到了某种暗示,谈话效果很不理想…”
“而且组织部那边的效率也很低,李部长经常出差下乡,很难找到人。”
姜云山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这些情况,其实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实际上如果顾宏运会轻易就范,那他反而才会觉得奇怪。
“不要急,沉住气…”
姜云山示意方琳坐下。
“人事调整是势在必行的,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心里有鬼,你继续按计划推进…”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另外,重点关注一下大数据中心项目指挥部和旧城改造指挥部的人员情况,这两个地方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绝不能用人不当。”
“明白…”
方琳点头,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材料中抽出一份文件。
“说到大数据中心指挥部,我正想向您汇报,陶书记在核查他们前段时间的账目时,发现了一些疑点…”
“哦?”
姜云山神情一肃。
“什么疑点?”
他是真的有些意外了,按理说大数据中心项目到现在并没真正落地,具体负责的机构只是个临时的项目筹备组。
前期主要就是征地,搞搞三通一平这些基础工作,和钱打交道的机会都不算多。
“项目筹备组主任王春阳,签字采购的一批办公设备,价格比市场同类产品高出将近百分之八十…”
方琳认真的回答道。
“而且,因为金额不大,采购就没有走招投标,直接用的临时支出入的账,供应商是‘鼎捷科技公司’,偏偏这家公司明显就是个皮包公司。”
“金额多少?财务管理规范吗?”姜云山问道。
“一共三次采购,总共金额二十九万,财务管理倒是挺规范,发票什么的都没问题…”
方琳语气带着一丝讥讽。
“但是明明可以一次采购的却偏偏分成三次,采购价格比起市场价都接近翻倍了,这要是没问题才有鬼了!”
姜云山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拆分采购需求分批采购,绕开招投标,如果从中收取好处,这就是典型的贪腐了。
“这个王春阳,背景查了吗?”
“查了…”
方琳的声音压低了一些。
“他是顾市长推荐的,之前一直在市政府办信息科。”
“顾市长推荐的?”
姜云山忍不住微微皱眉。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重起来。
这仅仅是个巧合,还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大数据中心项目投资巨大,涉及利益方众多,不容姜云山不多想。
别看这个王春阳只是个项目筹备组主任,只负责项目前期筹备工作,但如果真要搞事也是很麻烦的。
“这件事先不要声张…”
姜云山沉吟片刻,然后继续说道。
“让何万山那边查一下鼎捷科技的背景和资金流向,以及和王春阳之间的关系。”
“好!”
方琳点头,表情严肃。
她也知道,大数据中心项目对姜云山和整个浑江市有多重要。
只要与之有关,哪怕再小的事也必须要慎重对待。
出乎姜云山的预料,大数据中心项目那边的事还没查清楚,旧城改造项目也遇到了麻烦。
自始至终,旧城改造项目的具体负责人都是常务副市长穆雪婷。
对穆雪婷来说,自己的政绩如何并不重要,但是只要和姜云山有关系,她绝对是全身心投入的。
所以整个项目启动初期,进展非常顺利。
政策宣传,入户摸底,评估测量,全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因为措施得力,居民也非常配合。
然而,当推进到老城区最大的棚户区,老城隍庙片区的时候,阻力突然就出现了。
十几户居民,在一个名叫胡三强的中年人牵头下,开始抱团抵制拆迁。
他们提出的补偿要求远远超出政策标准,要么要求按市场价的两倍进行货币补偿,要么要求在原址按一比一点五的面积进行回迁安置。
任由负责一线动迁的工作人员磨破了嘴皮子,政策讲了一遍又一遍,对方就是油盐不进。
不仅如此,这些人还走街串户的煽动之前签下同意书的其他居民反悔。
偏偏在他们的游说下,还真有居民反悔了。
旧城改造项目的推进顿时就陷入了僵局。
(https://www.02shu.com/11_11232/430375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