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 第642章 学术研讨会

第642章 学术研讨会


“很好。”陆时羡颔首,随即抛出一个更具体的问题:“海姆勒的授权,是否包含了低温条件下的动态校准模块?”

“包含了,但仅限于非商业用途。我争取到了五年的技术共享窗口期……”

两人一问一答,语速飞快,内容高度技术化,引得周围旅客侧目,但却没人能听懂他们交谈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

来到车前,陆时羡帮忙将行李妥善安置好,两人一起坐进了车里。

“细节回院里再谈。”他一边坐进副驾,一边侧过头看向曲溪,语气带着一丝难得的、近乎期待的意味:“你带回来的这些‘钥匙’,比我们原计划提前了至少三个月。”

“研究院下一步的棋,可以落子了。”

车子平稳驶出机场,慢慢汇入车流。

而趁着仪器还在远洋往国内运输的途中,陆时羡计划借着这次机会,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

随着见识和阅历的不断增长,现在他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渐渐变得宽广起来。

第一个原因很简单,现场虽然来了国内外这么多学者,但包括罗斯曼在内地一些人并不会常驻在南江。

第二个原因自然是趁机加强国内和国外的学术交流。

第三个原因则是借势进一步增强繁缕研究院的学术影响力。

于是五天后。

“繁缕”研究院,中央学术厅。

暮春的江南,微微细雨将繁缕研究院的建筑群浸润得如同水墨画中的留白。

然而,研究院内部却涌动着与室外宁静截然不同的热流。

中央学术环形厅内,穹顶的光膜模拟着DNA双螺旋结构的动态光影,与会者名单如果现在报道出去,就能让整个国内生命科学界震动。

因为这几乎是十年来规格最高、大牛最密集的一次非官方学术研讨会。

没有行政命令,没有会议邀请,这些平日里在各自领域执牛耳的学者们,皆是听闻风声后自主前来。

华科院生物物理所、沪上生化所、燕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几位院士并肩坐在前排,低声交谈着;水木、燕大、辅丹、金陵等高校的生命科学院院长们几乎到齐。

甚至连几位平日里极少出席此类活动的华科院自然科学领域的泰斗也赫然在座。

他们与罗斯曼、莱夫科维茨两位诺奖得主以及沃森教授等国际学者混杂而坐,形成了中外思想碰撞的独特场域。

所有人都是为了同一个主题而来。

正是此前在揭牌仪式上由罗斯曼和莱夫科维茨两位诺奖得主亲自引爆的那个惊雷。

“连接‘信号接收’与‘货物运输’:关键枢纽蛋白与全新调控模式的探索”。

陆时羡站在环形区域中央,依旧是简单的一身风衣,他环视全场,声音清晰而沉稳:“感谢诸位同仁自发前来。今天这里没有门户之见,只有对同一个科学问题的好奇与求索。我们试图回答一个细胞生物学中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当细胞膜上的受体接收到外部信号这把‘钥匙’后,是如何精准地打开细胞内特定‘货物’运输的锁链的?传统的第二信使与线性通路模型,解释不了其时空上的绝对精准与效率。”

他微微抬手,全息投影亮起,呈现出细胞膜的动态三维结构。

“现在请大家畅所欲言,未来方便安排,如果有要临时上台交流发言的请提前和我们沟通。”

首先上台的是来自水木的谢明华教授,他是GPCR结构生物学领域的权威。

他展示了最新的冷冻电镜结构,指向GPCR胞内区一个以往被认为无关紧要的loop区域。“我们发现,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的特定构象下,这个区域会形成一个独特的‘招募口袋’。这与传统G蛋白的结合位点截然不同,我们推测,这可能是一个用于招募未知衔接蛋白的‘侧门’。”

“我们有理由怀疑,在信号的‘接收端’与运输的‘执行端’之间,存在一个被忽略的‘中央调度站’......”

紧接着,华科院生化所的陈薇院士上台,她专注于囊泡运输的分子机制。她的团队提供了另一方向的证据:“我们发现,在某些特定类型的囊泡表面SNARE蛋白复合体上,存在一个保守的、功能未知的domain。当这个domain发生突变时,囊泡无法对上游信号做出正确响应,但其基础的膜融合能力并未丧失。这强烈暗示,存在一个专门的‘信号接收模块’镶嵌在运输机器上。”

两位国内顶尖学者的报告,如同拼图的两块,分别从信号起始端和运输终末端,指向了中间缺失的关键环节。

这时,一身西装的梅林也上台了。

年轻的梅林在众多权威注视下略显紧张,他近年来做出的研究成果虽然不算顶尖,但他展示的研究思路却很有意思。

关键枢纽节点“X蛋白”,其理论上的结合特性,竟与谢明华教授发现的“侧门”以及陈薇院士提到的SNARE“信号接收domain”表现出了一定互补性。

会场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计算预测与两大顶尖实验室的实验证据似乎开始交汇。

随后,来自MIT的埃琳娜·沃森带来了最直观的成果。

她并没有一开始就长篇大论,而是直接展示了自己半年前的研究成果。

在屏幕上播放了一段高速活细胞成像系统捕捉到的画面:当GPCR被激活时,一个被绿色荧光标记的候选蛋白(SFR-1)几乎在毫秒级别内,同时出现在被红色荧光标记的GPCR“侧门”区域和被蓝色荧光标记的特定囊泡的SNARE“信号domain”旁,形成短暂而清晰的三元共定位!

“我之前通过定量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证实。”埃琳娜的声音带着确信,“SFR-1在此过程中与GPCR和SNARE蛋白发生了激活依赖性的相互作用。”

“这个成果研究的相关论文我发在了《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不过这个发现尚不足以完全证明两者均发生了直接作用,需要进一步实验印证。”


  (https://www.02shu.com/0_927/1899497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