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科举制的前身来了!
(我去,我就知道,管仲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他的屁股是歪着的,要么是站在姬姓贵族这一边,要么是站在了顶级贵族这一边,反正管仲从来没有站在底层老百姓那边!)
(我以为这个制度它可能会有一点对百姓好的影子在,结果是我天真了,肤浅了,我怎么可能对古代的统治者抱有这样的幻想呢?)
(不得不说,有管仲这样的圣人在,那么我迷人的老祖宗的含金量还得提高,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能真正考虑到底层利益的人,可能不超过10个吧。)
(兄弟,10个就有点太多了,我觉得5个就够够的了!)
…………
大周,
原本还一脸期待的召公毕公,瞬间耷拉下脑袋。
他们老姬家什么德行,自己难道不清楚吗?
为什么还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呢?
想着管仲还想对底层老百姓好!
真是应了那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老姬家就没有这样的基因呀!
这一刻,他们特别怀念周宣王。
如果说老姬家有一个异类的话,那么这个人估计就得是周宣王了,
也只有周宣王才能得出实打实地为底层努力过的证据。
唯一可惜的是还被自家人给坑了!
一旁的姜子牙都要笑死了,
“你整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最后目的就是为了坑老百姓!”
“为了坑老百姓,你都整出一个千古功业来!”
“只能说你跟周公旦还真是一家人!”
……
南宋,
朱熹和他的博学鸿儒同僚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郁闷和无奈。
因为他们想替管仲去翻案都不可能。
先说齐国有没有农民这个阶层呢?
这几乎都不用脑子想,那肯定是没有的呀,谁傻了吧唧跑去种田呢?
人家有食盐生意,有炼铁生意,有成衣生意,有东部最为发达的商业,谁还苦哈哈地种着盐碱地呢?
相信猪都不会那么蠢!
如果没有农民这个阶层,管仲这么干,意图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
就是等同于骗子挖好一个坑,忽悠人往下跳。
…………
大明,
方孝孺感觉自己的心态都要崩了。
一个被他们儒家称颂了这么多年的圣贤,竟然一件好事都没干过吗?
每一件事情上都精准地斩在了底层老百姓的大动脉上。
我他就想问一句:
“难道管仲在这个维度没有加分项吗?”
“难道管仲真的没有为底层做过一件事情吗?”
…………
其实很多网友也在想这个问题,心想着一个人再坏,一个人心再黑也不可能黑到这种程度啊。
面对这个问题,陈勇想了想,只能把自己准备好的视频给放了出去。
【要说管仲有没有加分项呢?那是肯定有的!】
【】管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就是人才选举制度,】
【叫做三选法!】
【要说起这个三选法,那可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
【咱们来看看这个三选法是怎么回事!】
春秋,齐国,
齐桓公就问管仲,他说上古的贤君担任了君主之后,非常重要的一个考核指标就是选贤任能。
比如说尧选舜,舜选禹,周文王选姜子牙。
这都是流传已久的故事。
“那么仲父说说咱们齐国该怎么选举出这样的人才呢?”
其实齐桓公也没想着选出什么人才来,毕竟治国这一摊子的事情都是交给了管仲来负责!
他无非就是想要在史书上有一个好的名声,搞出一点证据出来。
管仲想了想对他说:
“这个好办呀,我早就想到了一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可以让咱们名留青史!”
齐桓公一听就来劲了,让管仲赶紧说说这是什么办法?
管仲就说了,这个办法就叫做三级选拔制度!
咱们现在把它叫做三选法!
【什么叫做三选法呢?】
【管仲说把选拔人才的方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先从乡里面选,由乡里面的官吏考核,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把他们称为:秀士!】
【这里的秀士是不是跟以后的秀才比较像呢?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就是秀出于众人的意思!】
【是指一方面的能力比大多数人都优秀。】
【选完了秀士之后,然后第二步就是把这些秀士召集到了都城,】
【由以管仲为首的丞相官吏体系进行第二遍的筛选】
【二选之后,会淘汰一部分人,留下一部分人,最后留下的这个人在进行殿前面试!】
【那么这就进入到了第三步叫做君选,也就是君王面试环节!】
【是不是感觉这样的流程非常熟悉呢?】
【其实管仲的三选法,就是炎黄最重要的两个选拔官吏制度的前身。】
【一个就是西汉时期的察举制!】
【一个就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他们的流程是基本一致的。】
【不管是察举制还是科举制,他都模仿了管仲三选法的这个制度流程!】
【这也是炎黄选拔官吏制度的一次飞跃!】
【他不再把血脉作为唯一的参考指标。】
【所以这个制度,那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千古功业!】
【必须给管仲加30分!】
(我去,这么牛的吗?我刚才听着就挺奇怪的,秀士和秀才,这不就是一个意思吗?
一个是优秀的人士,一个是优秀的人才,不过就是把猫叫了个咪?
还有什么三选,官选和君选。这和科举制的那个复试,会试和殿试是不是感觉一模一样呢?)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管仲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一下子就把科举制和察举制的前身都给整出来了,只能说人是聪明的,就是没有想着好好造福老百姓了!)
(我以为科举制的诞生是在隋唐时期才有的,这特么的连制度流程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了,不得不说一句,我们炎黄的历史真是源远流长,每一个制度它都有着从雏形到萌芽,发展最后到成熟的阶段!)
…………
大明,
崇祯的眼睛眨呀眨呀眨的,人都感觉有点懵。
管仲的三选法跟科举制,这到底有多大的区别呢?
感觉就像是一个妈生出来的!
他这时候非常羡慕古代的这些妖孽们,这些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人家随随便便就可以整出一个千古功业来!
而且管仲还没有想着把齐国往好里搞,就这人家都可以把选官制度给定下来。
崇祯好痛恨老天爷不给他赏这口饭吃!
要是这些能力分他一丢丢,他何至于把大明搞成这样?
…………
南宋,
朱熹激动地原地打转,旁边的博学鸿儒们也相互加油鼓劲,
就感觉他们好像写出了一篇流芳百世的诗词一样。
朱熹这个时候就在天幕中询问:
“管仲的这个三选法是不是对底层好的制度呢?”
“你们睁大眼睛好好看一看!”
“这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举啊。”
“以后别再说什么管仲只是把屁股坐在了贵族那边,他也是实打实的为老百姓考虑过的!”
..........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
(https://www.02shu.com/0_28/4411141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